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的源头调研报告
为了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进一步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的原则,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笔者对本院20xx年至20xx年间审结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源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出了对策。
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点
20xx年至20xx年,我院审结的168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案件类型呈现“两多一升”特点。一是以抢劫、盗窃、故意伤害等犯罪占绝对多数。五年来抢劫犯罪66人,占39.3%;盗窃犯罪32人,占19%;故意伤害犯罪27人,占16.1%。以上三类案件共占犯罪总数的74.4%。二是共同犯罪人数增多。共同犯罪人数达到131人,占总人数的78%。三是新类型案件上升。从2011年开始,强迫卖淫、协助组织卖淫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的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占到同年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的48.2%。
犯罪主体呈现“低、闲、差”特点。一是被告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二是农村籍无业闲散未成年人犯罪占较高比例。普遍存在沉溺网络、逃学旷课等现象。其中因在校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辍学后犯罪的占28.4%。三是生存环境差。被告人大多属于“家庭、学校、社会”三不管,或是单亲家庭、或是过早辍学,闲散无业,缺乏管束,时常聚集于歌厅网吧,有反复接触不良人群或不良行为的经历。
主观方面呈现“冲动性、寄生性、可塑性”特点。一是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犯罪系冲动而为,带有突发性、随意性或偶然性,有的仅为哥们儿义气或逞一时之勇而走上犯罪道路。如被告人袁某抢劫一案,仅因路人看了其一眼便使用暴力对路人抢劫。二是缺乏基本的道德约束和法律观念,贪图享受,不劳而获,不择手段,不计后果。为满足自己上网、旅游、吃穿等利益需求,有的向同学朋友暴力抢劫;更有甚者,以强迫、诱骗、假谈对象、承诺结婚等方式让女性卖淫,赚取钱财。三是犯罪后悔罪表现大多较好,重新犯罪的人数较少。由于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犯罪的主观恶性普遍不深,绝大多数未成年罪犯经耐心教育后都能较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罪行的危害性及严重性,主动改过自新。五年间判处的168人中重新犯罪的仅2人,占整个青少年犯罪人数的1.2%。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不当和家庭结构异常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关键因素。有的家长忙于生意、农活或外出务工,缺乏和孩子的沟通;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纵容庇护其不良行为,养成子女好逸恶劳、自私自利、任性霸道等性格;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严格,导致子女觉得理想与现实反差过大,从而离家出走,流浪在外;有的家长本身就有不良恶习,只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出发,子女耳濡目染,沾染了不良习气,最终发展为犯罪;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双方各自又组成新的家庭,对孩子关爱太少,孩子容易在社会上寻找寄托。
(二)学校原因
一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缺陷。九年义务教育导致部分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学或承担不起高昂的“入学费”而流落社会,特别是近年来,高中教育环节限额招录,致使一些初中毕业生无学可上的问题更加严重。高中教育的缺失使这部分人群没有学上、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游离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关爱之外,最终发展成为青少年犯罪案件的高危人群。
二是学校法制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每个学校均应有一名法制副校长,但是目前全市的中小学校对此落实的不到位,即使有的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很好地开展工作。另外,学校的法制、思想道德教育课形式单一,难以收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的作用。
三是学校教育的“等级”观念严重。体现在过度关注优生,过度关注成绩。有的甚至不惜用重金来“挖”尖子生,而对学生的品德修养教育重视不够,对一般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那部分学生大多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此种教育理念极易导致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业掉队继而思想掉队,自卑自闭,或自暴自弃,或用异常行动来引起师生的“重视”,久之,则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社会原因
一是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腐败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沉渣泛起;封建迷信、吸毒贩毒、赌博、卖淫嫖娼等现象仍然存在;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商业欺诈和假冒伪劣等违背传统美德和职业道德的行为在一些领域蔓延而一时难以完全杜绝等等。这些消极因素对青少年正在形成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造成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一旦其思想道德底线被突破,势必导致违法犯罪。
二是网络游戏、暴力、色情的诱惑,低级影视书刊的影响。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20xx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5.38亿,其中75%是青少年。互联网上暴力、淫秽色情信息呈泛滥之势,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为名符其实的“电子海洛因”;文化市场上的色情口袋书、黄色卡通画和暴力游戏软件,流氓玩具也泛滥成灾,青少年一旦沉湎于这些暴力、淫秽色情信息,不读书、不上学,荒废青春,迷失人生,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四)未成年人自身原因
未成年人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其涉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及交友不慎,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意气用事,不计后果,好胜心强,心理承受力弱”是未成年人的最大特点,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没有问题未成年人,只有未成年人问题。只有进一步改进未成年人教育理念,完善未成年人教育机制,同时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协作,才能从源头上化解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源性问题。
(一)改进教育理念,并将义务教育扩大至高中。家庭教育要避免“太严厉、太溺爱或不闻不问”的倾向,家长更要在言行上加强自律,避免自身不良习惯对子女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在婚姻关系处理上,要慎之又慎,无论离婚与否,都要共同担当好养育子女的义务。学校教育不能只看学分,更要注重素质。从小学起,学校和老师都要做到好生差生一样关爱,不要歧视差生,不要让一个学生掉队。高中教育既能为学生提供相对健康的管束环境,又能培育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健康的道德观念,是未成年人心智趋于成熟的关键阶段,因而要改革九年义务制教育,扩大至高中,确保初中毕业的学生顺利升入高中,不流向社会。狠抓农村教育学生流失问题,对家庭确实困难的初中毕业生,要通过给其家庭提供经济救助的方式保障其完成高中学业。
(二)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青少年违法犯罪都是法律和道德意识缺乏和淡漠的结果。各中小学校要将素质教育作为最终目标,在关注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通过将法制课作为必修课,编印公民常用法律法规教材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什么是道德提倡的,什么是与道德相悖的,不断提高他们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和辨别美丑的能力,培养他们向上、向善、向美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操。建立人民法院与各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协作制度,为每个中小学校派驻法官担任法制辅导员,采取以案讲法、模拟法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普法教育。
(三)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人民法院在办理离婚案件的过程中,要加大调解力度,力促当事人和好。确因夫妻感情破裂,无法共同生活的,要切实解决好子女抚育问题,为离异家庭的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对青少年上网问题不能仅凭“未成年人不得入内”来堵,要采取研发推介绿色上网软件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净化网络环境,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文化市场的管理也不能走形式做,样子要建立起一套有效防范和及时打击色情、暴力信息以及其他有害出版物、音像制品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