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1998年,**县农业局在**市率先开展农业综合执法以来,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农业法律法规,积极探索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思路与路径,创新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方式与方法,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农业部门专业执法优势,着力开展了一系列农业综合执法监管活动,农业综合执法的工作成效日益显现,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一、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现状
(一)种子监督执法情况。一是规范了种子经营主体。全县核准菌种生产经营单位8家,其中一级生产经营单位2家(湖北森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科力生菌业有限公司)。三级生产经营单位6家(**县**食用菌有限公司、**县**场食用菌科研所、**昌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绿色远景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县裕民菌种厂、**力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作物不再分装的小包装种子经营,实行登记管理,全县种子生产经营实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局面。2015年累计核发《农作物种子经营登记证》151个,种子经营持证率达100%。二是种子市场活跃。全县已形成了6家种子总代理及各乡镇门店连锁经营的模式,使种子经营达到了放而不乱、管而不死的好效果。三是品种推广逐步规范。全县主要农作物品种经营推广实行试验、示范、推广三步曲,避免了品种乱引、乱调而引起的损农害农的情况发生。四是种子质量纠纷处理程序进一步规范。近些年来,累计接待农民群众来访咨询近700余人次,组织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100多场次,化解种子质量纠纷100余起,有力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五是种子市场监管加强。从市场上看,小包装种子占有率不断提高,种子标签合格率明显上升;从田间上看,种子纯度较好,近几年全县没有出现较大种子质量事故;从监督上看,种子市场监管和质量抽查明显加强。2015年春季种子专项整治活动,累计出动执法车辆16余台次,出动执法人员60多人次,登记“两杂”种子品种91个,其中杂交水稻品种44个,杂交玉米47个;现场纠正种子经营违规行为9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份;监督抽查农作物“两杂”种子样品10个,样品合格率100%。
(二)农药监督执法情况。一是依法开展农药经营许可工作。全县发放《农药经营人员上岗证》203个,累计核发《农药经营许可证》196个,改变了过去无证经营、恶性竞争的局面,基本达到了依法经营。二是加强农药标签管理,标签合格率不断提高。农药标签是农民群众快速识别农药真伪和正确使用农药标识之一,因此,我们在标签管理上狠下功夫。2014年累计抽查农药标签158个,合格139个,标签合格率达88%,比去年同期上升了一个百分点。三是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在农药经营旺季,我们对全县7个乡镇所有农药经营门店进行拉网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纠正。2014年累计出动执法车辆30余台次,出动执法人员90多人次,查处农药经营违法案件4起,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2份,有力维护了我县农药经营市场秩序。
(三)肥料监督执法情况。为认真搞好肥料管理工作,我们一是加强肥料质量监测。二是加强肥料市场企业的监督管理。针对过去复合肥生产企业未取得肥料登记证的状况,我们一方面责令违规企业立即停业整顿,限期改正;另一方面搞好执法服务,帮助企业依法申办肥料登记证。目前,我县生产复合肥企业,基本达到了合法合规生产。三是加强肥料市场监管。结合肥料销售旺季,开展肥料市场巡查,对每个肥料品种逐一进行登记造册,随时掌握肥料经营市场的基本情况,严格假冒伪劣肥料产品充斥市场坑农害农。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情况。一是加大对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等种植业初级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力度,坚持日常例行抽检和重点抽检。近些年来,累计抽取各类农产品样品1万多个,样品合格率达98%以上,圆满完成了市县下达的各项目标抽检任务。二是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及生产基地依法依规制作生产记录档案,建立了初级农产品质量溯源制度。三是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建立检测体系,开展速测自检。2014年为**大自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4家重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基地免费配备了快速检测仪器,并对检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有力促进了企业和基地自检能力。四是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查处力度。2014年对我县4个村5万多袋香菇打蜡菌棒进行了依法销毁,依法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1起,有力维护了我县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五是推行农产品“三制”试点工作。针对城郊蔬菜种植监管盲区的问题,2014底,推行了“生产承诺制、农户联保制、监管责任制”等“三制”试点工作,严格城郊蔬菜分散种植监管,延伸了农产品质量源头监管链条,从而达到农产品质量监管全覆盖的目标。
二、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是搞好农业执法与开展农资市场打假工作的关键。农业局党组高度重视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为充实农业执法队伍,2014年10月,农业局对农业执法班子进行了调整,农业执法队伍进一步优化,执法力量明显加强。同时,我们在自身建设上狠下功夫,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做到文明和公正执法。在执法制度上,严格执法案件审批制度,确保立案及时准确,保证办案质量;结合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制定了相关的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强化了农业行政执法的监督管理,切实做到依法行政,避免和减少了执法违法行为和过错的发生。在执法程序上,严格执行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做到依法办案。
(二)加大宣传营造执法氛围。农业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是搞好农业执法工作的基础。一是每年以打假保春耕、打假保秋播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宣传车,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宣传相关农业法律法规知识,发放宣传资料,把农业法律法规知识送到千家万户。二是每年以办培训班的形式,以点带面,大力宣传农业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农资经营者法律意识,做到守法经营。三是以全县普法工作为平台,组织力量,将相关的法律法规纳入普法内容,积极宣讲农业法律法规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农业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取得了良好效果,农业执法工作由开始群众不支持、不理解变为积极参与;农资管理对象由开始抵触执法变为主动配合执法,为农业执法和农资市场打假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健全农资纠纷处理机制。