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乡镇财政状况的调查报告
某县乡镇财政状况的调查报告某县地处河北省最南部,面积862平方公里,人口81万,辖21个乡镇561个行政村,是全省第三人口大县,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某县财源基础不稳固,规模小。20xx年,全县财政总收入7603万元,其中乡财政收入2164万元。全县财政支出26273万元,其中乡财政支出3878万元,是典型的要饭财政。
一、乡镇财政运行状况
1、县乡财政体制。1994年设立了乡镇金库,对收入基数大于支出基数的乡镇实行“定收定支,定额上解,超收全留,短收倒扣”;对支出基数大于收入基数的乡镇实行“定收定支,定额补助,超收全留,短收超支不补”的财政体制。近年来,随着农业税率的降低,农业税的减免,乡镇财政收入锐减,难以保证正常运转,实行了定收定支加补助财政体制,乡镇只负担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保证正常运转,其余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发展支出统一纳入县财政统管。
2、乡镇财政收支情况。乡镇财政总收入为2164万元,占全县总收入的28.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11万元,占县一般预算收入的21.5。一般预算支出3878万元,占全县支出总额的14.8,其中人员经费1401万元,公用经费2477万元。乡镇工资目人数2310人,其中:财政供养人员983人(含离退休314人)。按乡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测算,全县21个乡镇剔除各种专项支出由县统管外,仅人员和公用经费缺口就达2867万元。21个乡镇均为吃补贴乡镇。
二、减免农业税对乡镇财政的影响
1、乡镇财政收入锐减。某县是农业县,农业税在乡镇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比重。某县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xx年减免了农业税。农业税的减免给乡镇财政带来了巨大冲击,21个乡镇均靠县财政转移支付维持正常开支。而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落后的乡镇,农业税可以说是乡镇财政收入的唯一来源,如东代固乡是个3万人口的中等乡,减免农业税后,财政总收入仅为10万元,减免的农业税高达140万元。边马乡人口4.8万人,减免农业税后,财政收入31万元,而减免的农业税高达295万元。农业税的减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乡镇可支配的收入也大幅度下滑。
2、农业税转移支付资金不能保证乡镇财政运转。减免农业税后上级财政安排的农业税转移支付资金是依据1998、1999、20xx三年的税费征收额每年7868万元测算的,而当时我县执行的是“一口清”政策,农民负担已下降到最低水平,乡镇财政已十分困难。上级农业税转移支付7288万元,与我县“一口清”前的税费征收额11240万元相差3952万元,直接减少的是乡镇财政收入。
三、乡镇财政面临的困难
1、财源匮乏。某县大部分乡镇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高,二、三产业比重低,因第一产业财政贡献率低,并不能快速拉动财政收入的增长。20xx年乡镇国地税税源调查结果显示,国税局年纳税额5万元以上的仅25户,其中5万元至10万元的9户,10至20万元的11户,20万元以上的5户。地税年纳税额在3万元以上的仅10户,其中5至10万元的4户。10至20万元的4户,20万元以上的2户。乡镇经济落后,民营工业发展缓慢,缺乏支柱财源。
2、债务沉重。据初步统计乡财政债务达10472.97万元,乡镇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1)普九欠债。因贫困县财政困难,在普九达标时,采取了乡村两级为投资主体,县财政补助等多渠道筹资方式。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教育集资,这些债务只留下财政解决的唯一途径,这部分债务达1472.63万元。(2)农业投入。打井、办电、修路、防渗管网建设欠债,这些欠债涉及财政周转金、银行贷款、农民用工等,这部分债务达1149.69万元。(3)垫交税费。乡镇为完成税费上交任务,借款、贷款垫交,上清下不清,形成债务,这部分债务达2123.29万元。(4)基金会移交。基金会移交时,为兑现储户存款,借款1077.57万元。此外,还有工资发放借款,乡镇道路建设、乡镇企业、机关部门建设欠款等项目。
3、人员包袱重。某县由乡财政负担的人数为1327人。因乡财政困难,未按国家规定缴养老金。裁减这部分人员,补交养老金,给予经济补偿金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4、县财政困难。某县财政总收入仅7603万元,县财政支出需26273万元,是个要饭财政。县财政又包揽了乡镇九年义务教育、民政优抚、计生、社会保障等投入,运行也十分困难,转移支付财力有限,无力扭转乡镇财政困难状况。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1、大力培植财源。为扭转财政拮据状况,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富农强工兴商贸,激活民营建强县”这一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