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省民政厅、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城乡基层政权建设情况调查研究活动的通知》要求,为将调研活动落到实处,我局结合文件精神,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业务股室人员为成员的调研工作小组,分赴到**镇、杨桥殿镇、马圩镇3镇 10多个村进行了调研活动。此次调研采取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进行。从调研总体情况表明,我县村级班子建设总的形势是好的,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为促进我县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同时,调查中发现,村级班子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稳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有143个村委会,共有村干部903名,其中40岁以下的139人,占16%。41岁至50岁的有397人,占44%,51岁以上的有365人,占40%。高中、中专文化的302人,占33.3%,大专以上人员53人,占5.87%,初中、高小以下文化水平的有548人,占60.83%。
(一)好的方面
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县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一是班子整体结构不断优化。各乡镇党委在选拔和任用村级干部时能坚持“以人为本”,勇于打破论资排辈、积极采取选人用人观念,全方位启用人才,及时将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二是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大多数两委班子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做到了按章理事。特别是近年通过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村干部们的廉洁自律,拉近了干部、群众的感情距离,改善了干群关系,强化了村干部的民主意识和群众观念,也促进了村干部作风转变。大部分村干部能勤政务实,兢兢业业地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村级班子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三是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县、乡两级将村干部的培训教育纳入了干部教育规划。近3年来,全县共举办村级干部各类培训班109期,受训的村级干部达10600人次。特别是通过村级“三个代表”、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等学习教育活动,全县村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党性党风和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思想素质明显提高。四是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大多乡镇对村级班子实行了岗位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干部报酬全面实行了统筹。同时,大部分乡镇党委政府能做到用真诚与亲情联络村级干部,在感情上与村干部真心交朋友,工作上及时为村干部撑腰壮胆,生活上尽力为村干部排忧解难,村干部不安心的思想不断淡化,工作积极性普遍高涨。
(二)存在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村级班子建设中出现和存在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一是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从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情况统计,全县共选举产生村委会成员481人,60岁以上的有7人;51岁至60岁的有103人;41岁至50岁的人数有248人;31岁至40岁的有107人;30岁以下的有14人。大专文化水平以上的有28人;高中、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的177人;初中文化水平人数17人。由于部分村干部年龄高、文化水平低,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往往理解不透,认识不深,贯彻不力,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二是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仍然不够。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缺乏依法行政、按章理事的自觉性。墨守成规,不求改革创新。一些村级班子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收入方面办法不多、能力不强,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清、路子不明。三是部分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工作合力不强。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存在拉山头,闹派性的现象。有的支书与村长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班子不协调,思想不统一,无法发挥出村级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四是村级干部队伍难稳定。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城关镇**镇所辖的村委会书记、主任月报酬收入880元;一般村干部月报酬收入800元。杨桥殿镇所辖的村委会书记年报酬8400元,主任年报酬8200元,一般干部年报酬7000—7600元;其他的乡镇根据当地情况落实的村干部报酬标准不一,解决村干部报酬的主要经费来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五是部分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转型,青年新生力量处于分散、流动状态,村级组织难于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培养。部分地方对村干部后备人选的培养选拔缺乏硬性措施,真正有文化、有素质、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很难选拔,后备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有的村甚至找不到合适人选出来担任村干部。
二、当前农村基层班子建设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第一,个别乡镇对加强村级组织的建设重视不够。有的乡镇只把经济工作视为主要任务,使基层班子建设与经济建设脱节。忽视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忽视对基层干部和党员管理与教育,不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
第二,缺乏健全的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党委、政府对于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上缺乏完善健全的工作机制。靠家族势力当选村干部的现象仍然存在,那些觉悟高、观念新、能力强,善于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到村级班子领导岗位上来。有的乡镇对村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对于村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抓得不力,资金和精力投入不够,村干部出现思想问题时,主要采取调整的办法而很少采取教育的办法解决,客观上难以建起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弱化了村级班子作用的发挥。由于村级没有自己的经济实体,“三提五统”等收费项目取消后,乡(镇)、村两级财力进一步减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更加突出,村级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条件受限。群众长期得不到实惠,对干部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导致不少村班子软弱涣散,在群众中没有威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抑制,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
第四,待遇过低、岗位缺乏吸引力。近年来,我县虽然逐步提高村级干部的待遇和办理养老保险,但村干部待遇仍然偏低,加之工作难度比以往更大,特别是一些年轻力壮、思维敏捷、工作能力强的农村干部或外出打工、或经商办企业,使村里的干部都偏重老龄化。
