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党组织班子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乡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乡对村级党组织班子建设情况、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情况及换届工作面临的各种具体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基本掌握了我乡村级组织建设的现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五龙乡共有5个行政村,人口6200余人,全乡共有1个机关党支部、5个农村党支部,273名党员。
1、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状况。全乡共有5名村党支部书记,全为男性,藏族3人、汉族2人,支部书记年龄分布在39到54岁之间,平均年龄46.4岁。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其中高中2人,初中3人。
2、村“两委”班子情况。村“两委”班子成员共有29人,,其中35岁以下2人、 36—45岁14人、46—54岁的10人、55—60岁1人、60岁以上的2人。
3、后备干部队伍情况。全乡共有村级后备干部6人,其中35岁及以下11人、高中以上5人、致富带头人2人、田专家土秀才4人。
从总体上来看,各村“两委”领导班子比较团结坚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比较强,能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出色地完成好各项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能带领群众维护稳定、致富创收、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威信。
我乡贫困村胜利村支部书记为***,汉族,54岁,95年至12年担任村长,12至今担任支部书记,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连任纪律较大。
二、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干部整体素质不高,履职能力不强。由于我乡农村实际情况的制约,村干部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政策理论功底弱,工作能力不强。首先,部分村支两委干部年龄偏大、缺乏学习,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理解不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缺乏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因而很难带领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其次,部分村存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二人忙、二人转”的现象,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协调配合村党支部的意识不够强,任职而不履职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村两委班子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减弱。
(二)工作创新意识还缺乏。一些村干部的发展意识差,不思进取,按部就班,特别是发展集体经济上欠思路,不能起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作用。
(三)村情复杂、矛盾突出。有些村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特别是在土地征用转让、拆迁改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了许多矛盾和问题。部分得力的村干部,在工作推进当中得罪了部分人,而受到此类人家族势力的排斥。
(四)农村党员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村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三会一课”制度难落实,活动难开展。党支部成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群众之间关系疏远,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能正常发挥。
(五)后备干部储备难、质量不高。有些村缺少后备干部,选任“两委”班子成员可选择面不宽。有经济头脑的致富能手不愿参与村“两委”班子竞选或不愿意当村“两委”干部,在贫困村,此类现象尤为突出,造成了新当选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出现年纪大、思想旧特别是文化水平不高的现象。
(六)我乡战斗村村长***已62岁,从99年至今担任村长一职,工作出色,在群众中具有一定威信力,且目前无村长成熟人选,可否放宽参选年龄?
三、对策和建议
经前期摸底了解,我乡五个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均有意继续参与选举,且连任的几率较高。在抓好村级班子建设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长效机制,制订培训规划,完善培训责任。鼓励和引导村干部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培训,保证村干部培训经费,拓宽实践锻炼的渠道。在培训内容上,一是突出政策法规培训。努力使村干部掌握《土地承包法》、《森林法》、《婚姻法》等农村常用法规;二是突出思想作风教育培训。结合“两学一做”加强党性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教育,增强村干部的公仆意识,促使村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积极为群众谋利益;三是突出能力培训。重点是处理棘手问题和解决民众复杂纠纷能力。
二是切实解决好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老化问题。增强危机感,采取过硬措施,抓好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突出抓好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和回村大中专毕业生中发展党员、培养干部工作,切实改善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在党员发展上,实行指导性和指令性计划相结合的办法,限定发展党员年龄、学历等结构比例,优化队伍结构;各村在换届前,对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进行重点培养,条件成熟的,尽快吸收进班子,推进班子新老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