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调研
浅谈基层审计机关如何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思考
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家改革发展到一定的历史时期,延伸或扩展的审计类型,现国家虽在法律层面尚未对经济责任审计做出明确的规定,但却以制定规章的形式,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对党政主要领导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出台了实施细则,这也意味着经济责任审计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经济责任审计也将伴随着国家治理的深入而深入。
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与其他类型的审计,它更加注重责任的履行,且传统的审计是对事不对人,而经济责任审计不但对事还要对人,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一、当前审计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审计力量不足,任务重,要求高的矛盾突出
近年来,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量不断加大,一方面追加的审计项目随意性较大,另一方面盲目追求审计数量,而与之不相符的是审计机关的人员编制有限,人员少、任务量大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之审计创新力度不够,审计效率很难提升。
(二)、审计工作的滞后性无法满足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需求
由于过分强调离任必审,造成审计项目安排太多,质量无法得以保证,而且对已离任的领导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所查出问题进行纠正和整改将无法实现,再加上组织部门任用和调整领导干部在前,审计在后,一般情况下审计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就会缺乏时效性和有用性,组织部门考核任用干部也不可能考虑审计的结论。
(三)、审计工作合力未能发挥,审计成果未能体现
一方面由于审计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整合,经济责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成员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未能实现共享;另一方面由于审计局限于财政财务收支方面的问题揭示和反映,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方面审计的能力和水平不足,评价不到位,致使审计成果的无法有效利用。
二、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健全经济责任领导机构,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师市应及时组建成立由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经济责任领导小组工作机构和办公室,尽快发挥经济责任领导小组成员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工作合力。
(二)、突出审计重点
在利用和整合现有审计资源和力量的基础上,对财政财务收支数额大,有财政资金分配权,行政审批权的部门和单位领导干部进行有重点的审计,以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依法履职尽责,提升审计监督实效。
(三)、注重审计方式创新
探索建立以任中审计为主,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在审计管理上,对行业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实行五统一,即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统一方案、统一程序、统一处理的审计组织方式。在审计内容上,重点关注政策措施落实以及“三公”经费、“三农”、社保基金、住房、教育等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关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
(四)、注重审计成果利用
坚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相结合,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部门在计划制定、组织实施、信息共享、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发挥结果利用等环节的职责和作用,共建监督合力,形成审前共商、审中协作、审后成果高效利用的工作机制。审计部门一方面要针对审计结果报告的不同使用者的需要撰写出高质量、有价值的审计报告,另一方面要推动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体现审计报告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为党委政府及组织部门选拔任免干部提供详实的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确保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