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结果及分析第2页
调查结果显示,30.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45.9认为一般,23.2认为不佳,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7.7个百分点。二、企业生产呈恢复性增长
关于企业的生产状况,从企业经营者填写的情况看,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停产和半停产企业的比重为19.7,比去年减少2.5个百分点。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停产、半停产企业比重东部地区最低,为15.3,比去年减少4.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为25.9,比去年增加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略好于中部地区,比重为24.1,比去年减少2.9个百分点。从企业经济类型看,目前企业停产半停产比重较高的主要是国有企业,其比重为25.1,比各类非国有企业分别高出5.9~15.4个百分点,但仍比去年减少2.8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生产(服务)量的调查结果显示,39.1的企业生产(服务)量比上期增加,34.1的企业保持上期水平,26.8的企业生产(服务)量比上期减少,认为企业生产(服务)量增加的比认为减少的多12.3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销售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38.2的企业销售量比上期增加,31.0的企业保持不变,30.8的企业销售量下降,销售量增加的比减少的多7.4个百分点。
三、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初见成效
针对近年来需求不足的问题,中央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及其他宏观调控措施。在政府采取的诸多启动市场、扩大需求的措施中,企业经营者对其有效程度判断的顺序依次是:加大政府投资力度(81.4)、打击走私(40.7)、拓展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供应(33.4)、降低存贷款利率(32.4)、降低财政税费率(25.7)、大力发展教育事业(19.1)、加速城镇住房制度改革(18.5)、放宽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限制(17.3)、提高出口退税率(15.0)以及开展和扩大个人消费信贷(12.6)。
从企业经营者对当前宏观调控措施力度的判断中可以发现,企业经营者们认为当前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仍有进一步扩张的余地。
从货币供应量看,认为该项措施力度“偏低”和“过低”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45.5和7.4,两者之和比认为“过高”和“偏高”的比重高出41.0个百分点,比去年认为“偏低”和“过低”的比重高出10.2个百分点,说明企业经营者希望进一步放松银根,扩大货币投放。
从存贷款利率看,认为“偏低”和“过低”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23.6和4.2,两者之和比认为“偏高”和“过高”的比重高出10.2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调查的情况则是企业经营者认为“偏高”和“过高”的比重比认为“偏低”和“过低”的高出7.6个百分点。
从人民币汇率看,认为“偏高”和“过高”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22.8和3.9,两者之和比认为“偏低”和“过低”的高出5.0个百分点,与去年的情况大体相当。
从出口退税率看,认为“偏低”和“过低”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39.1和2.1,两者之和比去年降低了8.9个百分点,说明今年出口退税率的进一步降低得到企业经营者的认同。
从财政性税费水平看,认为“偏高”和“过高”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62.9和19.3,两者之和达82.2,比去年提高了10.2个百分点,表明企业经营者要求进一步降低财政性税费水平的较强意愿,同时也表明在目前形势下,加大税收政策手段的使用将会比货币手段更为有效。
从股市扩容速度看,企业经营者认识差异较大,认为“偏高”和“过高”的分别占31.3和11.0,认为“偏低”和“过低”的分别占29.5和3.6,认为“合适”的占24.6,这说明股市扩容问题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措施的出台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四、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有所改善
从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看,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55.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已经或正在减弱,认为与去年相同和加重的则分别只占18.0和21.8。
从通货紧缩形势看,调查结果显示,48.1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明年的通货紧缩形势将“有所缓解”,而分别仅有19.9和12.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会“维持现状”和“有所加剧”。由此可见,较多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以市场物价持续下跌为表现的通货紧缩现象,可望在明年得到缓解。
五、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生产经营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仍存在一些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问题,还需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首先,社会总需求不足。调查结果显示,86.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总需求不足,其中,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和外贸出口需求不足现象尤为突出,认为居民消费需求、外贸出口需求、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及社会集团消费需求不足的分别占86.1、86.0、66.0、66.8。
企业订货状况也从一个侧面客观地反映了需求不足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仅6.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本企业订货高于正常水平,51.0认为订货处于正常水平,42.3认为订货低于正常水平。
其次,企业效益尚未明显改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企业的总体效益状况与去年相差不大,企业盈利面由去年的50.7略减到今年的50.4,亏损面比去年的29.7微减了0.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盈利面比去年缩小1.8个百分点,同时亏损面比去年减少1.5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的销售利润率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企业的效益不够理想,52.7的企业销售利润率在5以下,19.8的企业销售利润率在5~10之间,17.0的企业销售利润率在10~20之间,只有10.5的企业销售利润率超过20。
第三,企业资金紧张。调查结果显示,66.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企业资金紧张,而认为资金宽裕和正常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5.0和28.5。比较而言,目前企业资金相对宽裕的为东部地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对企业经营者20xx年投资意向的调查结果显示,资金不足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需求。在20xx年不准备投资的企业经营者(占27.3)中,85.3认为不投资的首要原因是资金紧张。
在分析造成社会总需求不足的原因时,综合来看,企业经营者也将资金紧张(53.2)列为需求不足原因的首位。
第四,市场供求结构不平衡。在对10项要素市场的供求分析中,企业经营者认为供大于求比重较大的前三项是:消费品(91.4)、房地产(85.0)和原材料(77.3);与1996年的调查相比,认为消费品和原材料供给过剩的分别增加了12.3和22.5个百分点,而认为房地产过剩的减少了6.5个百分点。认为供不应求比重较大的前四项是:技术(83.9)、资金(81.2)、人才(73.8)、信息(72.3)。由此可见,技术、人才、信息的短缺是造成当前市场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
