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思考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服务时所耗费无偿性、单一性公众资源过程和结果的经济管理活动。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三个阶段和内部控制、资产管理、财务监督等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达到支出成本最小化,取得社会效益最大化。目前,我县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弱化,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如何加强财务管理,规范经费支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资金效益,是全县上下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管理课题。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修订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也逐步趋于完善,单位的财务管理也随之逐步加强。但我县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着财务管理弱化,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等现象,如何加强财务管理,规范经费支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资金效益,是全县上下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管理课题。
一、现状与问题
1、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会计基础工作亟待加强。部分财务人员对《会计法》和财务管理知识了解不多,依法理财的观念淡漠。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绝大部分财会人员一身多职,疲于应付,加之一些会计人员不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致使一些财务管理制度难以推行,工作停留在帐表处理等日常业务上,得过且过,按部就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参谋监督作用发挥很不到位。单位内部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够完善,全县40%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未设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多数是作为一个内设部门的一部分职能,由一人或多人代理,兼职会计人员基本上是无证上岗,岗位人员变动频繁、随意。致使少数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单位甚至出现了“账外账”“小金库”、“包袱账”等违规违纪行为。
2、预算编制和评价不够重视,资金难以发挥应有作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认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就是从财政“要钱,花钱”的过程,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采取应付的态度,形成了实际工作中遇事才跑财政部门的局面,导致预算推行难度大。正是因为忽视预算编制,因而形成了财务决策的随意性,产生了管理上的“松、散、乱”,致使一部分专项资金预算执行大打折扣。部分单位虽然编制了预算,但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不进行跟踪审计,即使跟踪调查,也是分析肤浅,总结简单,效益考核基本走了过场,成本考核几乎是空白,从而使好多项目资金难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
3、 固定资产管理不太规范,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少数单位内部部门之间对国有资产管理相互脱节,有些单位财务部门未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每年只管经费收支,不管家底多少。后勤部门只管发放而不清楚资产价值和实物分布情况。使用部门只用不管。因而,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严重脱节,形成资产管理人员不了解财务账上资产存量状况,财务人员对资产使用情况也不甚了解,使资产处于既管又不管的状态,致使存量不实,账实不符,责任不清;单位之间互相攀比,盲目、重复购置资产,加之资产的购建、使用、占用、处置权均在单位,要进行跨部门、跨单位配置资产基本没有可能,致使部分资产闲置浪费,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甚至单位内部部门之间也难以调配,使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极其低下;国有资产处置随心所欲。有的未经批准也未办理产权变动手续,就用本单位的非经营性资产向外出租或兴办经济实体,所得收入不入账或少量入账或设立账外账或用于搞职工福利。有的转让、拍卖资产未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擅自定价。有的对于不用或过时的固定资产未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就随意报废,使大量资产流失。
4、原始凭证审核不够严格,票据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少数单位财务人员对原始凭证审核不严,经常出现不合规、不合法的票据。有些单位财务人员在接受票据时把关不严,对原始票据的来源和开具日期、业务内容等不把关、不审核。有的是票据项目填写不全;有的是用服务业发票报销购买商品的业务;还有的甚至是用假发票和白条来报账。容易助长和造成单位“小金库”问题的滋生;不利于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容易造成税款流失。还有少数单位使用自制票据收取费用,不便于外部检查和内部控制。有些单位未建立票据领购缴销制度,串开、代开问题时有发生,还存在发票填写不规范、摘要不清等问题。
