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城建环资工委在区人大常委会王金康副主任的带领下,对定海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区环保局关于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汇报和《定海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解读。组织召开了与生态文明规划密切相关的发改、经贸、住建、交通等政府职能部门及有关镇街道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并实地调研了马岙街道、定海工业园区,现场踏勘兴舟大道污水管网建设工地、马岙污水处理厂、西北片污水处理中心等环保基础设施工程,广泛听取了职能部门和镇街道的意见与建议。还学习考察安吉县、淳安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现将专题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方向和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确立了绿色发展、走生态立省之路的战略布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打造“海上花园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方式,切实优化海洋海岛空间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海洋绿色经济,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善待环境、改善环境、优化环境,实现人、岛、海的和谐相处,努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根据国家、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及自身发展需求,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创建省级生态区基础上,全面启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五年的努力,力争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目前,《舟山市定海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已由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编制完成,并在区政府常务会议上审查通过,规划明确了通过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六大体系和52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区域人与人、人与岛、岛与海和谐相处,生态环境与海洋经济、生态制度与社会发展协调共进,逐步建设“蓝天净海迷人,海洋经济发达、文明意识风行、宜居活力和谐”的海岛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典范。
二、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现有条件及薄弱环节
(一)生态文明建设现有条件
定海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定海区各项经济指标居全市前列,已成功入围“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浙江定海工业园区、国际粮油产业园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金塘西堠工业园区、金塘北部进出口加工贸易园区等五大产业集聚平台基本搭建完成。以港航物流、海洋旅游、金融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景观农业、品牌渔农业等新型业态有序发展。
定海区生态环保优势明显。20xxxx年被浙江省环保厅命名为省级生态区,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组成区,其中xx个镇(街道)被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镇(街道),省级生态镇(街道)全覆盖。区内空气环境质量优良,20xx6年环境空气质量位列全国第二。城镇集中式饮用水卫生合格率xx00%。区内有五峙山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长岗山省级森林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28xx9xxxx亩,森林覆盖率xx5%,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是重要的生态屏障。
经过多年的环境整治,特别是“8xxxx”环保专项行动、“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折”等行动,我区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废弃矿山得到有效整治重披绿装;工业园区和重污染行业整治取得实效,工业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工业垃圾及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置和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推进,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畜禽养殖乱象得到根本扭转;河道整治取得实效,河道水质得到稳步提升,饮用水源得到有效保护。
根据我区现状,对照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指标,已有50%以上的指标达到或超过。具体分析如下:
省级指标共xx6项,全为约束性指标,截至20年,我区已达标指标共计xx0项,未达标指标共xx项,无现状数据指标共2项,总体达标率62.5%。
国家级指标共xx8项,其中约束性指标2xx项、参考性指标xx7项。截至20年,我区有2xx项已经达到,xxxx项未达标,无现状数据指标共xx项,总体达标率为60.5%,其中2xx项约束性指标中已达标的有xxxx项,未达标的有6项,无现状数据的xx项,达标率为66.7%,xx7项参考性指标中已达标的有9项,未达标的有5项,无现状数据的xx项,达标率为52.9%。
(二)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有待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尚未实质启动,生态绩效考核在党政实绩考核中的占比不高,生态责任追究制度尚不完善;生态文明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绿色生产、绿色生活、节能环保理念都尚处在宣传推广阶段;利用已建成的城乡文化礼堂等文化载体,建设符合定海实际的海洋生态文化体系尚需研究探索。
二是“三生”空间格局不尽合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一些历史遗存问题造成部分区块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生产、生活(简称“三生”)格局不尽合理的局面。特别是南部诸岛的功能定位、定海城区的升级改造等问题,需要在群岛新区总体规划引领下,逐步解决突出的空间布局问题。
三是海洋生态经济发展任务艰巨。作为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以五大临港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农渔业园区为依托打造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生态经济体系任务艰巨,转变发展模式,加快科技创新,推进项目入园及循环化园区建设,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提高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势在必行。
四是全域美丽宜居化任重道远。定海城区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群岛新区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城市面貌和品位跟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很大。我区的美丽乡村建设盆景化、同质化现象严重,除了新建等几个乡村,很难找出一村一品美丽示范村,成为美丽定海建设的短板。
五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存在压力。定海区地表水水质问题比较突出,彻底消除劣v类水体和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的任务艰巨。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风险依然存在。海洋石化、粮油深加工等行业发展对维持区域优良的空气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土壤污染调查数据缺失。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相关工作需要加快推进。
六是基础设施滞后状况未能根本改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运行问题突出,配套污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集中表现在:城镇污水管网老旧破损,雨污合流问题严重;环岛主管网建设严重滞后;干览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三江污水处理厂尚在政策处理之中;金塘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明显偏低;西北片污水处理厂未能正常运行;部分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清洁能源推广力度不足,清洁能源使用率不高,集中供热设施缺失。污泥无害化集中处置设施缺乏,工业危废填埋场尚未开工建设。
三、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确保规划全面实施
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定海的具体实践,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新区和自贸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对待,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晓度、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氛围,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规划经批准后,政府应及时制订出台规划的具体实施意见和分步实施计划,进一步分解落实规划实施任务,强化规划实施的检查督促,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强规划的管理,各级政府和部门必须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如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变更,须经本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如需作重大调整,还应提请人大常委会同意,以确保规划的全面落实。
(二)突出重点,补齐规划实施短板
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过程中,既要保持自身特色优势,又要根据规划实施进度安排,及时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突出重点,补齐短板上。尤其是与规划要求差距比较大的几项约束性指标要下大力气,重点突破。通过招商选资、招才引智等举措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同时要善于借势借力,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剿灭劣v类水等工作,努力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处理率、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城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等指标。补齐管理上短板,对那些尚未纳入统计范围的约束性指标、那些投入不大或无需投入但又是必须达到的指标,如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固定源排污许可证履盖率、政府绿色采购比例、节能节水器具普及率、公众绿色出行比例、公众对生态文明的满意度等工作,建议政府落实责任,加大管理、宣传普及力度,补齐短板。
(三)密切配合,形成规划实施合力
生态创建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时间长。区政府要加强协调,环保部门与发改、经贸、交通、农渔、住建、水利等各部门以及各镇(街道)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衔接协商机制,加强协调指导。要根据规划要求及时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终政绩考核的分数比重。本规划主管部门要根据规划要求和进度研究建立覆盖各相关部门和镇(街道)的考核标准,以便能对规划的实施实现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估,实现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管理和考核的标准化、常态化和科学化。建立健全各种监督督查有机结合的监督督查机制,全面加强对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督查,及时通报规划及其项目实施落实和进展情况。形成政府各部门镇街道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全面推进规划的有效实施。
(四)强化保障,提升规划实施成效
规划能否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成效,关键是政府能否为规划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建议政府加快成立定海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及创建办公室,适当增加编制,充实人员,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的队伍力量。根据规划实施的资金概算,建议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按照规划的紧迫程度分步安排,切实承担起公共财政作为建设资金的主渠道作用。要整合健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投入机制,充分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剿灭劣v类水、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和美丽海岛示范村建设等各项资金,集中力量加快项目推进。由于市区的职能分工,根据规划安排,有一部分重点项目的责任单位是市级部门,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与市相关部门对接,争取这些市里项目资金的落实,同时要积极包装项目,多渠道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以减轻区、镇(街道)财政压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与社会共担、投入与效益共享的资金筹措渠道,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外来资本和金融信贷资本参与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形成多元投入、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资金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