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工业园妇联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区妇联精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妇女发展作为妇联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园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工作宗旨,创新思路,积极推进广大妇女创业就业工作。为全面了解园区近年来妇女创业就业的工作情况,掌握园区女性就业、创业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利于女性就业创业的建议措施,促进园区妇女创业就业工作,我们对园区妇女创业就业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园区劳动力就业22860人,其中女性14356人,占比达62%;女性自主创业者30人,占全部自主创业人员的10%。全园就业女性中,45岁以上的占20 %;初中以下文化占24%,高中、中专文化占35%,大专及以上文化占41%。就业妇女就业的主要渠道是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占就业女性的12%,部分企、事业单位接收占60%,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的占28%。从事的行业有社区服务业、家政服务、饮食、商贸、美容美发、零售、运输、医疗保健等,以及在个体私营企业和外出打工。园区妇女创业就业状况呈如下特点:
(一)就业结构趋向合理。随着园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服务业的强力推进,女性就业结构日趋合理。第一产业就业女性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分布在第三产业中的女性比例上升幅度较大。从就业层次来看,尽管妇女大多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在第三产业中一些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领域,如金融保险、教育、文化艺术、律师、会计等行业,妇女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就业层次有所提高。
(二)园区企业成为吸纳女性就业的强大载体。随着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园区企业已成为拓宽就业的主要渠道。各类女性也纷纷到企业里搭建就业创业舞台。目前,园区企业从业人员中女性占到了50%以上。如**鞋业目前共有员工约2500人,女性占到了75%。
(三)女性创业企业效益普遍较好。据调查,创业女性讲究诚信,实施人性化管理,女企业家经营的企业亏损面仅为2%,98%的企业处于赢利状态,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女性整体的信用水平高于男性,因而能够在企业经营中处于有利地位。同时,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女性更注重人性化管理,从一些细节上关心干部、职工,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袜业的**,**制衣的**,凯特密欧的**等。
(四)自主创业女性比例偏低。园区自主创业女性比例约占就业女性比例总数的0.2%,比例偏低。一是由于大多数女性冒险意识不强。二是创业经验不足。在有创业意愿的被调查妇女中,只有15%的人有明确的创业计划或项目。
(五)大龄妇女就业困难。由于大龄妇女普遍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专业特长,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地位。中年妇女尤其是下岗失业女性要承受年龄与性别的双重歧视。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工业园妇联在园区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园发展大局,牢牢把握妇女发展需求,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培训、选树典型、帮扶服务等多种形式,在促进妇女创业就业方面做了积极有效的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创业就业环境。
我们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宣传鼓动、组织发动、团结带动”的特有优势,针对妇女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地营造女性创业就业的浓烈氛围,配合区妇联使更多的女性创业者加入到赫山区知名女士联谊会。一是积极营造浓厚氛围。我们通过广播、公开信等形式,宣传创业政策,宣传创业女性先进事迹,提供就业指南。二是大力培树先进典型。注重发现和培树女性创业就业的先进典型。近年来,**袜业、**制衣、**制衣、**科技的企业主等一大批女性创业明星成为引领妇女投身经济建设的鲜艳旗帜,激励和鼓舞全园妇女迸发出更多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踊跃投入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火热实践,用勤劳和智慧推动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搭建培训平台,为女性创业就业助力。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城乡妇女素质,增强创业自主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园区高度重视妇女的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加强对劳动者就业培训的组织、协调和引导。近年来,工业园妇联与人社局、科技局等部门联合,坚持岗位培训与阵地培训相结合,区级培训与基层培训相结合,综合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四结合”培训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多学科、立体化培训,为全园经济社会的发展积聚多层面的复合型女性人才,不断提高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能力。
(三)创新载体服务功能,提升妇女创业就业能力。
我们本着“培训是起点、创业就业是关键”的思想,充分调动、运用、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为我所用,开展了送岗位、送资金、送服务等多项实效化服务。针对下岗妇女文化层次低、年龄大、技能单一等问题,除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妇女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外,针对妇女缺乏就业信息、缺乏就业指导等问题,园区还与区人社局等部门配合开展一年一度的“春蕾”行动,为更多的女性提供创业的平台。把提高她们的职业技能作为工作着力点,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就业培训。依托园区招商和经贸发展局、企业服务中心和创业孵化基地,为入驻企业免费提供项目服务、就业指导、创业培训、小额贷款、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
