领路农村发展双培双优行动工作汇报
青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农村是人才成长的广阔天地。当前农村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农村人才短缺的问题叠加出现,为有效调剂人才资源、互补缺口,我市从2018年开始,决定利用4年时间,在全市开展以“每村培养1名大学生村干部,切实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每组培养1名30岁以下入党积极分子,切实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双优”行动,着力破解村干部选任难、农村党员发展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三难”问题。
一、双向对接,摸底盘点,建起双培双优“储备库”。由各县区统一组织,乡镇党委牵头负责,以行政村为单位,对未就业的本村高校毕业生、30岁以下青年农民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和广泛深入了解。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双向选择、自觉自愿的原则,对综合素质高、有发展潜力的重点对象,乡镇党委派专人会同村级党组织负责人亲自对接沟通,在充分征求本人意见、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按规定程序研究讨论后,分别建立“双培双优”行动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台账和入党积极分子管理台账,实行跟踪教育培养。
二、搭建平台,砥砺淬炼,打通培育成长“快车道”。注重加强对大学生村级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和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县乡党校的主阵地作用,分层分级举办培训班,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实用技能、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教育他们把扎根农村、服务群众当作个人成长、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采取“1+1”“n+1”等模式,确定专人负责,精准开展培养,全力进行帮带,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持在工作实践中砥砺淬炼,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搭台阶,参与村上事务,承担具体工作,熟悉农村政策,了解村情民意,掌握工作方法,切实增强他们服务为民、推动发展的能力素质。
三、真心关爱,从严监管,拧紧干净干事“安全阀”。激励出活力,关爱出动力。村党组织严格落实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关心关注大学生村级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学习表现情况,及时沟通思想、疏解情绪,教育引导他们坚定奉献农村的信心和决心。建立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对大学生村级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实行动态跟踪管理,落实年终考评制度,对不合格的及时予以调整,确保培养对象质量。结合村“两委”换届回头看、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治“村霸”等工作,及时对有问题的村干部进行调整,大胆把培养成熟的大学生村级后备干部积极稳妥地选拔到村干部岗位上,为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对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在教育培训、创业扶持等方面予以倾斜,严格发展党员条件和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纳新工作,逐步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农村党员队伍活力。
四、统筹项目,重点扶持,筑牢保障兜底的“育苗钵”。大学生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期为2年,在培养期内,整合人才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扶持等方面的资金,每人每年发放1.5万元的生活补贴;对正式选拔成为村干部的大学生,享受村干部工资待遇,并支持和鼓励其参加公务员等就业考试,确保大学生村干部能够留得住、干得好、有出路。对培养期满,未担任村干部职务的大学生,解除培养关系,停止发放生活补贴。培养期未满,因主观原因,不愿继续担任村级后备干部的,取消村干部后备资格。目前,全市已储备大学生村级后备干部422名,培养30岁以下入党积极分子2228名,力争到今年年底,全市有大学生村干部的行政村达到20%,到2020年底,大学生村干部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