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目的:调查和了解不同科室、专业、疾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具体情况,以制定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方案。 方法:对本院内一科(收治心血管、结缔组织、内分泌疾病)、内二科(收治消化道、泌尿系、血液系统疾病)、外一科(腹部外科)、外二科(骨外)、外三科(心胸、泌尿外科)、神经科、妇产科、眼科、儿科、中医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对象为1999年7月至20xx年12月在以上科室住院48小时以上的患者共10734例,其中男性患者7901例,女性患者2833例。医院感染的诊断按照"有潜伏期的疾病从入院第1天起,超过平均潜伏期所发生的感染,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从入院第1天起,超过48小时所获得的感染",实验室检查主要依据病原体培养、抗原抗体检查、X线检查等。医院感染部位的诊断标准参照王枢群等编著的《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结果:1.各科室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在10734例住院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病人612例(658例次),感染病例发病率为5.70,感染例次发病率为6.13。发病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内一科(15.33)、中医科(10.25)、神经科(9.81)、内二科(8.72),其次是外一科、外二科、儿科、妇科、口腔科、外三科、耳鼻喉科、眼科(见表1略)。2.医院感染的部位构成:除去上呼吸道感染外,以下呼吸道、手术伤口、胃肠道、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依次为22.04、13.98、8.36、6.84,以血液感染最为少见,只有1.82(见表2略)。3.医院感染的原发疾病分类:以血液、造血系统疾病发生率最高,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8.15,其次为结缔组织疾病(14.32)、脑血管疾病(9.35)、循环系统疾病(8.55)、消化系统疾病(7.47)、恶性肿瘤(7.33),以良性肿瘤及结缔组织疾病最少(见表3略)。结论:1.从院内感染的科室分布情况看,发病率较高的几个科室依次为内一、中医、神经、内二科,而以眼科、胸外科较低。我院内一科主要收治循环、内分泌、免疫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机体免疫功能障碍较大,加之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造成感染机会增多。慢性病患者、长期患病迁延不愈、住院时间较长均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神经科的感染多以管血病尤其是活动不便、长期卧床及昏迷、各种插管的患者为主,常常发生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因而,对以上科室的住院患者应加强全身支持治疗,加强基础护理,保持住院环境清洁卫生,当应用免疫抑制药物时应加用有效的抗生素,尽量避免有关医院感染的一切诱因。2.本组612例医院感染的部位中,以下呼吸道、手术伤口、胃肠道、泌尿道感染最多见,与全国、全省、监测资料报告相一致。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内科及神经科,手术伤口感染以外一(腹外科)多见,胃肠道感染则以儿科、内二科多见。考虑与原发病、抗生素的滥用、陪人过多、病房内空气不洁净及护理不当(如未及时翻身、拍背排痰)等因素有关。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花精力控制以上诸因素,建立病人感染档案,加强预防及控制工作。3.在我院外科手术伤口感染中,Ⅰ级伤口感染率为1.1,明显高于卫生部有关综合医院管理标准所规定的<0.5的规定。无菌切口感染与患者原发病、免疫功能、术前皮肤准备、无菌技术、手术技巧及手术持续时间、术中使用器械及液体的洁净度、抗生素的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为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手术技术水平,缩短术前准备及手术时间。②加强手术室环境的管理,保证术中室内空气的净化。③加强手术室、供应室的常规消毒和隔离工作,确保术中器械物品的无菌质量。④尽量减少手术室内的参观人数,严格限制其活动范围。⑤合理应用抗生素,尤其应尽量避免预防性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⑥手术后对病人要严密监测医院感染征象,及时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