三、妇女创业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观念影响妇女创业就业。一是由于农村家庭中“男尊女卑”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妇女所承担的责任仅限于家庭,操持家务,尤其是农村中很多家庭,男劳力外出打工,家庭中老人的照顾,孩子的教育都由妇女承担,使广大妇女既没有创业的动力也没有创业的基础条件,致使妇女创业就业的主动性和客观条件不足。二是部分女性受传统择业观念影响,还没有从“单位”、“机关”、“贵贱”等劳动观念中解放出来,缺乏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淡漠,致使女性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不足。三是性别歧视也一定程度影响女性就业。我国法律中虽然规定了男女享有平等就业权利,但由于操作性不强和缺乏相关罚则,对就业歧视未能起到有力的遏制作用。如女大中专毕业生的求职经历比男生更为艰难,一些文化技能偏低、年龄偏大的女性就业难度更大,不少企业不想承担女性生育等五期保护带来的成本,使妇女就业增加了难度。
(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让妇女创业就业缺乏支持。有效的服务源自有力的政策支撑。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如《妇女权益保障法》、《促进就业法》等,其中的政策措施考虑到了妇女创业就业中遇到的方方面面问题,然而,由于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妇女的认识不到位、政策的监督落实不到位,致使很多促进妇女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得不到很好落实,妇女创业就业缺乏有力支持。
(三)女性创业要承受更多的艰辛。女性进入商场,虽然能给异性一种新鲜感,但商场毕竟以男性为主,男性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交往模式,在语言、态度、动作上都有别于女性交往,竞争不分性别,商场不讲究绅士风度,女性在商场这个“男性空间”里容易被太多男性对手“封杀”。许多创业女性提出,男性与男性打交道,一支烟就能零距离,女性出面,别人是唯恐避之不及,很难打开局面。
(四)妇女急需创业就业扶持与妇联力不从心的局面,让妇女创业就业推动乏力。妇女最希望政府提供就业岗位和就业服务,最希望妇联提供就业信息和维权服务。一些有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妇女希望妇联为她们解决小额信贷、提供技术培训、帮助选好项目,妇联组织因缺乏资金和相关的信息,无法满足要求。
(五)妇女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园区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比,目前妇女劳动力的文化状况、技术水平、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都有不少差距。妇女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尽快提高素质,增强自身的能力。
四、对策和建议
妇女创业就业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维护妇女权益、推动妇女发展、实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出发,在制定政策、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上进一步向妇女倾斜,全面推进妇女就业创业工作。
(一)加大政策倾斜,实施促进女性创业就业的支持性政策。女性人才崭露头角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克服更多的困难。因此,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和帮助更多女性创业人才脱颖而出。首先,在创业融资方面,园区可以为想做大企业规模并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中小女企业主提供贷款担保业务,解决她们的融资困难问题。其次,在创业培训方面,大力开办女性创业培训班,帮助其解决知识储备和经营能力问题,探索“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模式。第三,在创业环境方面,各新闻媒体要加强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女性创业的艰辛和勇于创业的精神。妇联可以树立、培育、表彰各类创业女性,鼓励更多的妇女走创业之路,要关心创业女性的生活和需求,为她们提供学习、交流、沟通的发展平台。四是可以制定实施鼓励女性创业、自谋职业和用人单位招收女性的优惠政策,通过政策鼓励等手段来促进女职工的充分就业。
(二)强化培训教育,帮助广大妇女提高素质和转变择业观念。园区妇联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就业的形势、方针、政策,宣传就业的行业和岗位。引导妇女做“四自”“四有”的新女性。要从青少年女性开始培养、教育,不断引导她们确立自我独立的价值观,增强个人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能动性和独立性,提高自我评判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科学文化素质,锤炼业务技能素质。可以深入千家万户,做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引导妇女放下架子,丢下面子,振作精神,寻岗创业。注重培养、发现和树立再就业、创新业典型,宣传典型事迹,影响和带动妇女走就业和创业之路。
(三)搭建服务平台,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强化服务。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和职介所的作用,联合相关部门和企业,举办劳务洽谈会、招聘会等活动,及时向妇女就业创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争取用人单位的支持,为妇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可以建立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组织她们开展见习、实习活动,增加实际经验。二是搭建平台。要解放思想,集思广益,创新工作思路,搭建适合妇女就业的工作平台,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引导社区服务市场产业化,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和就业领域,努力把未就业妇女人数控制在最低程度。
(四)优化环境,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为使劳动力市场中的招聘、录用工作更加平等规范,政府应在市场监督管理上加大政策指导和支持力度,规范企业和劳动中介机构的行为,保护女性的劳动权益,禁止性别歧视;进一步完善妇女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广开就业渠道;劳动行政部门、就业管理部门要加大法律执行监督力度,受理有关侵害妇女就业权益的投诉,并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进行调查核实,依法处理;工会、妇联等非政府组织要依法代表劳动者就用人单位贯彻实施女性就业权益保障的规定进行群众监督,充分发挥维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