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机构师资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一、调查背景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婴幼儿的需求与发展,通过制定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普及学前教育”,同时把发展学前早期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求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入园甚至可以得到财政补助等。这些相关指标的确定,从根本上明确了政府部门职能建设、加强了监管评估手段,建构了学前幼儿早期教育发展规划,为目前幼儿早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每年出生人口近8万,现有常住0-3岁婴幼儿26万人,其中户籍12.6万人,外来13.4万人,且“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势必将迎来再一次的生育高峰,父母们迫切需要全方位、系统的科学育儿指导。自**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市全面推进0~3岁科学育儿工作意见〉的通知》以来,**已经将0-3岁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工作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市公办性质的早教机构达到350家,另有民营早教机构约200家。可见,从事婴幼儿照料和教育的人员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社会需求量处于上升趋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努力提高0-3岁婴幼儿早教人员专业素质,着力提高0-3岁婴幼儿早教从业人员队伍专业化水平,要根据0-3岁早期教育发展需要,通过多种形式使0-3岁婴幼儿早教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各地要制订《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从业人员培训规划》,构建培养培训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建设一支适应0-3岁婴幼儿早教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特别要建设一支数量大、层次高、能力强、后劲足的兼职人员队伍,从而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早教队伍。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在社区0-3岁科学育儿指导中心,幼儿园托班及附设在幼儿园的亲子早教活动中心、医院附设早教中心和商业早教机构的老师。主要了解当前**市早教机构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专业背景、专业知识能力现状,专业发展的困惑、职业困境等等,并配合使用观察法实地观摩早教活动,以查找当前早教师资基本素质及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用访谈的形式了解0-3岁儿童家长对早期师资的需求,从家长层面了解早教师资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与能力,以给予家长更科学的育儿指导。调查问卷使用问卷星电子平台发放问卷,收集有效问卷162份,并将数据在该平台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统计
(一)基本情况
早教专职教师平均年龄30岁,性别以女性为主,占95%,平均教龄为8.7年,其中教龄5年以下的占47%。早教专职教师主要来源是幼儿园老师,占38.89%,社会力量办早教机构教师43.2%,社区为中心的育儿指导站教师,占13.58%,医疗机构附设0-3岁早教指导中心,占4.32%。
(二)学历背景
早教师资学历以本专科院校为主,大专学历占22.8%,本科学历占74%,硕士以上学历仅占0.62%,中专高中学历占2.47%,可见早教师资的学历层次教高,早教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从学历背景来看,当前依然缺乏0-3岁早期教育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所学专业以学前教育为主,占到55.56%。
(三)教育经验
早期师资主要承担的是0-3岁家长的科学育儿指导工作,实践性较强,需要从业人员有一定的育儿或教育经验。调查显示有76.5%的从业人员,是有育儿经验的,也有69.1%的从业人员在从事早教工作前在幼儿园有过半年以上的教育经验。
(四)岗前培训
正因为我省目前还显少有大专及本科院校开设早期教育专业,即便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也还未有毕业生输出,这使得早教师资主要依靠岗前培训。1、是否培训。有83.3%的从业人员在入职前接受过与0-3岁早期教育有关的培训。2、培训性质。早教从业人员岗前培训的主要是国家育婴师职业技能培训及机构自行组织的相关岗前培训,具体数据见下表(1)。3、培训时间。早教师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总体较短,最长的培训时间为30-90天,接受过此类培训的人占31.8%,23.7%的从业人员接受的是16-30天的培训,还有19.2%的从业人员仅接受了5-10天的培训就上岗了。4、培训内容。早教岗前培训主要内容依次排列为0-3岁儿童心理发展知识、0-3岁早教活动设计与组织、0-3岁儿童生活照料相关技能、0-3岁儿童疾病预防及护理。
表格略
(五)专业素养
首先,88.2%的早教老师认同0-3岁早教老师和医生、律师、建筑设计师等职业一样是一门专业,需要出台专业标准。在后续调查中,请早教老师从0-3岁儿童心理发展知识、0-3岁早期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个别化观察诊断与教育指导能力、科学指导家长能力、0-3岁儿童生活照料能力、0-3岁儿童疾病预防及护理知识、特殊儿童早期发现干预能力、0-3岁婴幼儿营养配餐知识、职业相关艺术技能等项目中选出认为自身最需要提升的有哪些方面,并按照需要提升的迫切程度排序,结果如表(2)所示:最需要提升的前三项是0-3岁儿童心理发展知识,个别化观察诊断与教育指导能力和科学指导家长能力。
职业态度
1、从业原因:绝大多数早教从业人员是出于对这一职业的热爱而选择该行业。
2、行业预期:绝大多数早教从业人员对0-3岁早期教育这个行业发展前景怀有较高的预测,认为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进,婴孩代养人早教意识的提升,早期教育行业前景会越来越好。
表格略
3、从业态度:延续对行业发展前景的期待,74%的早教从业人员表示会继续从事这一行业。也有20%左右的从业人员表示会视薪资收入情况决定。
在职研修