5、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仍需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制不畅。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够合理,业务交叉过杂,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确。会计事前、事中、事后审核监督流于形式。也有相当一部分单位未设内审机构,已建立内审机构的单位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单位内控制度有待完善。一部分单位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已建立了内控制度的单位,部分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缺乏合理性。但更多的还是有章不循,将已订立的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而在执行上大打折扣。遇到具体问题时过分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名存实亡,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6、年终清理结算不够及时,往来款项责任还应进一步明确。年度终了,对全部会计核算进行清理结算和账务结账是编报年度决算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单位决算报表准确、真实、完整的一项基础工作。有些单位不够重视,突出表现在:单位财务没有及时清理结算,往来款项往往由于跨年度责任不清,而形成呆账坏账。一是会计部门和财产管理部门没有按有关规定,对各项物资进行清理盘点,致使盘盈、盘亏资产不能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作出处理,调整财务,从而导致账实不符。二是没有按规定进行年终结账。部分单位没有按财务制度的规定,将收入支出账户余额全部转入相应的“结余”账户,而是运用错误的账务处理方法,将本年度结余虚列支出挂往来,造成本年度内收支不实。个别单位由于财务人员的更换和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造成往来款科目挂账单位越来越多、余额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长,不仅影响到资产、负债的真实性,而且大大削弱了支付能力,增加了财务风险。
二、对策与思考
1、加强财会人员业务学习和培训力度。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财会人员业务水平,组织财会人员学习《会计法》、《预算法》等财务会计管理和财税法规,坚决纠正行政事业单位无财务可管的错误思想,逐步提高单位领导法制观念和法规意识,为依法理财提供政治组织保障。对财会人员采取学历教育、专题自学、定点培训等多种学习方式,更加系统地学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财务规则,努力使每个单位上至领导,下至普通职工都能参与到单位财务管理中来,特别是单位领导和党员干部都应成为执行财务制度的模范。
2、强化预算管理,加大管理约束力度。坚持预算编制、执行、评价并重原则,彻底改变“掐头去尾”的预算管理方式,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大力推广零基、绩效编制方法,实行综合统筹,全部收支编入预算。要进一步细化收支项目,落实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措施,切实保证预算与实际相符。依法执行部门预算,严格按预算批复有计划组织收入,安排支出,逐步杜绝随意变更预算、追加预算的做法。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大胆采用最低成本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目标---结果比较法、公众评价法等方式方法进行评价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克服重资金使用轻实物管理的倾向,变“资金”观念为“资产”观念。破除重投入、轻分流的思想。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督促单位领导自觉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各单位要在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指导下,结合实际,制定完善适合本单位资产购置、使用、保管、调拨、转让、处置、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逐步使资产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严格设定资产登记管理和考核体系,自觉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建立健全考核指标,明确责任,奖优罚劣,充分调动资产管理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和资产使用效益;要在部门预算的基础上,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从而合理配置资产。利用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投入的监控,规范资产处置行为。财务部门和物资管理部门要分别设专人管理账目、物资,配套完善出入库手续,达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以实现资产管理与会计管理的有机结合。坚持定期清点盘存,严格落实监督检查制度。
4、加强原始凭证审核,严格规范票据管理力度。对原始凭证实行源头管理,首先由经济业务发生的经手人、科室负责人先审核签字,说明此经济业务确实发生;其次由分管负责人对原始凭证是否符合财务制度,是否符合开支范围等进行审核签字;第三、领导审批后财会人员才能予以报销。严格规范票据管理,财政收费票据和税务发票应由各单位财务部门统一领购和管理,其他内设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购买。加强票据缴销管理工作,实行缴销收费票据与稽核财政资金同步,做到票面收入与征收入库金额相等。
5、健全内控制度,充分发挥单位内部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内部监督制约作用。针对单位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风险控制点,要在完善手续、健全制度、防范风险上下功夫,制定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制度、拨款审批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内部稽核制度;单位和个人印鉴要分离,会计出纳要分设,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资金拨付审批和经费支出手续要完备,确保资金安全;所有账目都要做到定期核对,切实做到账账、账实相符。
6.规范年终清理结算和财务结账。为保证单位进行清理结算和财务决算报表准确、真实、完整,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应做到:(1)单位内部必须建立严格的内部财物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建立健全账簿记录,做好会计基础数据的建档立制工作。(2)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于年终结账前,对单位的各种暂存、暂付、借入、借出的往来款项,需严格按照“严格控制、及时清理”的原则,分类清理。同时,将应当转作各项收入或各项支出的往来款项,及时转入各有关账户,编入本年决算。加大对应收、应付款项的清理力度。根据单位账面反映出的往来款项余额,要有单位负责人组织会计人员和相关责任人,查清债权发生的时间和事由,取出原会计处理的原始凭证,与债务人对账,发出催款通知书,责令其限期归还。一时难以收清的,可签订还款计划,分期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