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拘留戒毒所在**县公安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监管支队的指导下,坚持以“管理规范化、治疗医院化、教育学校化、康复劳动化、建设现代化、帮教社会化”的办所宗旨,紧紧围绕“打造新型模式,争创全国一流”的工作目标,全面贯彻落实《拘留所条例》《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禁毒法》《戒毒条例》和《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深化监所分级管理内涵,不断提升监管场所信息化管理水平,大力推进正规化建设,确保了监管场所的安全与稳定。
一、**县拘留戒毒所基本情况
**县戒毒所于2011年投资1000万元,2012年3月17日建成投入使用。设计关押容量216人。其中戒舍17间,拘室7间。监所占地面积17162平方米,建筑面积6564平方米。2011年县人民政府拨付第一期资金38万元用于安装监控室视频监控系统。自治区公安厅监管总队拨付专项资金20多万元,用于新建放风场挡雨棚和安装戒室有机挡风玻璃及监控等基础建设补给。目前,各种功能用房基本配套,人员人均使用面积符合标准。两所共有民警、员工26人,其中班子成员7人,民警5人,医生3人,协警7人,后勤保障人员4人。
二、工作成效及主要做法
**县拘留戒毒所在具体工作中,认真整合警力资源,从收拘、收戒、管控、巡视、医护、技术、财会、后勤等岗位力量重新优化组合,坚持围绕确保监所安全为监管工作的生命线,着力探索和解决监管工作的实际问题。在戒毒所工作方面,他们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科学治疗、关怀救助的工作理念,按照“管理规范化、治疗医院化、教育学校化、康复多样化、建设标准化”的基本思路开展工作,成效明显。目前,戒毒所有总床位170张,有在所人员77人,床位利用率为45.2%。2014年自治区下达强戒任务100人,现已完成78人,完成率为78%。在拘留所工作方面,他们以严格周密的安全防范机制体现强制性、以宽严有度的分级管理机制体现行政性、以丰富多样的教育矫治机制体现教育性、以规范有序的执法管理机制体现规范性、以以人为本的权益保障机制体现人文性,并把拘留所作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主阵地,业绩不凡。拘留所今年至今执行拘留人员273人,日拘量为55人。其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以人性化管理为主线、以执法规范化为抓手,努力创建和谐监所。
(二)创新勤务模式。严格实行所领导带班、管教民警值班备勤、集体交接班制度,强化管教、监控巡视、提询提押、医务等岗位之间信息交流,促进监所岗位无缝衔接。
(三)创新教育工作。开展红色文化进监所活动,发挥主流文化的特殊教育感化效能。
(四)营造温馨环境。设置警务公开栏,公示在押人员伙食标准、权利义务,告知在押人员亲属的接见、会见、送钱送物等制度。创新便民服务工作,开通亲情电话,提供信息服务平台,接受投诉留言,预约家属会见。对外进行开放,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五)创新监督机制。与医院建立医疗救治“绿色通道”,逐步完善新入所戒员的五项健康检查;建立每日巡诊防疫制度,对患病人员及时发放药品,跟踪观察治疗。
(六)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严格食品采购制度,保质保量足额供给。
三、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缺电化教育装备、摄影机、监区门禁系统、周界控制系统、被监管人员文体活动设备、厨房设备、卫生医疗设备、发电机配电设备及功能房不足。
(二)民警任务重,精神压力大,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吸毒人员在监所强制戒毒期间,心态变化无常、说变就变。如:毒瘾发作时,自伤自残事情时有发生。这些事情的发生使民警们防不胜防。若发现和采取措施不及时,发生意外,还要追究分管民警的责任,以致民警长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监所民警这种“高压职业”的后果是:民警们身体上感觉很累、心理上感到很苦,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而心理过劳比身体过劳更具有杀伤力,民警出现心理问题危害更大。
(三)警力不足、工作压力大。在保证监所安全管理的前提下,双人在岗,每天值班至少应保持5人,2天后上行政班,再24小时值班。另外还有民警的每年正常休假、家有急事、特殊情况等,还要其他民警代值班,致使民警长年累月打疲劳战,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工作压力大。另外,脑、体并用的劳动极易造成监所民警心力、体力同时过度支出,这些极易导致监所民警心理负荷过重和身体过度疲劳。
(四)吸毒人群中感染艾滋病和其他严重疾病的也为数不少,不符合收戒条件的就有多人。而往往这些人员就利用其“特殊身份”变本加厉地从事毒品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群众反映强烈,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人往往不符合收治条件。
(五)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跟踪帮教是戒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戒毒科学流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关系着戒毒人员是否能够顺利融入社会,巩固戒毒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关系着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成败。在实际工作中,强制隔离戒毒所受执法权的限制,以及自身人力、财力的局限,加上解戒人员的抵触、不配合,社会帮教、干预体制的不健全等相关因素,无法实现所内戒毒力量与社会帮教力量的良性衔接,导致所内戒毒和社会帮教断层、脱节。
(六)监所环境美化工作有待加强。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民警素质。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提高民警素质是做好监所安全管理的必要条件,因此,着眼于抓根本、打基础、管长远。一是要提高思想理论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二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监管职业、安心监管工作。三是提高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四是提高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做监所管理的行家能手,勇于开拓与时俱进。五是加大监所民警岗位轮换和交流,落实监所民警的特殊岗位津贴,努力创造栓心留人的政策和环境,不断增强监所队伍的凝聚力和活力。
(二)合理配齐警力,减轻民警的工作压力。完成监所管理工作,警力是根本,监所民警的工作可以说“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长年累月,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个岗位都需要人去完成,警力到位可以明确责任,明确目标,明确要求,确定任务。这样既利于保证监所安全,又有利于警力的合理使用,同时也利于保障民警的正常休息,否则民警在实际工作中只好忙于应付,浮于表面,抓不准监所安全管理的重点。
(三)设立特殊监区。艾滋病感染者基本上都是吸毒人员,这无疑给监管民警产生严重的心理恐惧和精神压力。应建立吸毒艾滋病感染者收治特殊病区、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增添特殊医疗器材、药品和护治的交通工具,进行必要的隔离和封闭式的教育、管理和治疗。
(四)改革管理、矫治的方法。由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特殊性,适用于强制戒毒工作的管理方法和方式将不再完全适用,管理工作不能一味强调“看得住,管得下”,应将管理工作的重心投入到如何戒毒上来,既然强制隔离戒毒是一种强制性治疗措施,就不能像对待“犯人”一样对待戒毒者,应当实现由“惩罚性管理”向“治疗性管理”的转变。要按照生理脱毒、心理康复和后续照管的分期分段要求,综合运用药物治疗、行为矫正、心理矫治、教育、劳动、康复训练等各种手段,提高戒毒工作实效。
(五)科学规划场所布局,积极推进场所建设。按照强制隔离戒毒的要求对现有的戒毒所进行科学规划,尽快适应强制隔离戒毒的需要。在场所规划方面,场所的建设风格要体现时代气息和人文精神,要建设具备管理教育、技术培训、心理咨询、文体休闲、医疗隔离、医疗康复功能的功能区,在设施建设方面,要建立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防、物防、心理治疗和身体康复设施,要有体现人文关怀的帮教设施、实用的职业技能培训设施,实现场所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