32%的早期教育老师在职接收培训的频率是每月一次,22.8%的教师培训频率是半年一次,15.4%的老师接受培训频率是一年一次。相较于培训,早教机构组织的教研活动频率较高,有50%的老师每周参与教研活动,但也有21.6%的老师一月参加一次教研。在职研修的主要内容是您参加的机构内教研主要内容是以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为主,其次是如何开展家长科学育儿,第三是早教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格略
四、存在问题分析
调查研究发现,**早期教育师资队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难以满足广大家长接受优质早期教育的需求,也影响了早期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一)早教师资专业性有待提高
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任、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师资主体仍以幼儿园老师为主,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师资队伍具备良好的学历背景和教育经验,但同时引发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早教专职教师人数远远不够。以吴中区为例,在走访中我们发现,目前从事0-3岁亲子早教活动的老师绝大多数为幼儿园老师兼职,平时他们在幼儿园从事3-6岁儿童的保教工作,在双休日到社区的科学育儿指导中心担任早教老师,带半日活动。因是额外的工作,老师对待早教活动的投入度、主动性不强,也缺乏充分的研究,活动留于形式,直接影响了亲子早教活动的质量。第二、专业化程度不够。早期教育的教育对象是0-3岁的低龄婴幼儿,这要求教师除了具有活泼爱动、乐观向上的特点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但从目前情况看专门培养早期教育师资的高校很少,相近专业和其他专业毕业生成为早期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学前教育与早期教育对象的发展特点不同,0-3岁岁的婴幼儿有其特殊的生理、心理发育过程,接受能力和学习方法与幼儿明显不同,这就决定了0-3岁早教活动不能简单的照搬或套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形式。早期教育的对象也有其两维性,活动不仅面向0-3岁儿童,还面向0-3岁儿童的代养人,这就决定了早教老师要具备科学指导家长育儿的知识与能力。因此,以学前教育及其他英语、艺术专业学历背景构成的早教师资队伍,专业性有待提高。
(二)早期教育师资队伍岗位培训制度不够完善
在欧美发达国家,0-3岁婴幼儿教育保教人员必须实行持证上岗专任教师应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持有育婴师资格证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个修养。虽然当前**早教师资绝大多数具有的国家中级育婴师证书,但深入调查发现,社会育婴师培训追求短、平、快,参训人员往往只需要经过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就可获得中级育婴师证书。证书与实际专业能力之间,存有很大差异。早教师资未曾系统性的学习0-3岁婴幼儿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知识,教育内容以应试为主,调查显示,教师实践层面急需提升的0-3岁儿童的心理知识、儿童观察与个别化指导、科学指导家长等能力训练,在育婴师职业任职资格中难以体现。另在调查中发现,当前0-3岁早教机构从国际连锁机构到国内连锁机构,都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上岗前的培训时间一般是一个月,远低于欧美国家的岗前培训时间。同时,教师只是通过本机构的内部培训进行知识更新,这类近亲繁殖式培训,对教师专业知识更新能起到多少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三)早期教育师资队伍教学方式不够科学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对教育对象不够了解,针对性不强,教学成分太重。实地观摩调查发现许多早期教育的教师采用集体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明显地呈现出一种重灌输、轻发现,重传授、轻探索的误区。尤其是幼儿园教师,习惯套用针对3-6岁儿童的领域教学模式,这显然无法照顾到0-3岁婴幼儿的认知与学习特点,无法兼顾到婴幼儿生命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讲解式教学尽管方便迅捷,但缺乏对不同婴幼儿心智开发的针对性,因而效果大打折扣。更有甚者在一些早教机构的课堂上经常存在成人越姐代厄的现象,完全忽视了婴幼儿对游戏的资源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权利,不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二是部分教师对早期教育的本质认识不清,指导家长的能力有待提高。早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家长进行指导,使得家长了解早期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从而在家庭中对婴幼儿有效开展早期教育。在与家长交流中获悉,家长认为早教机构活动过于重集体化教学,但每个孩子发展个体差异很大,集体的教学活动形式并未能很好的满足自己孩子的发展需要,家长期望早教机构教师能够在观察儿童的基础上,对自己孩子的发展给予评估与个别化指导。而这也恰恰是调查中早教老师认为自己需要提升的能力,也是职前和在职研修不够重视的内容。
(四)早教师资专业后续发展支持机制匮乏
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是靠职前培养,二是靠职后培训,当前我国0-3岁早教师资职业培养不到位,而职后培训同样不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很多早教师资接收培训和在岗研修活动的频率可以保障,但培训和教研主要还是依靠所在的早教机构自行组织,走出去参观考察的机会少,请从事0-3岁早教研究的高校老师,或者行业内领军人物来早教机构做直接的现场诊断指导的教研太少,内部教研活动的质量有待提高。最重要的是,早教师资专业发展,目前仍缺乏一套和学前教师师资一样的职称晋升机制,这严重制约了早教师资专业发展的动力。
对策与建议
