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查报告
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意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老百姓一日三餐,关系着农业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我县和全国一样,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呈现“总体平稳、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总的说来是可靠、有保障的。但是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薄弱,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仍然存在,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很多时候是“零容忍”,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消费安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在这几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特别加以强调,做出新的全面的部署,为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我们做好这项事业的决心和信心,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106号),从强化属地管理责任、落实监管任务等六个大的方面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自治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也高度重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列为各市县绩效考核内容加以考核。因此,在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监管显得重要和迫切,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取得的主要成绩
1.狠抓标准化生产,着力规范生产行为。实行标准生产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县实施以“龙滩珍珠李标准化生产”为主导产业的格局已成形规模,农业标准化生产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创建龙滩珍珠李标准化生产面积3.8万亩;黑木耳标准栽培面积25万平方;水稻标准化生产面积2.5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面积0.29万亩。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技术应用,有效规范了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行为,提高了生产者安全使用农药和肥料的效果,提升了农产品安全生产水平。
2.狠抓品牌培育,着力强化农产品质量认证。注重培育“三品一标”企业,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截至目前,我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19812公顷,其中:无公害水果面积9477公顷,无公害核桃面积10335公顷,无公害大米面积1666公顷,无公害杨梅面积140公顷,无公害蔬菜190公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面积为15750公顷,其中:龙滩珍珠李2500公顷,**大果山楂2000公顷,**核桃1125公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有珍珠李、柑橘、油桃、大果山楂、柿子、沙田柚、板栗、核桃、杨梅、黄瓜、辣椒、苦瓜、节瓜、丝瓜、豇豆、大米等16个品种。全县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的农业企业达12家,农产品质量认证提高,极大地推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品牌化建设进程。
3.加强日常农产品质量监测,着力提升预警和监管能力。全县9个乡镇实现农产品检测全覆盖,正常开展果蔬菜产品检测工作。几年来检测合格率99.9%以上。通过开展水果蔬菜检测实行例行检测和不定期抽检相结合,重点把城区果蔬菜市场、城郊蔬菜生产基地和“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列入检测范围。通过检测手段,及早发现违规生产或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监测水平,把安全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严格监管,杜绝不合格农产品注入市场。
三、当前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验和不足
通过几年的安全体系监管建设,我们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农产品监管体系,并坚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始终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从现在看,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上是安全的,是有保障的,大家可以放心消费。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仍然存在,非法添加、滥用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在一些地区、一些时段、一些品种上还比较突出,个别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还时有发生。如我们县的水果,特别珍珠李,农药超标使用,超范围使用等等问题,这里面既有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的原因,也有违法成本低、处罚不到位的问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加以解决。如果不解决,对我县农产品发展将是个致命的威胁,会直接毁掉我们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特色产业。目前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重要性认识不足,监管思维老一套。县乡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门工作没有到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时不够积极主动,出现监管不到位,起不到应有的监管作用。
2.生产者意识不强,农业标准化生产难以推广。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识不强,不自觉按照技术规程、农业标准化进行生产,致使农业标准化生产停留在纸上的多,落到生产实践中的很少。导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
3.财政投入不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滞后。一是县级财政投入严不足,“三品一标”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投入资金没有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难以有效开展;二是上级农业主管部门项目支撑严重不足,特别是山区县市很难得到项目资金扶持,农产品生产基地基础设备薄弱,抵抗风险能力弱。
四、今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要方向
1.健全制度建设,强化监管平台建设工作
一是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登记管理,推行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加强对经营门店及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和质量抽检。二是严格监测抽查制度,深入推进专项整治,扩大监督抽查范围,加强检打联动,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和隐患,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三是推行产地证明和追溯管理制度,实现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搭建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平台,逐步实现上市农产品全链条可追溯。四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积极推行全程标准化管理和农产品认证,大力培育扩大优质安全农产品品牌。五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和处理平台,推行有奖举报制度,及时处理和反馈公众的投诉举报,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信用秩序。六是建立严格的案件查处移送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贯彻“两高”司法解释,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依托公检法的力量,严惩违法分子,发挥震慑作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行为,依照有关规定移送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依纪进行查处。
2.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指导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规范农药使用行为,各单位必须加大法律法规宣传,积极开展农药科学安全使用等相关知识培训,严格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水果、茶叶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有针对性地加强农药使用技术指导,提高农药使用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各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必须加强行业自律,带头科学规范使用农药、化肥等,确保生产出健康、安全、优质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