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提高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重视导向、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扩大民主为重点,以完善干部选任机制为突破口,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目标,不断提高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1.把握正确导向,选拔党和事业发展需要的好干部。一是注重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坚持使用政治坚定、真抓实干、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大力选拔有事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的优秀干部,使重基层、重实绩、重诚信、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得到充分体现。真正做到了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位子,引导全县各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都投入到抓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二是注重选拔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的干部。重点看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是不是立场坚定,在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重点工作中,能不能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出的业绩能否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看工作中是否敢于担当,面对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扶贫攻坚等各项重点工作,能否勇于担当、履职尽责,面对群众诉求、社会矛盾,能否正确对待、妥善处理。三是注重选拔群众公认的干部。坚持把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德的测评结果作为确定考察人选、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真正把群众公认度高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营造了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2.坚持扩大民主,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机制。规范初始提名。制定《**县选拔任用科级领导干部初始提名暂行办法》,采取组织提名、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干部自荐相结合的方式,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健全完善县委全委会推荐部门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提名办法,先后对34个党政主要领导岗位在县委全委会上进行推荐提名。增强干部推荐、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进一步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方式,制定《**县科级干部德的考核办法》,考准考实干部的德,全面、准确地识别识察干部。将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分析干部推荐得票情况,通过谈心谈话和征求意见广泛了解干部各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确定考察人选,防止了简单以票取人,真正把群众公认、政绩比较突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了领导岗位上。创新竞争性方式选拔干部机制。在总结以往竞争性选拔干部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设置资格条件和考试方法,以“干什么、考什么”,全面衡量干部的考绩与实绩、临场表现与一贯表现。积极探索在部分事业单位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任领导干部的新机制,在干部人数较多的县二中、县三中和县医院选举产生了2名副校长和1名副院长。2012年以来,通过竞争性方式选任领导干部128名,占到了提拔干部总数的57.8%。积极推进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积极探索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有效办法,对干部选任的重点环节及进展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最大限度地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对待和积极参与干部选拔工作,落实好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完善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制度。研究制定全县年轻干部培养计划,改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措施办法,更加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年轻干部,先后选派25名年轻干部到新农村建设示范园区、信访部门等急难险重岗位上锻炼。严格按照《**县科级后备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科级后备干部队伍。
3.坚持考核导向,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围绕当前干部考核容易出现的失真失实问题,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优化干部实绩考核指标。每年将重点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和民生改善等硬性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在设置考评指标时,针对乡镇、部门有职责不同等特点,积极推行乡镇分类考评,部门分类考评,领导干部分类考评,移民乡镇更加突出居民收入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不适合搞工业的乡镇突出农业产业化发展,降低工业增加值的指标。健全执行落实机制。严格按照《**县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和《**县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平时考核办法》,完善季督查、半年考核、年终考核等制度,县委考核办对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定期进行督查。考核中,尤其突出在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等重点工作、关键时刻干部的现实表现。综合运用考察结果。将干部提拔任用与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专项考察的结果进行相互印证、综合分析、合理运用。对实绩考评突出的,优先给予提拔重用,对群众反映较差、工作实绩排名靠后的,按相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真正树立起“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
4.坚持制度规范,强化严格的干部管理机制。把严格管理干部作为提高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坚持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谈心谈话的实施办法》,通过谈心谈话,加强思想教育,从关心爱护出发促使干部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对反映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函询或诫勉,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严格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全县653名科级干部对个人住房、收入等有关事项进行了报告,切实发挥其对干部的约束监管作用。严格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各项制度,有效强化了对乡镇、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用权行为的监督。严格落实干部交流制度。制定出台《**县科级领导干部及中层岗位干部交流和回避实施办法》,加大对在同一职位工作时间较长和执纪执法、管人管钱管物等重要岗位干部的交流力度。健全干部退出机制,把疏通干部“下”的渠道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点来抓,切实解决了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研究制定《关于关心关爱干部促进干部身心健康的实施意见》,关注干部心理健康,减轻干部精神压力,积极营造事业持续发展、干部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干部队伍的总体结构与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要求不相适应。领导干部中任正职的年轻干部偏少,没有形成十分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领导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虽逐年上升,但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干部却较少;专业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全县科级干部中,经济、建筑、管理等专业的领导干部占的比例偏低。同时,“三方面”干部数较少,尤其是少数民族干部,全县少数民族干部仅有6名,占科级干部总数的1%。。
二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干部初始提名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有关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何科学设置资格条件和考试方法,真正把有真水平、真本事的干部选拔出来。干部的考核办法有待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考核内容过于笼统,程序多而繁琐,实绩分析较难有效运用。
三是干部的日常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部分领导干部在执行党内各项规章制度时,重程序轻实质,不能按要求落到实处。部分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任职时间较长,交流力度不大。领导干部退出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
三、下一步的意见建议
1.进一步调优配强班子,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制定“三方面”干部和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规划,着力选拔一批“三方面”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更加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年轻干部,综合考虑每个班子成员的年龄、学历、性格等情况,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制定少数民族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招录计划,每年在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招录中,拿出一部分岗位针对少数民族干部招录,从源头上解决少数民族干部偏少的问题。按照培养锻炼、适时使用、定期调整、动态管理的原则,储备一批科级后备干部。
2.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健全完善县委全委会推荐部门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基层党组织推荐干部等提名办法。将发扬民主与严格组织把关相结合,进一步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方式,全面、准确地识别识察干部。进一步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有关制度,合理确定竞争性选拔干部的范围和规模。进一步健全完善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改进考核方法,完善分类考核,优化考核指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3.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重点开展以“谈思想、谈工作,提意见、提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两谈两提”谈心谈话,确保全县科级干部谈心谈话全覆盖。严格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切实发挥其对干部的监督作用。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强化审计结果运用。进一步加大对在在同一职位工作时间较长和执纪执法、管人管钱管物等重要岗位干部的交流力度。健全完善干部退出机制,修订完善不胜任现职干部淘汰制、科级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切实解决好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