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专家人才服务企业效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为进一步增强我县专家人才服务企业,推动企业的效能发展,按照“百人进百企”活动工作要求,近期,县人社局组织课题调研组深入到部分企业和相关单位,就我县专家人才服务企业效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本次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专家服务企业人才队伍情况
近年来, 为加快推进专家人才服务企业工作,我县一方面采取厅县共建、校县合作、技术协作、项目开发等多种引才借智方式,先后邀请了“两院”院士、省“百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60余人次、引进科研创新团队6批次;另一方面围绕企业需求,采取内培内联,选派本地专家人才服务企业30多人次。通过引进、内联等形式,建立了服务企业专家人才队伍100多人次,先后与县内百余家企业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项目的服务活动。目前,全县己建成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申报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院士专家休假基地1个,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科技创新试点企业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以上重点产业创新团队3个。先后组织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28个,申请专利365项,取得省重大科技成果16项,有60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科技合作关系。
二、我县专家人才服务企业效能情况
我县通过“一手抓柔性引才借智、一手抓实用人才开发”,一大批优秀人才向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电子科技、电子商务、生态旅游、新型建材等重点产业集聚,基本建成以**、**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集群,以创艺皂素公司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金铜岭科技产业园为代表的电子科技产业集群,以鄂渝陕国际商贸物流园为代表的商贸物流产业集群,以益客顺为代表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以十八里长峡为幅射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了“培养引进一批人才、发展壮大一个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链式效应。截止2014年底,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7家、亿元企业5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25%、20%。
一是行业专家顺利对接。**集团成功对接的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仲华担任首席专家,引进**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教授尹振华、**博士为代表的科研创新团队,其生产工艺科技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创艺公司,采取企业入股的方式,顺利对接的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奚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余龙江担任顾问,并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汇聚生物医药产业经营型人才66人,构建了鄂陕地区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形成了黄姜皂素产业抱团发展的格局,有效地搭建了专家人才和企业的交流平台。
二是校企合作成果丰硕。**茶业有限公司大胆探索“人才+科技+生态+旅游”新型农业产业化之路,采取“校企合作”共建模式,引入华中农业大学倪德江教授、省果茶所龚自明研究员等农学专家,长期现场指导茶场生产加工、品种选育、茶园改造等工艺创新工作,研发建成了武当红茶智能化、自动化、清洁化生产线,开展名优茶生产工艺研究,新开发武当红茶、黑茶等茶叶产品,先后承担了武当有机道茶标准化种植及产业化示范等国家星火计划、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和**省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先后获得专利24项,转化科技成果11项,取得省市重大奖励23项。
三是高新产业落地生根。**力莱科技有限公司、**满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电源生产项目、精密电子元器件生产项目成功落户,填补了我县高科技电子机械制造领域的空白。力莱、满华公司与韩国三星、美国智能、大华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生产的CCTV应用光圈马达、滤光片切换器、各类应用型可充电池等电子科技出口产品供不应求,预计年产值可达1.2亿元;益客顺、天成、金蓝领等20多家新型电子商务产业,联通了世界,便睫了群众,已成为我县大山蜂密、高山土豆、核桃、玉米面、竹笋等农产品畅销的新型商务平台;十八里长峡自然风景区、**休闲山庄、合和山旅游景点以及新洲楠木寨、汇湾曾家寨、丰溪合欢谷、中峰同庆沟、蒋堰敖家坝莲花片区等一批新型生态旅游业凝聚了人气,带动了经济。
四是服务平台支撑有力。县委、政府把人才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的重要内容,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考评,保障了人才工作有人抓、有抓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成为新常态,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尽责抓实、各个层面协调抓优的人才工作格局。研究制定了“1535柔性引才计划”:即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县创建1个省级柔性引才创新创业示范园,创建博士(硕士)工作站、科技研发中心、专业人才实习实践基地等柔性引才借智工作平台50个,引导和支持城镇带沿线60家规模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中心建立智力联姻,促进各类高层次人才智力灵活有效的向园区、企业和产业集聚。
三、我县专家服务企业效能分析
近年来,我县专家人才服务企业人数逐年增加,在专家人才服务企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吸引和引进更多的专家人才,充分发挥专家人才作用,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专家人才效能等方面要求相比,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联动机制不够。目前,自上而下的专家人才服务企业工作统一机制不够完善,影响力还不够大;机构不够健全,缺乏统一规范的对口服务机构;组织形式以短期对接为主,连贯性、完整性不强,“蜻蜓点水”式的技术指导难解“企业之渴”;部分企业积极性不高,导致工作发展不平衡。
二是资金保障不力。各级还没有专家人才服务企业专项资金,活动缺乏资金保障,导致出现“有钱就办、钱少少办、无钱不办”的状况,专家人才服务仍以“公益性”原则为主,缺乏有效的利益正面导向,一定程度上存在企业对接热情不高、专家人才服务激情不够。
三是宣传力度不大。目前,专家人才服务企业工作宣传的机制尚停留在办一次活动、宣传一次的阶段,活动报道完整性、连续性不够,宣传层次不高,手段单一,相关信息主要通过活动组织单位、对接企业的网站等载体宣传,以简短的简讯为主,影响力弱;缺乏典型引路导向,对专家人才在服务企业活动涌现出的很多先进典型事迹,没有及时跟进宣传报道,导致许多感人的先进事迹没有挖掘出来,未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
四是对接精准度不高。部门之间的纵向、横向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单兵作战”模式制约了专家服务企业活动的纵深拓展,活动后期的跟踪问效不够及时深入,有时会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同时, 部分企业由于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科技含量、前景分析、基础条件等方面因素,对所邀请专业与需求对口的专家人才一时也难以精准对接。
四、我县专家人才服务企业发展对策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实施专家人才服务企业,一方面是专家人才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是企业接受服务,让专家人才了解企业的所求所需,实现互利共嬴的举措。进一步创新专家人才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加快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是要搭建一块平台。政府、专家单位、对接企业要按照专家人才服务企业活动要求,围绕我县企业转型升级和生态产业发展要素,共同搭建“绿色平台”,积极探索“厅县共建、校企合作、技术协作、项目管理”等多种方式的专家服务企业的激励机制,使大批高层次、高技能、紧缺型专家人才及其创新团队流向基层、入驻企业,促进企业与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企业与专家人才等智力要素之间的高位嫁接、无缝对接。
二是要优化一条通道。一方面要对技术创新成果突出的专家人才和企业给予专项重将,形成强大的政策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把专家人才服务企业工作列入专项资金项目予以保障,对于参加活动的专家人才、政府、专家人才单位、对接企业给予专家人才部分津贴补助,鼓励专家人才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形式开展有偿服务,允许专家人才与对接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三是要完善一套机制。要把完善专家人才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放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实抓好。一方面专家人才管理部门要明确专家人才服务企业的具体单位、服务期限和服务责任,建立专家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和专家人才服务企业奖惩考核机制,当好专家后盾,及时解决专家人才在服务企业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发挥专家人才服务一线企业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要做好对接服务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向专家人才管理部门及时反馈专家人才服务企业情况,形成政府和企业贯穿一致,各专家人才管理部门相连接的纵横网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