六、企业经营者对参与国际竞争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首先,企业经营者对中国加入WTO对于经济的影响持积极和乐观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66.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加入WTO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利大于弊,10.0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影响不大,7.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弊大于利。
为迎接WTO的挑战,企业经营者对各项应对措施的选择比重依次是:加强对国际市场的了解(66.2)、增加技术创新投入(62.7)、加强经营管理(61.9)、提高国际化经营程度(45.4),加强信息化建设(28.7)、降低产品(服务)价格(13.5)、转变主营业务投资其他行业(7.3)和多进口外国设备(3.6)。
其次,企业经营者投资需求趋强,技术改造投资形成热点。对企业经营者20xx年投资意向的调查结果显示,72.7的企业经营者表示明年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在这些欲投资的企业经营者中,其主要投资方向依次为进行技术改造(80.9)、扩大生产规模(54.1)、建立企业计算机网络(40.0)、兴建科研或培训中心(25.2)、进口先进设备(24.9)、修建环保设施(16.4)和兴建厂房(14.3)。选择进行技术改造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选项,可见企业经营者们已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三,企业经营者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共识。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认为我国应优先发展的产业依次是高新技术产业、教育产业、基础产业和农业,比重分别为78.3、49.0、36.7和32.8,说明企业经营者希望政府采取适当的产业政策,扶持这些产业的发展。
企业经营者认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依次是高新技术产业、教育产业和信息产业,比重分别为60.0、42.2和39.5。
企业经营者在适当的条件下准备投资的产业依次是:高新技术、信息和教育产业,比重分别为70.9、31.7和28.6(见表30)。
第四,企业经营者们对未来5年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作出了预测。调查结果显示,35.1的企业经营者预测未来5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在6~7之间,33.2认为在7以上,比认为在6以下的多1.5个百分点。
从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的未来预期看,调查结果显示,37.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后一个时期企业经营状况将有所好转,44.6认为将维持现状,18.0认为将有所恶化,表明企业经营者预期企业经营状况总体将会呈现稳步回升的势头。文秘114版权所有
第二部分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改革现状的看法
一、企业经营者对出台的改革措施给予积极评价
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经营者对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大多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各项改革措施取得成效的程度(“成效显著” “效果良好” “有些效果”)依次是:财税体制改革(78.5)、金融体制改革(76.4)、科教体制改革(75.0)、建立社会保障体系(73.6)、建立现代企业制度(72.6)、外贸体制改革(70.2)、投融资体制改革(69.1)、转变政府职能(59.7)和政府机构改革(48.3)。从企业经营者对各项改革措施认同程度的差异看,继续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企业经营者比较普遍的愿望。
二、国有企业改制愿望迫切
调查结果显示,在样本企业中,有57.3的企业已经成为公司制企业,另有27.0的企业准备近期实行改制。其中,虽然国有企业中已实行公司制的比重不高,仅为24.4,但准备近期改制的比重高达49.9。
从改制的进程看,本次调查的企业中,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前实行公司制的占35.9,1994年以后实行公司制的占64.1,其中国有企业1993年以前实行改制的占41.5,1994年以后实行改制的占58.5,显示出国有企业改制进程明显加快。
三、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的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改革的关键环节。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的企业职工社会保障状况还不能完全满足职工需要。其中,相对较好的是职工养老保障,认为满足的企业经营者占39.5,认为不满足的占31.8,前者比后者高7.7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显示,满足情况较差的是失业和再就业的社会保障,认为满足的仅分别为11.2和13.5,而认为不满足的分别高达58.6和62.1。
对于企业职工住房保障,有24.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满足,44.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不满足,前者比后者低19.8个百分点;对于职工医疗保障,有25.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满足,50.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不满足,前者比后者低24.9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国有企业经营者对本企业职工各项社会保障的满足程度都低于非国有企业,其对职工各项社会保障的净满足程度(满足–不满足)比非国有企业低的百分点依次为:再就业保障(16.5)、医疗保障(15.9)、失业保障(12.8)、养老保障(5.9)和住房保障(1.9)。
四、国有企业负担比较沉重
对国有企业负担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国有企业最主要的负担是债务负担,其中,58.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负担很重,33.4认为负担较重。从企业资产负债率看,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2.0,比1996年降低5.3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9.5,还略高于1996年水平(69.1)。
企业经营者认为国有企业负担居第二位的是富余人员较多。调查结果显示,51.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负担很重,38.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负担较重。
国有企业医疗及离退休养老负担被列在第三位,44.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负担很重,42.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负担较重。
调查发现,目前国有企业的税费负担、企业办社会负担和“四乱”负担(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仍然较重,其中认为税费负担较重和很重的分别占30.7和48.3,认为企业办社会负担较重和很重的分别占28.1和40.9,认为“四乱”负担较重和很重的分别占22.9和42.3。
五、国有企业脱困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所列的诸多国有企业解困出路的选择当中,企业经营者选择的前三项分别是“选拔优秀的企业经营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解决企业资本金不足与负债率过高问题”,比重分别为47.4、44.7和39.3。
调查同时发现,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企业经营者在对国有企业解困出路问题的选择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国有企业经营者相对较多地强调依靠政府解决企业自身的各种负担,而非国有企业经营者则相对强调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放手让国有企业挖掘自身的潜力从而摆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