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丝纺服装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按照市委对全市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丝纺服装产业系“五大千亿产业集群”中的产业之一,在我区产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建设“成渝第二城宜居新嘉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助推这项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区政协经济委和区工商联的相关人员组成专题调研组,于今年3月下旬至5月中旬深入到我区12户丝纺服装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召开了专题协商座谈会,与部分企业界代表和区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探讨了我区丝纺服装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现状及问题
我区现有丝纺服装产业经济总量不大、龙头弱。据调查的依格尔、顺成纺织、尚非服饰、长荣丝绸等12户企业填报的相关数据统计,20xx年我区丝纺服装企业共有员工2652人,共实现生产总值74522.36万元,缴纳税金843.56万元,实现利润4061万元。目前,虽有依格尔、长荣丝绸、顺成纺织、尚非服饰等几户重点出口创汇企业支撑门面,有依格丝、长叶、绸都顺成、银海丝绸等知名商标品牌和丝绸面料、丝绸服装、蚕丝被、交织绸和丝绸旅游制品等多种产品种类,在南充市内乃至川东北地区的行业内都有一定影响力,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苏州、杭州、湖州等地的同类企业相比,这些企业在商标品牌、产品花色品种和出口创汇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差距,整个产业发展离中共南充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的中期和远期发展目标还相差甚远。当前,我区丝纺服装产业发展主要还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蚕桑基地萎缩,蚕茧量少质差。我区现仅有蚕桑基地5万亩,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普遍不高,桑叶采摘率不足30%,本地蚕茧质差量少,仅能供给本地企业总需求的50%。据区蚕桑局负责人介绍,20xx年我区仅发出蚕种1.5万张,但为了完成市上下达的目标任务,上报的数据是7.4万张;据嘉陵蚕茧公司负责人介绍,20xx年该公司在全区仅收了四、五十吨蚕茧。长荣丝绸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座谈会上说,南充的蚕茧难以缫出高档丝,凡是要生产高档质量产品的原料,都需要到西昌、云南、浙江等地去采购。
二是专业技术人员断档,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普遍反映,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一线技术工人女性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男性平均年龄在53岁左右,管理技术人员最小年龄在50岁以上,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属凤毛麟角。同时,多数企业技术装备设施落后,以加工初级产品为主,生产的名优品牌不多,产品不能完全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造成大量压库卖不出去。专业技术人才断档和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是最大的隐忧。
三是企业招工难,融资更难。在座谈中,企业普遍反映缺少员工、招工很难。尚非服饰今年走了350人,目前尚差员工500人,顺成纺织目前尚差员工400人。这两户企业新招收的员工,有的上班不到三天就离开了。在调研中调研组也了解到,多数企业未能给所有员工购买国家政策规定的社保等相关费用,有的企业只给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买了,其余普通员工都未买,给多数员工带来了后顾之忧,这可能是造成员工流失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嘉陵工业园区内大部分企业的土地证、房产证迟迟未能办下来,普遍缺乏硬抵押物,在银行没有资格货款,造成企业发展资金缺乏。
四是停运企业多,营运企业生存难。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部分企业运行艰难,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我区工商注册丝纺服装企业是54户,经核实,现正常经营的仅有12户,规模以上企业和非规模企业各6户。由于近年来企业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和相关费用不断上涨,导致丝纺服装企业利润空间收窄,部分企业为了节省开支、能够生存下去,只能压缩新建项目,有的在建项目也无法按期竣工投产。
五是政府支持不够,企业发展环境差。在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政府对丝纺服装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够,政府相关部门对支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宣传不够,一些企业不知市、区政府对支持企业发展有哪些优惠政策,还有的企业反映政府未完全兑现招商引资承诺,该给企业的奖励资金未能如期落实到位。尚非服饰和顺成纺织两户企业反映,目前虽已有从五星花园到创业小镇的专线公交车绕道开入甲子沟路,但因没有设置站点,甲子沟路沿线企业不知该在何处等车,所以效果不佳。
二、几点建议
为了助推我区丝纺服装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我们特提出以下五点建议,供决策参考。
(一)增加企业原料供应。围绕我区现有蚕桑资源,培育和引进一批养蚕大户,大力实施科学化、专业化养蚕,积极推广吉安、土门农民专业合作社栽桑养蚕模式,鼓励丝绸企业到农村去参与蚕桑基地建设并预订收购蚕茧,努力增加我区蚕茧总量,全面提升我区蚕茧质量,尽量满足我区丝纺服装企业原料供应。
(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一是政府应从奖励、贴息、融资、免税等方面大力扶持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和研发新产品,鼓励本地企业加强与苏州、杭州等地的丝纺服装品牌企业横向联合、兼并重组,采取产业联盟、技术合作、引资引智等多种方式,促进本地企业转型升级。二是政府应支持本地企业加大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尽快研发出一批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投放市场。三是政府应引导本地企业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合作,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走出国门去开拓新兴市场,参加有影响的国际博览会,在境外建立商业渠道、开展电子商务、开办丝绸体验店等,不断创新经营模式。
(三)改善企业运营条件。一是政府应尽快出面与市公交车公司联系,在甲子沟路沿线设2至3个公交车停靠站点,满足该路段企业员工上下班乘车需求。二是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搭建平台,帮助顺成纺织和尚非服饰等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三是嘉陵工业园区办应积极协调市、区相关部门,尽快按程序给该办证还未办证的企业办结土地使用证和房屋产权证,以解决企业贷款没有抵押物的问题。四是政府金融办应主动协调金融部门放宽对丝纺服装企业贷款条件的限制,加大资金信贷投入力度,尽量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支持丝纺服装企业做大做强。五是政府应引导企业积极实施现代营销战略,加快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建立现代营销管理体系,让“南充嘉陵造”丝纺服装产品更多地占领国内外高端市场。
(四)强化发展保障措施。一是政府对丝纺服装企业产品创新应给予奖励,为企业产品扩能提供“助保贷”服务和贷款贴息。二是政府应在强化项目建设督察的同时,健全项目建设奖励兑现督办制度,如期兑现项目签约承诺,把已落地建成项目的奖励资金落实到位。三是政府经信商务和科技部门应多渠道宣传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让全区所有企业负责人都熟知这些优惠政策,便于企业对接申报相关项目。四是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检查督促,要求企业给已签约并在企业正常上班的所有员工都按国家政策规定缴纳社保等相关费用,解除员工后顾之忧,减少企业员工流失。
(五) 打造品牌和文化载体。一是政府应尽快出台和按时兑现“十三五”时期区政府对企业品牌创建的奖励政策,鼓励企业用好用足国家关于品牌建设的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创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南充嘉陵造”丝纺服装品牌去占领国内外行业高端市场。二是政府应丰富“丝绸文化主题公园”内容,综合体现人文、亲水、休闲、防洪、交通等多种功能,为丝纺服装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新建高坪都京坝与嘉陵文峰片区相连的嘉陵江大桥为契机,结合我区城市规划,重新安排建造“千年绸都第一坊”及相应景区,倾力打造具有现代气息的“嘉陵滨江丝绸文化主题公园”,使之成为嘉陵城区临江的一道亮丽风景,能给近悦远来的人们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