针对农民投诉难和农资质量处理难的问题,**县农业局在省农业厅还没有出台有关农资质量纠纷规范性文件之前,建立健全了农资质量纠纷处理机制,成立了**县农业生产事故鉴定专家组,并在此基础上,相继成立了各个专业的鉴定小组,并向社会公示了专家组和鉴定小组人员组成名单,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近些年来,累计接待农民咨询和投诉达1000多人次,组织各类农资质量现场鉴定近100余场次,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达700多万元,为县委、县政府排忧解难和农村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完善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农业执法离不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县农业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集资金300多万元,建立了土壤肥料检验室、农药残留、农作物种子等三个标准化检验室,其中食用菌菌种检测项目填补了**市的空白。农业投入品与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已经成为农业部门在开展农业综合执法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上市销售前,农业检验检测机构及时进行检测,严把质量关,把农业投入品与农产品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近些年来,我县种子质量没有出现较大问题,特别是作为全省食用菌菌种生产大县,菌种质量一直处于安全状态,得益于先进的种子检测手段作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创新农业执法管理办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农资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因此,给我们的农业执法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为适应新形势下农资管理工作的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新路子。一是构建技企结合推广、连锁经营农资,依法监管查处“三道”防线。二是强力推进主推农资品种、农资标签、委托抽检、农资经营档案、农资服务承诺、农资质量投诉、农资监管查处等“七制”管理。三是加强部门配合,建立联合农资打假工作机制。农业部门与工商部门建立了“十项”农资打假工作制度,做到每年至少有2次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农资打假和整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良好氛围和机制。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管理,我县农资市场呈现品种优化、市场繁荣、质量可靠、竞争有序的可喜局面,农资违法违规案件也随之减少,没有出现较大的农资质量事故和因农资质量问题而引起的群体性上访事件,保护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收、农民增效。
(六)加大农业案件查处力度。注重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和日常巡查,连续开展了“打假保春耕”、“打假保秋播”活动以及农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查处了一批农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案件,农业执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县委、县政府、县人大高度重视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多次就农业执法工作到农业局进行专题办公,现场帮助解决农业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并深入到农资经营门店检查指导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更加坚定了农业部门做好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信心。
三、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力度明显加大,与过去相比,的确有很大的进步,但与县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相比,与其他部门执法工作相比,我县农业综合执法还刚起步,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业执法专项经费缺乏。农业管理收费几乎空白,过去依托农产品质量检测还有一点财政预算经费,现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已从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分离出去,没有专项的农业执法经费预算。
(二)农业执法人员素质不高。一是法律水平不高。现有执法人员都是从农业各个单位转岗而来的,农业法律水平及相关法律水平不高。二是农业技术水平程度不高。现有5名农业执法人员中,学农专业仅有1人,农业执法单位农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不能发挥农业执法的技术优势。三是执法人员年龄偏大。单位里50岁以上人员3人,占执法人员总数的60%,农业执法队伍活力不强。
(三)农业执法力量严重不足。现有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要承担种子检验、种子管理、农药管理、肥料管理等多项职能,随着农业执法领域不但扩展,现有在职人员承担以上多项管理职能,执法人员明显不足,导致相关农业执法工作难于开展到位。
(四)农业执法风险依然存在。一是品种未审先推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少数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没有认真建好农资经营档案。三是农药进货渠道错综复杂,假劣农资流入正规销售渠道时有发生。四是由于受肥料检验手段限制,肥料执法成本高,难免出现劣质肥料鱼目混珠上市流通。五是小商小贩串乡销售农资现象普遍,农资量隐患较多。同时,违法分子制假售假的隐蔽性越
来越强,手段越来越高,农业执法难度加大,执法任务依然艰巨。
四、搞好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保障农业执法经费。由于农业综合执法起步较晚,执法基础还很薄弱。建议将农业执法机构所需业务经费、装备经费及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必要的农业执法经费保障机制。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农业执法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工作,既要求执法人员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又要有一定法律法规知识,而且还要具有敢于碰硬的胆识。一是要相对保持农业执法队伍稳定,让他们真正安心从事农业执法工作。二是把懂技术、懂法律的人员充实到农业执法队伍中来。三是加强对执法人员培训教育,进一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培训,并形成制度化,以增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观点和意识,提高其执法水平和能力。
(三)整合农业检测机构。鉴于农业检验机构现状,建议将肥料检验、种子检验与农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与人员进行整合。同时,加快检验检测站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检验检测机构的公信力,改变过去农业检验检测机构检验人员少、素质低,检验项目多、能力差的状况,充分发挥农业检验检测在农资打假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强化农业执法理念。树立依法行政执法理念,使农业执法更好地服从、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把群众利益作为农业行政执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法律法规规范性、稳定性的特点,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新思路,提高农业综合执法能力,以专项整治和日常巡查相结合,狠抓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充分发挥农业执法的特点和优势,切实把农业生产安全、农民群众利益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好、保护好、维护好,真正做到农业综合执法工作让党和政府放心,人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