三、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视和领导。各级党委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要求,切实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和指导。要认真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乡镇党委的责任。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委成员要齐心协力抓。二是出台有关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县委要根据上级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关优惠政策,特别是鼓励村干部建功立业的倾斜性政策,吸引优秀年青人才从事村干部工作。三是营造有利于村干部工作的良好环境。乡镇党委政府要大力支持村干部的工作,执纪执法部门要强化措施,确保村干部正当权益不受侵害,新闻媒体要加大村干部的正面宣传,在全社会推介一批优秀村干部典型。县、乡建立定期评比表彰先进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机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二,健全村干部选任机制,致力提高队伍素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四化”的方针,通过全面推行村支部“两推一选”的办法,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村级班子,并有重点地进行帮带、培养。一是把好政治素质关。要把那些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有本领、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二是优化队伍结构。要围绕支书这个“主角”优化群体结构,配好支部班子,选好行政班子。村干部队伍要形成以40岁左右、高中以上文化为主体的年龄梯次结构,每个村级班子至少配备1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人。三是拓宽村干部的选配渠道。在选任村干部上要大力推行“公推直选”和“民主选举”的做法。把那些思想品质好、政治上过硬、会经营、讲奉献、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党员干部选上来,注重把致富能手、复员军人、务工回乡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中的优秀分子选拔到村级干部岗位。四是在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上求创新。尽可能地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基层干部工作繁杂,责任重大,但他们工资报酬却很低。因此,提高村干部经济待遇是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一个关键所在、对村干部要切实关心、爱护、支持、信任,当他们受到困难挫折时,要给予及时的关怀和帮助;当他们受到打击和报复时,要及时给予撑腰壮胆,坚决而理直气壮地维护其正当权益。
第三、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推进创新实践。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事关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基层政权的巩固,是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以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来提升党员的荣誉感。一个党支部能帮助群众办实事,能带领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能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就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认可,这个支部的党员就能增强自信心、提升荣誉感。所以上级党委要始终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战斗力增强了,群众就会信任党组织、依靠党组织、支持党组织,党员在支部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党员的荣誉感就能随之得到提升。二是以不断增强党组织书记的领头雁作用,来提升党员的荣誉感。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是保持党组织先进性的第一需要。只有党组织书记在村里的核心作用得到体现,先进性作用得到彰显,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党员才能感到说话有底气、干事有激情、做人有荣誉。所以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是关键,要真正让选出的党组织书记符合德能勤绩标准,真正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三是以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来提升党员的荣誉感。在一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去了,集体经济实力强大了,党组织在群众中就有地位、有威信,党员就会觉得有后盾、有尊严、有身份、有荣誉。所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什么时候都是我们必须着力狠抓的一项工作,基层党委要把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作为村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一环来考核。
3、在发展集体经济上推进创新实践。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也是巩固农村政权最为重要的课题。就我县而言尚需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一是拓宽思路,提高认识。组织村干部到村集体经济搞的好的地方去学习、取经,使他们能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无工不富的观念,并进一步启发他们创业的激情。二是因地制宜,选好项目。根据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等情况,确立项目,保证新上项目的成功率,决不能“一哄而上”盲目上新项目,使村集体旧债未偿又添新债。要因地制宜,慎重考虑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选准好项目,上水平,增效益。三是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根据各村两委班子和集体经济现状,选择适当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对班子实力强的,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实行典型引路,推着上;对班子弱、缺乏创劲的村,采用承包、租赁等扶着上的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四是建立机制、长效管理.村务公开做到及时、规范、有序、长效。乡镇要组织人员每季度督查一次,并进行情况通报,不流于形式,真正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让群众直接参与监督。
4、在转变社会管理方式上推进创新实践。农村社会管理包
括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文化生活、社会事业等等方面,是一项内容非常多、涉及面非常广的社会工程,应统筹兼顾,齐抓共管。一是创新管理理念,健全民主监督机制,提高服务群众能力。通过为群众办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使干部思想从纯粹的管农教农向亲农爱农转变,进一步融洽干群关系。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服务要及时方便、实在管用,对各种问题要及时处理。通过不断完善事前公开、事中监督、事后评议的公开机制,建立民主评议干部的制度,使基层干部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二是创新管理手段,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构建新型服务网络。通过基层党员的带头作用,并借助农村各类社团,大力发展维稳、治安防范、农业培训、产业化服务、文化、慈善等群众的“自治组织” ,把党建工作渗透基本,形成一张覆盖农村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大网”,以便更加广泛地联系广大村民,使处于“分散”状态下的农民重新组织起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目标。三是创新管理机制,建章立制强化监督,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围绕落实群众的知情权,不断提高村务公开效果,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的内容,规范公开的形式、时间和程序,不断规范村务决策机制。为确保群众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把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效地融为一体。进一步规范村干部行为,扩大群众民主权利,化解消除村内矛盾,促进全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