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改革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问题的调查研究决策问题关系事业兴衰成败,正确的决策不仅能凝聚人心,推动发展,而且能造福百姓,增强后劲,错误的决策不仅会贻误发展,而且会损害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正确的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因此,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运行机制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基本要求,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键问题,也是调动方方面面干部群众积极性,合力发展的迫切需要。连日来,我们立足本镇实际,先后走访了部分乡村和镇直部门,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改革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问题”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现试从党委决策运行机制角度研究改革和完善民主决策问题,以同仁商榷。
一、改革和完善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随着各级领导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思想的开放度不断扩大,民主与科学意识不断增强,表现在领导决策方面,更具前瞻性、务实性和有效性。但应该看到,还有相当一部分部门尚未完全建立起自觉的、规范的、科学的领导决策机制,在认识与实践上仅处于“必然王国”的阶段,其原因固然有领导群体与个体的能力和素质、客观环境的多变与信息采集的难度、群众的参与程度以及利益机制的制约等等,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框架下运行,与国际接轨、与市场接轨还不是太适应。表现在领导行为上,更多的处于“传达贯彻”和“具体操作”层面,而缺乏“科学决策”。传达贯彻上级指示和部署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实际,形成有自身内涵和特色的决策,尤其是重要的科学决策。目前,一些单位在决策过程中存在主观决策、经验决策、无效决策等问题。所谓“主观决策”,即没有很好地从研究所实际出发,盲目照抄照搬别的单位的经验,这种情况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中有所表露。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是必要的,但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照抄照搬、简单模仿、“拿来主义”在有的情况下有效,有的情况下“东施效颦”。因此,要做具体分析。所谓“经验决策”即缺乏论证,由主要领导“拍脑袋”决策,貌似“果断、开拓”,实际上比较粗放,决策风险较大。决策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信息、科学分析并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所谓“无效决策”即由于缺乏群众参与和共识而推进乏力,导致决策“流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加快发展,抓紧构建起适应激烈竞争形势、适应市场经济需求、适应实际的领导决策机制,不仅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而且十分紧迫。实践证明,凡是决策机制比较健全的研究所,决策的质量和效率比较高。反之,决策机制不健全、决策效率不太高的单位,一般来说,问题会比较多,甚至可能会造成一些重要失误。因此,各单位对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实践中改革和完善。
二、近年来我镇民主决策的实践与启示
⒈充分调研,形成“五大工程、五抓五促”的工作思路。凡属重大决策部署,镇党委“一把手”都要亲自抓,要求两委领导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吸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参谋作用,从而集中了民智,体现了民意,得到全镇上下的共同认可,调动了各部门工作积极性。
⒉群策群力,着力解决事关经济发展后劲的大事。决策的实施,离不开领导干部的带头指挥,更需要全镇人民的参与和支持,形成“千斤担子众人挑,人人肩上有目标”的工作局面。去年共引进“三资”企业家,合同利用外资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特别是在去年“·””投洽会上,实现签约个项目,投资总额亿美元,其中合同项目个,投资总额万美元,利用外资万美元。为了使项目尽快落地,建立了镇领导干部挂钩企业和项目工作责任制度,尤其是成立了项目工作难度较大的鲤鱼山综合开发区、德信三期增资扩建和庆盛电子扩建等个指挥部,促进了项目工作的落实。
⒊强化监督,建立完善党委决策工作基本规范。一是建立工作规范,严格按程序议事决策。二是加强对两委成员的监督,强调实行民主集中制。三是实行政务公开,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务的监督。对重大事务和财务收支、目标责任制、履行职责事项、机关内部事务、农民负担情况等方面进行公开,全镇各有关单位也相应成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研究制定各项具体实施方案,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推动了政务公开工作的迅速开展,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务的监督。
⒋领导垂范,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政治氛围。一方面加强领导班子成员自身的党性修养和自我约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带头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另一方面,通过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廉政谈话等形式,加强对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