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报告
基层审计机关是国家审计部门的前沿阵地,是排头兵,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监督作用。而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数据化时代的到来及审计全覆盖目标的提出,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和挑战,特别是在审计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摸清基层审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瓶颈,破解基层审计队伍建设中凸显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工作作风优良、人员结构合理的审计人才队伍,是当前基层审计机关亟须破解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试图从湖北省Y县级市为例,对基层审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找出对策建议,抛砖引玉以期为基层审计队伍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一、基层审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
1、部分地区对基层审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
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社会各领域变革的不断深化,被审计项目的的复杂性以及专业性越来越明显,对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上一辈审计人的翻账本、查凭证等审计观念和方法和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虽然各地都加大对审计队伍力量支持,但是当前尚有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干部建设对认识不够,导致审计队伍建设跟不上时代要求,人员配备跟不上审计目标,审计水平跟不上业务需要。客观现实与审计需要的矛盾日渐突出,严重制约了基层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审计工作职责难以真正落实,审计监督作用难以发挥到实处。
2、基层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量日趋繁重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
审计监督全覆盖要求实现审计监督对象的全面覆盖,审计监督不留盲区不留空白,这不仅意味着审计范围的扩大,更是审计领域的不断深化和审计组织模式的革新,例如将稳促调惠防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公共资金使用情况、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管理使用情况、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使用情况等均要纳入审计监督范围,审计领域的跨行业分布和审计项目数量的日趋增多。基层审计机关每年除了要完成署省市定项目、县市区本级项目、交叉审计项目外,还要承担当地党委政府临时交办的审计任务,使得海量大数据的采集、庞大的计算机数据审计分析成为必然。而与此同时,审计力量却未得到相应增强。这对于人员编制较少、审计力量薄弱、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基层审计机关而言若不能及时加以解决,最终必然导致审计任务日益繁重与审计力量严重不足、人少事多的矛盾日益突出。以Y地为例,2016年初计划审计项目68个,实际完成项目97个(含追加项目),增幅达到42.64%。当年在编审计干部20名,其中班子成员6人,主任科员5人,实际开展实施审计项目的各业务科室业务人员仅6名,仅占总人数的30%。
3、基层审计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失衡,人才梯队呈现断层。
审计监督作用的日益强化和审计地位的逐步提高,基层审计机关任务逐年加重,审计项目质量也更加备受关注。而与此对应的审计队伍人员结构却未得到相应更新,反倒是人员年龄结构失衡、老化严重等问题不断凸显。由于人事管理体制机制和人员编制等因素的固有局限性,基层审计队伍人员流动渠道不畅通,长期无更替,审计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以Y地为例,2016年全局在编审计干部20名,其中50岁以上干部共12名占总人数的60%,50岁以下35岁以上4名占总人数的20%,35岁以下4名占总人数的20%,干部结构整体趋向老龄化,审计队伍处于自行退化状态。
此外,受基层审计机关新进人员业务经验不足、审计干部成长渠道狭窄、系统业务学习培训机会较少等客观因素影响,仅有的少数新进人员、年轻审计干部也无法独立承担审计项目、无法独立开展审计。审计队伍年龄配置结构不合理,基层审计队伍主力青黄不接,人才梯队断层现象严重,审计队伍难以适应当前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全覆盖也只是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严重制约着基层审计事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4、基层审计干部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亟须建立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
审计是一项技能专业性和业务综合性均较强的工作,要做好审计工作,不仅需要审计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性人才,更需要能够团结协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在专业性需求方面,除了审计、会计、财务管理等财会类专业需求外,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工程造价、计算机信息技术、法律等专业性人才紧缺;就审计业务的综合性而言,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同样存在空缺。以Y地方为例,2016年度在编在岗审计干部共20名,其中具有财会、经济学大类等专业知识背景人员18名占总人数的90%,计算机专业背景人员2名占总人数的10%,无工程造价、法律等专业人员。
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审计全覆盖的不断深化,对审计队伍知识结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阶段,基层审计人员不仅在准入时受专业条件的限制,在平时更往往忙于审计业务而无暇顾及技能培训和自我提升,审计手段和业务技能停滞不前,自身的知识水平无法与日益繁重、复杂的审计任务相适应。基层审计干部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在审计实践中难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不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不利于提升审计质量。
5、基层审计人员待遇保障机制不完善,挫伤了审计工作积极性。
一是基层审计机关普遍人少事多,审计任务较为繁重,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出差较多,家庭负担较重,而相应的审计人员待遇普遍偏低,对业务人员的合理关怀和激励不够,无法最大限度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二是部分地区针对公职人员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不完善、不健全,或是虽有制度建设但未真正贯彻执行,挫伤了审计干部工作积极性,导致部分年轻干部“进得来却留不住”的现象,不利于审计干部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部分地区审计机关“官多兵少”,真正在一线开展审计业务的人员较少,业务人员任务重、工作强度大,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现象普遍,缺乏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氛围,存在“干的多却干不精”、“干的多错的多”的现象,这也进一步凸显了基层审计机关人少事多的矛盾,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利于基层审计机关健康有序良性运转。
二、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基层审计队伍建设。
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人才队伍建设是审计工作高效开展的前提基础和必要保障,强大的基层审计队伍是推动国家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是切实实现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作用的根本保障。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正面现实。既要看到基层审计机关为适应新常态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基层审计队伍当前现状尚不能满足审计全覆盖目标任务的需要。基层审计机关及广大基层审计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科学审计理念,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不断强化审计队伍建设,积极打造一支适应时代新要求的、基本稳定的、高素质、复合型基层审计干部队伍。
2、转变理念,切实优化审计干部队伍年龄、专业结构。
基层审计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认清现实,转变观念,切实做好审计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优化工作,从调整审计人员年龄结构入手,有计划、分步骤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积极稳妥推进审计干部队伍的新老更替;二是要集中发力,切实在审计干部知识结构优化上下功夫,注重法律法规、审计实务、审计案例、计算机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学习,强化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领导带下属等多方式,大力提升业务人员审计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要立足审计实际,优化力量配置,把政治素质高、道德品格好、业务能力强、文化水平高的优秀年轻干部,积极提拔到领导层中去,畅通审计干部内部提拔渠道;要加大审计系统内部上下级审计机关及同级其他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轮岗力度;要对审计机关内部各岗位加强管理、定期轮换,着力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切实优化审计干部队伍结构。
3、注重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效率。
审计干部队伍建设不仅要注重培育审计人才,也要在提高队伍审计效率上下功夫。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对广大审计干部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更为高效、可靠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和技术,我们要充分发挥计算机查询、筛选、汇总等分析功能,准确、高效发现疑点,锁定线索,促进审计效率的大幅提升,为实现审计全覆盖提供技术保障。
4、以人为本,提高业务人员地位,切实保障其基本待遇。
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任务艰巨、工作环境艰苦,部分地区一线业务人员待遇偏低,基本保障难以落实,不利于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为此,笔者认为基层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基本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并真正加以贯彻落实,不仅要在从工作上给予一线业务人员以基本保障,也要在生活上体现对审计人员的人道关怀,使审计人员能够真正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用激励驱动积极性,激发基层审计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要建立公平公正的选人育人用人机制,使真正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审计人员能得到培养和重用,切实增强审计基层审计干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综上所述,基层审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势在必行而又任重道远,基层审计机关和广大基层审计干部要提高认识,结合实际,切实行动,提高水平。充分调动一切能调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一切能运用的聪明才智,努力开创基层审计机关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