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信息化调查(下篇)第2页
政务建设中,也强调政府职能的转变。市信息产业局局长晏蒲柳介绍,该市新一届班子非常重视信息化,把信息化列入政府目标考核,“年终考核,行业评比,末位淘汰,淘汰一把手”。各级政府明确分管领导、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和信息员,责成信息产业局对各级政府网站的内容更新进行考察,并要求“两年之内,45岁以下的公务员全部要具备网上办公的能力”。建网上政府,打通信息孤岛并进行“联署办公”(网上并联审批),被认为是“难点中的难点”。它不仅涉及相关部门“行政方式”的改革(走向公开和透明),还涉及这些部门和官员“利益”的调整。XX玄武区政府信息主管吕明透露,“开始很多人抵制这件事,不愿意做”。但在政府审批等服务项目上,“只要有一家部门不配合,就可能无限期地拖下去”,玄武区为此开了20多次协调会,7次专题会,“都是四套班子到场,一项一项讨论”,出台配套政策,终于建立了所有部门统一在线对数据库的“并联审批操作系统”。譬如工商许可证的审批,7天之内为“默认许可”--“你不作为,即意味着你许可”,超过7天,审批程序就往下一步走。将来出了事,就是你的责任。记者曾采访XX市委书记罗志军,请他谈谈“电子政府是革政府的命”的看法,罗说,这要看政府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树立了“执政为民”的目标,明确开设电子政府是为老百姓谋利益,不掺杂个人利益在里头,那么“电子政府就不是革了政府的命,而是帮助我们革命”。如果一定要说这是“革命”,那也是我们自己愿意的。 从市长做起 我们这儿是“‘一把手’主抓信息化建设,分管副市长强力配合”。武汉市信息产业局局长晏蒲柳说。除了“抓”,还有“做”--市长直接参与“电子办公”,其中包括XX、武汉和西安在政府网站上开设的“市长信箱”、“市长面对面”。XX市政府秘书长XX博士就此认为,城市信息化建设从电子政务做起,电子政务建设则从市长做起。黄告诉记者,在“中国XX”网站上,20xx年开通的“市长信箱”的知名度,与“政务大厅”好有一比。很多市民对这个信箱用得挺到位,鼠标一点,就能直接与市长对话。前任市长罗志军曾表态:“电子政务要从我这个市长做起,要让老百姓感觉到在这个城市有他说话的位置,有他和这个城市政府的最高领导沟通的可能,他会认为这个城市是值得信任的城市”。新任市长蒋宏坤要求根据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改革和压缩行政流程,利用电子政务平台,把决策过程、施政的内容及时告诉公众,提高政府效率与透明度。记者了解到,XX“市长信箱”的办理制度是:“市民来信每封必复,非特殊情况5日办结”,同时要求把市长批示和部门办理意见同步反馈来信人,有普遍意义的来信及时在网站公布,给公众以知情权和监督权,把市民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作为考核机关工作的重要依据。“市长信箱”开办两年来,已受理市民来信上万封,反馈办结率超过80。XX说XX搞电子政务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建成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和电子政务是皮和毛的关系”。他还认为,现代社会就怕信息不对称,不对称就会出现不理解,出现矛盾。我们的想法是信息传递要尽量地快,尽量地让更多的人知道。XX在全国第一个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向媒体发布信息,同时把制定和执行政策的人请到现场解读新政策,发布之后,所有的内容都放到网上,“让市民在需要的时候能快速便捷地找到”。 换个座标看“回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政府“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普遍关心电子政务运营的“回报”问题。对此,XX的看法是:投入是一定有回报的,并且电子政务和信息化的投入回报率还很高,只不过,这个回报不能纯用自由市场做生意的座标来衡量,“我今年投入一元明年就能产出两元”。尤其是电子政务,它的回报一要看对城市信息化的整体拉动,二要看城市服务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包括投资环境的改造,就业的扩大,老百姓生活品质的提升。“不能用这个座标系去衡量那个座标系的东西。”黄还谈到,把提升城市品位,让市民得到高水平服务作为回报的电子政务,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问题。举例来说,正在建设中的“诚信XX”网络平台,就遭遇到了法律层面的挑战,譬如关系到银行的信用记录,应当人民银行管还是其他部门也能管?政府网站是否有权力把企业或个人的不良记录公诸于众?类似这种没有明确的立法又不应消极等待的问题,就需要拿出相应的办法来。XX的做法是:既然公布不良信用会有冲突,那如果有人愿意披露自己的良好信用记录,我们就可以先满足这一部分需求,多宣传好人。久而久之,人们就会想:已经有7个是好人了,那我是不是可以做第8个?第9个?由这个角度切入,也能推动社会“向善”的行为。“诚信XX”从20xx年开通“征信网站”,历经两任市长的努力,目前已进入海关、纳税、工商等多个领域的征信记录整合阶段。 “数字城市”显雏形目前,XX、武汉、西安3城市的信息化水平虽有这样那样的差异和差距,但总体上看,在电子政务的带动下,“数字城市”的雏形已经显现。长江中游的最大城市武汉,信息化已被引入到基础设施的重大项目中:启动了公路运输、出租车、公交车等交通行业的GIS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推行交通“黄鹤一卡通”,180万市民成为交通持卡族;年内“黄鹤一卡通”的使用范围还将延伸到出租车、轻轨、邮局、超市、公园的收费;今年市郊农民农作物种植的560个新品种,98是从信息网络中引进的,等等。信息技术的渗透还“盘活”了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的改造又拉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光通信、光电器件、智能电话、闪存卡以及嵌入式软件已成为武汉IT产业新的增长点。古城西安已成为我国四大“数据中心”之一,基于中国电信CA体系的“西安电子商务平台”和基于互联网的“西部商务港”发展成了西部人气最旺的商务平台,强化了西安作为中西部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和辐射中心的地位。西安地税建成了覆盖9区4县连接19个基层分局和100多个税务所的“税银一体的广域信息系统”。几个银行的“银联卡”的服务已扩展到电信、社保、购物、电话、交通、加油等14类交费范围。长三角重镇XX,已经可以用电子地图充当“全天侯导游”;公安交警采用“警务综合平台”办公办案,全市万名民警成为“信息化警察”;将于明年9月30日开通XX地铁南北线安装了世界最先进的智能化环境监控系统,使XX成了率先在地铁建设中引入智能化环境监控系统的城市之一;在IT市场辐射力居华东之首的珠江路一条街,每当华灯初放,玄武区政府大楼上“数字珠江路”、“数字玄武”的霓虹灯不仅是一道风景,还标志着这儿有一个“国内首家融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于一体的两栖网络平台”(珠江路科技街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马千山语)。记者注意到,XX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建设“数字XX”、“文化XX”、“绿色XX”、“信用XX”、“最安全城市”、“服务型政府”等6个目标中,“数字XX”被放到了首位。[1]
在百度搜索:城市信息化调查(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