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离婚率攀升成因与对策
家庭是社会细胞,先有小家才有大国,所以家庭的和谐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际关系更加复杂,人们的婚姻观念不断更新,离婚率逐年攀升。自2014年1月至今,**县婚姻登记处共受理离婚案件1936件,其中女方提出离婚案1056件,占案件的52.23%。总体看,女方提出离婚案件占离婚案件的比例非常大。通过了解和掌握人们婚姻观念的走势,对更好调处,促进家庭的和谐发展,以及稳固家庭关系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以**县的离婚案件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探求离婚案件的原因和特征,提出解决离婚类案件的建议。
一、离婚案件攀升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离婚案件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婚恋观念开放,离婚不再罕见。随着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社会文化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老一辈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婚的思想已经逐渐淡出年轻人的婚姻观。而且离婚也不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特别是义务教育普及,男女都接受同等的学习教育,女性的经济和思想都逐渐独立。女性在社会交际中选择伴侣和岗位的机会增加,甚至能比男子更为出色。传统的夫唱妇随观念已经不能约束新时代的女性。一旦双方的价值观不一致,感情出现裂痕,女性敢于承担离婚带来的影响,不再害怕离婚后无法独自生活或者遭人诟病。
(二)追求精神层面交流而要求离婚的增多。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年轻人接触信息较广泛,为人处世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一旦婚姻中的另一半与自己存在价值观方面有差距,就会认为对方无法沟通,难以满足成为灵魂伴侣的要求,进而缺少共同语言,对配偶产生抵触甚至厌恶等不良情绪,或者因为理想目标不同等理由而大闹公堂的也不少见。
(三)因不能正确处理家庭矛盾而导致离婚。夫妻之间应互相尊重,互谅互让,包容珍视。生活琐事繁多,难免磕磕碰碰,若不能正确化解,日积月累后就影响夫妻感情。虽然大部分子女新婚后与父母分开住,但仍有不少大家庭居住在一起的家庭,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与对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特别是婆媳关系、妯娌关系,极易影响夫妻感情,从而导致离婚。
(四)家庭暴力历来是家庭不和的重要原因。当前家庭暴力导致的离婚案件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家庭暴力之中,有的是一方脾气粗暴,动辄打骂,对方因忍受不了虐待打骂而提出离婚。
(五)双方感情基础薄弱,如今许多人因为工作和学业等原因,耽误了找对象的黄金时期,大部分人通过相亲这种方式认识对方,相处的时间短,没有进行深入的沟通,缺乏婚姻基础,在没有完全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就草率闪婚,婚后不久便因双方性格不合没有感情等种种原因而导致离婚。
(六)外出务工交流少。夫妻双方因乙方外出务工长期处于分居状态,沟通交流时间比较少,导致感情淡簿。务工一方长期在外,经不住外界的诱惑,另寻新欢,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外出一方到繁华都市,其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受到外界的影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沉迷于玩乐,不履行家庭义务而导致离婚。
二、离婚案件的主要特点
(一)大部分是女方提出离婚。从2014年至今数据统计看,大部分是女性提出离婚。这说明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以及女性独立自主意识和法律意识有所增强。
(二)以调解劝和的居多.“以和为贵”的思想在我国已经深入人心,在离婚案件中,当事人也表现的比以往冷静和理智,能够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做到好聚好散。故在调解过程中双方情绪相对较稳定,有利于调解工作的进行。也有些当事人顾念旧情,在调解过程中选择从归与好。
(三)从离婚年龄看,中青年人离婚占多数。在离婚的男方当事人中,20-30岁和30-40岁年龄段的均在42%以上。在女方当事人中,25-40岁年龄段接近48%。这说明中青年年龄段的婚姻家庭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法律宣传,树立正确健康的婚姻观。广泛开展对《婚姻法》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农村地区,提高人们对《婚姻法》中的一夫一妻制度、夫妻相互忠贞相爱等婚姻思想的认识,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人们的维权意识
(二)加大对违法婚姻的处罚力度。通过对婚外情和对有配偶者与他人非法同居、骗取结婚证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理,达到警示作用,促使公民遵纪守法,提高法律意识。
(三) 加强做好调解工作。贯彻“自愿调解优先”的原则。在离婚案件中,夫妻双方只要有和解的可能,则不能急于办理,应极力消除双方的误会,也可采用“冷处理”的方式,使其冷静思考,慎重对待;如果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并且在调解工作未果的情况下,则应及时妥善处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四)加强妇联“五好文明家庭评比”、“青年道德模范评比”的评比活动,让市民学有膀样赶有标兵,从而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良好的婚姻家庭关系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故在调解实践中,正确应对离婚纠纷调处,处理好婚姻家庭矛盾,取得良好社会效果,既是时代对人民调查解员的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