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干部考察结果公开的调查报告-干部考察结果要提高知晓率第2页
强监督,避免人情、关系等人为因素。问卷中“你对组织部门干部考察工作在接受群众监督方面的评价如何”一题,满意的只有39,基本满意的占43,也有18不满意。调查中,干部群众对用人失误最痛心,对少部分群众评价差,最后被提拔重用的现象最反感和不能接受。认为只有公开考察结果,实行“阳光操作”,才能避免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 二、创新思维,认真探索干部考察结果公开的办法 通过调查和认真思考,结合广大干部群众的建议和愿望,搞好干部考察结果的公开,要从内容、形式、范围等方面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1、合理确定公开内容。考察中对班子及成员的总体评价、建议以及后备干部的推荐情况是公开的重点。包括班子及成员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班子成员的民主测评结果和排名情况、中青年后备干部的民主推荐结果和排名情况等。除此之外,单位的财务情况、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任期内的政绩、生活圈、社交圈、理论学习等可以定量定性的结果均可以作为公开的内容。 2、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公开。①召开大会,将考察结果向干部群众公开,提高透明度。②张榜公布,将考察结果用“明白纸”、“透明墙”在单位显目处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③集体通报,召开班子成员会或者二层骨干以上的干部会议,通报结果。④个别谈话,将考察结果反馈给被考察者,交换、征求意见,提出建议和希望等。 3、把握“公开度”,确定公开范围。①中青年后备干部的民主推荐结果、排名情况应该最大范围地公开,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加强民主监督,坚决杜绝在选人用人上的“暗箱操作”。②民主测评结果和对班子的总体评价在班子内部公开,也可以扩大到二层骨干以上。③对全体班子成员评价要向单位“一把手”公开,对个人的评价原则上要向个人反馈。④民主测评结果对居后三位(班子成员较少的例外)的要个别谈话,及时提醒,指出问题,提出意见和要求。 三、稳妥实施,确保干部考察结果公开的效果 1、深化认识,健全制度。一是加强领导,把干部考察结果的公开与领导联系责任制挂钩,干部考察结果的反馈、干部的提醒谈话、整改措施的落实都要在领导的直接参与下进行,确保落到实处。二是搞好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引导干部和群众正确对待公开。要让干部群众懂得和接受,随着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干部考察工作也要建立新的机制,考察结果要逐步向公开化方向发展,只有建立公开的机制,干部考察才会深入、才会听到真话、摸到实情。三是建立干部考察公开制度,从上到下建立操作性强的制度,使干部考察结果的公开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2、注重考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度。第一、考察要深入、具体、细致,考察方法尽可能定性定量,除了常用的座谈、民主测评、查阅资料外,要尽可能下到基层单位,倾听群众的评价和意见;对成绩和问题要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来验证核实;要多用领导成员述职、民主评议等方式来进行考察;注重走访被考察者的家庭、邻里,考察领导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等等,确保结果公开的准确性。第二、引导干部群众讲真话,要对干部群众提出要求、严明纪律,反复强调反映情况要讲原则、讲真话;对谈话内容要保密,使反映情况的人敢于讲真话;对考察中不反映实情的要及时敲警钟或公开批评教育,发现有舞弊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确保结果公开的真实性。第三、考察结论不能过于草率,对没有把握的评价要与干部见面,得到充分论证后再公开;对一时难以查清的问题要组织力量调查或与纪检、审计等部门联合调查,尽快得出结论;充分考虑被考察者的工作难度、性质、方法、个性等因素,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尤其是人员少的小单位和情况比较复杂的单位,要认真分析造成意见不一致的原因,取保结果公开的正确性。第四、要搞好干部考察资格认证,建立干部考察责任制,强化考察者的职责,做到谁考察谁负责,确保结果公开的公正性。 3、正确运用考察结果,搞好四个“结合”。①与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干部的使用和提拔要充分尊重考察结果,让群众接受和认可。②与组织处理相结合。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如对“一把手”居末位的要进行诫勉、降免等处理,有针对性地进行谈话、帮互等。③与干部的典型推介、教育相结合。以干部的考察结果做为推介典型的依据,增强说服力,避免主观因素造成的失准失真。④与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考察成果,开好民主生活会,搞好带倾向性的作风整顿,做到有的放矢,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另外,还要注重干部的心理承受能力,采用恰当的公开形式,既要给被考察者增加压力,又要调动积极性,有利于推动工作。[1]
在百度搜索:有关干部考察结果公开的调查报告-干部考察结果要提高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