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XX市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近几年来,我市教育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隐步提高,“普九”年检顺利通过,素质教育捷报频传,高考人数连年攀升,一、二中相继创办为省重点中学,综合考评在衡阳争创一流,被人誉为“XX现象”,与“汩罗经验”相提并论。但欢呼之后冷静思考,繁华的背后也存在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我市教育现状究竟如何呢?农村教育将走向何方呢?
一、农村教育规模日渐萎缩,与城区相比极不平衡
1、生源不足教育资源浪费攀高
随着我国计生政策的深入持久,入学人口高峰期已过,从20xx年开始,每学年各乡镇教育办自然减生达200—300人,不少村小每年适龄儿童全部入学也只有10余人。遥田教育办20xx至20xx三年内共撤减学校数5所,哲桥教育办也有3所。学生减少后,校舍等教育资源却依然存在而无法利用。10余个学生的学校,还得配备教师,配全教学设施,真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全市现有小学生109859人,分布在524所小学,校均不足200人,有52所学校学生规模不足100人。全市34个乡镇,几经努力撤并,共计撤除30个教学点(不包括撤并的学校数),还有16个乡镇保留这种“麻雀”教学点,占全部乡镇的近50,这样的“点”规模小,效益低,不能不说是教育资源的大浪费。
相反城区教育在规模上则一味的做强做大,又是扩校又是建校又是进人又是挖农村学校的墙脚,导致城区学校硬件设施相对紧张,于是不惜财力、物力搞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不断攀高。尽管这样,城区义务教育学校仍在超负荷运行,中小学生入学难的矛盾十分突出。城北小学几经扩建,生源还是爆满,无法妥善安置,班额多达96人,无法正常上课,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2、投入不足基础建设难以到位
我市财力不足历来就是影响教育发展的“瓶颈”。农村教育附加和教育集资取消后,乡镇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就几乎为零了,在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下,我市财政把精力主要放在城区教育的弦上,城区学校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开发都称得上日新月异、无与伦比。比如说举全市之力,让一、二中接连创办成省重点中学,两校校园建筑更新换代、焕然一新,二中“古迹”只剩两栋旧房。可市财政还不遗余力的将两校的扩容列为市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从发展银行贷款的9000万建设资金,两校各占1000万。
乡镇中小学校园建设可谓举步维艰,仅有的几个学杂费能保持运转都困难。危房改造、课桌椅添置、教室、寝室维修等诸多问题都无法解决。无围墙、无校门、无运动场的学校比比皆是;绝大多数村小光线昏暗、校舍破旧、活动场地狭窄,甚至有些学校连黑板都残缺不全,破烂脱落无法写字;音体美劳课程无器材、无场地;“三机一屏”多数教室没有,更不用说语音室、劳技室、多媒体教室了。有的甚至连教学楼、学生宿舍都没有或者说是危房。像导子完小危房告急,学生都紧急撤离,临时借房上课;XX七中,偌大一个学校,学生宿舍没有,几百号学生挤一个大礼堂睡,岌岌可危。全市103所有危改项目的学校中,农村占97所。
市里主要用于农村学校危房改造的城市教育附加专项经费,也因许多学校无钱垫资,工程不能上马,迟迟不能到位(市里有规定,工程不先上马,经费不拨)。我市今后三年累计要消除农村学校危房面积96427平方米,占全市三年累计拟消除危房总面积的89强。
3、师资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我市近三年未进新教师,结构本来就不合理。再加之城区、农村分布不平衡,造成我市教学质量的提高后劲不足,难以攀升。全市教师分布呈现四个圈子,即城区堡垒圈、结合部挤压圈、乡镇不平衡圈、偏远紧缺圈。堡垒圈和挤压圈中的教师人浮于事,“三个和尚没水喝”,教学质量难以上去;偏远圈的教师编制不足,不得不请代课教师维持基本的教学秩序。
以竹市教育办为例,竹市教育办是由原竹市学区和原东湾学区合并而成的。该教育办170余人的教职工中有57.3家住城区,该教育办教师形成了两个明显的圈子,原竹市学区的教师严重超编,这些教师又太多住在城里,太部分时间用于往返途中,教学质量又如何保证?原东湾学区教师则严重缺编,请了代课教师挑大梁,代课教师知识能力有其局限性,教学质量又如何上得去?此外像余庆、哲桥等离城区较近的单位也基本如此。
4、待遇不足教师积极性难以调动
近年来,由于城区学校可收择校费、赞助费,加之生源激增、政府重点投入等方面的优势,城区学校教师的待遇相应提高,像一中、二中、城北、前进等学校过年过节千儿八百的已是稀松平常。而广大农村学校则要人没有,要物没有,要钱更没有,有些学校是长期负债运行,运转都是拆东墙补西墙。个别小学的一期可用资金甚至抵不上重点学校老师一期的福利,加之收费政策越来规范,要稍搞点建设,就捉襟见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