调查发现早期教育机构点多、面广、线长,早期教育事业具有多层次、多主体、多需求的特点。政府、社区、早期教育机构、家庭是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事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主体,它们担负着不可替代的、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职责。必须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共同推动,才能实现婴幼儿早期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作为早期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早期教育教师队伍对保障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早期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早期教育师资标准,逐步建立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
政府作为教育事业的规划者、管理者以及实施监督者,在政策法规制定、财政经费投入、师资队伍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由于缺乏0-3早教人员的资格标准,调查发现,早教人员素质仍然良荞不齐,在一些公立早教中心,早教人员大多由幼儿园教师兼任,在私立早教中心,早教人员通常经过短暂培训就匆促上岗,许多机构认为这并不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一种普通妇女稍加培训就可以承担的、万金油式的简单职业。要保证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制定完善早期教育事业有关政策法规,编制早期教育教师师资标准及实施细则,为早期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师资基础。目前,由于早期教育缺乏法律赋权,使得早期教育教师缺乏独立的职业认同感,享受不到国家统一的工资标准和待遇以及有关政策保障,从而制约了早期教育师资队伍数量、质量、结构的优化。鉴于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教师入职资质考核程序,制定统一标准的入职考核制度,规定依法取得教师资格、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才能通过审核参加入职考核,进而解决对教师从业资格要求低的问题,确保从事早期教育的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资格。同时编制早期教育师资标准,从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学习与发展能力等方面对早期教育师资标准进行界定,明确早教师资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规范早教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早教师资队伍。
2.建立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形成早期教育培训基地
早期教育已经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0年)》,重视早期教育是各级政府的份内职责。当前最主要的举措是把筹建早期教育指导机构列入政府儿童发展规划实事工程,与开设早期教育专业的高校合作,聘请早期教育领域有研究建树的学者,行业内实践专家,应尽早组建“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定期与区域内早教机构开展教研和专题研究,面向家长开设科学育儿指导和专家咨询活动。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应发挥好三大功能:一是作为婴幼儿的教养基地,为0-3岁婴幼儿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保教服务,重点是在普遍教养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从个体差异出发,为有效开发婴幼儿的智力潜能提供指导方案。二是作为家长的学习基地,为家长科学开展家庭教育提供理论指导、技术支持、咨询疑问与跟踪服务在提高婴幼儿保教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意识与能力。三是作为早期教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基地为各级各类早期教育工作者提供前沿理论知识、国内外成功案例通过专家讲座、现场观摩、听课评课等多形式的活动促进早期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依托高校专业培养,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调查表明,目前**市早期教育教师的专业五花八门,师资职前培训也主要是在一些民办培训机构内开展,民办机构缺乏专业的培训师资,课题内容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均有待提高,且以考证为导向,接受培训的人员并未真正提升专业知识与素养,导致早期教育师资的理论基础、保教技巧等比较缺乏。鉴于此,应借助高校专业优势,政府、早教机构和高校合作,依托高校完善早教师资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从根本上提升早期教育师资水平。具体建议有三:一是建议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早期教育专业,例如**高等幼儿师范学校已在2016年新增早期教育专业,招收高中起点学生,经过3年培养专门的0-3岁早教师资。该校将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系列相关教材,加强对学生的早期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出数量足够的优质早期教育人才输送至**的各类早教机构。二是建议高校与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办学实行统筹规划,规范管理统一发证的制度。高等院校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计划和严格规范的资质考录,可以保证从事早教工作的教师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扎实的早期教育知识以及娴熟的专业技能这样从根本上解决早教教师数量不够、业不精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建议早教机构和早期教育事业规划的管理部门,可以依托高校订制有针对性的在职早教师资的培训,政府管理部门每年提供部门经费支持,以提供行政性的培训项目,同时早教机构也可以与高校合作培训及科研项目。
加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到早期教育事业持续稳步、健康和谐发展的大事。上述措施的目的是造就一支数量充足、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早期教育师资队伍,满足社会对早教人才的需求促进早期教育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