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升社区党组织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的对策与思考
**市总面积1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4万人,下辖5个街道38个社区,现有社区干部532名,其中党员147名,占社区干部总数的27.6%。大专以上学历378人,占社区干部总数的71.1%。近年来,**市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以社区阵地建设为突破口,以服务群众为立足点,高标准、高要求、高定位,深入探索,不断推进社区党建工作。
一、基本做法
(一)创新管理思路,社区管理进一步规范。**市委、政府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把制度机制建设作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创新。
一是创新考核机制。推进党建目标考核机制创新,每年与街道、街道与社区层层签订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并把社区党组织建设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纳入全市绩效考核,按月分解、录入全市电子监察平台进行管理考核,变年终一次性考核为季度考核,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常抓、抓日常。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坚持简便、实用、科学、有效的原则,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社区工作者考核办法》《楼栋长、单元长管理办法》《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使用暂行办法》和《街道社区工作者激励办法》等10余项管理制度,不断推进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三是完善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推行“三包一定”工作机制,即:领导包联、部门包居、党员包户,定考核奖惩。全市37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担任社区第一书记,每年带头领办1至2个基层组织示范性或突破性项目;市属单位部门领导担任社区第一主任,统筹利用单位和社区各项资源,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
四是健全工作保障机制。近三年来,市委在社区工作经费、阵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达4亿元,真正把关心基层、重视基层、加强基层落到实处。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标准从15万统一提高到17万元(不含水电暖)。累计投入1.42亿元,新改扩建社区阵地26个,全部达到1200平方米以上,最大的达4200平米。先后投入1300余万元为街道社区配备了维稳车、投影仪、电视机、自行车、电脑、复印打印等办公设备。
(二)搭建平台,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始终围绕社区群众多样化需求,坚持立足实际,不断拓宽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高社区党组织服务水平。
一是拓展服务功能。按照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功能和社会效益最优化的要求,推行“3+X”模式,38个社区阵地统一设置“一室两中心”,即多功能室(文艺活动室),社会化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普遍设置图书室、棋牌室、残疾人康复室。同时,各社区结合本辖区的特点,设置室外文化大舞台27个、电子宣传屏23个,日间照料中心2个、红色网吧3个、体育健身室3个、就业创业培训基地3个、早教基地2个。投入400万元,建立23个社区便民直销店,为居民提供低于市场价10%的肉菜副食品。努力把社区阵地打造成为党群活动、群众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和谐管理的“六个平台”。
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进“民情微博”工作机制,5个街道、38个社区分级设立“街道(社区)民情微博”实名账号,社区工作者以公职人员身份开通个人微博,截至目前,发布各类信息4**11条,粉丝量达到62629个,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115条,解决问题126个。推行“五访五问五关心”工作法,即“五访”听民声、“五问”聚民心、“五关心”解民忧,拓展服务群众新模式。组建社区义工协会。截至目前,吸纳正式会员达508人,举办大型活动13次,筹集慈善款10万余元,服务群众累计时间达到5000小时左右。
三是丰富服务内容。成立假期“十点钟”学校,帮助居民解决假期儿童托管教育问题,累计服务儿童6000多名。整合科技、老干、人社等部门资源,创办4个社区居民大学,举办书画、乐器、舞蹈等培训班,培训学员600人次。围绕群众需求,开展水电、保险、电话费等15项 “便民服务代办项目”进社区。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服务项目,赋予社区物业管理、物服企业监督、费用收缴等方面的权限,每年投入150万元奖励和补贴社区物业工作。
(三)健全用人机制,大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始终坚持重心在基层的理念,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人员配备、提高基层干部待遇、营造基层留人环境,作为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真正把关心基层、重视基层、加强基层的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建立社区人员补充机制,针对因退休、辞职、清退、社区拆分等原因出现的空岗,定期组织街道、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研究制定人员补充方案。今年,通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公示、录用等环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50名社区工作者,全市社区工作者达532名,是**年的2倍,逐步建成了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基层服务骨干队伍。
二是提高社区干部待遇。采取“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形式,发放社区工作者报酬。基本工资按照国家干部待遇套改,大专学历每月1375元、本科学历1401元,社区正职、副职、一般工作者绩效工资分别达到2万元、1.8万元1.6万元,是**年的2倍;对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的每年增加工资600元,每年享受1440元采暖补贴;按照15%-20%的比例确定年度考核优秀的社区工作者发放1500元考核奖励,社区工作者年均收入达4.2万元以上。每两年组织社区工作者免费体检一次。
三是拓展社区干部发展空间。始终坚持“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现任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有26名给予副科职级,2名高配为正科职级,并解决事业编制。**年以来,先后有8名优秀社区党支部书记进入街道领导班子,6名进入部委办局任职。努力为基层干部营造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栓心留人氛围和环境,基层干部敢于担当、激情干事的氛围日益浓厚。
(四)构建服务群众和谐环境,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基础。社区是最基础层面的社会单元,是社会的基础。基层不稳,地动山摇。始终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社区党组织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推进社区维稳力量形成合力,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始终把民族团结作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今年以来,各基层党组织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为契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细胞工程”,不断丰富创建内容和形式。建成了民族团结示范街、民族团结特色楼宇、民俗文化长廊、民族团结墙绘等宣传载体,组织开展“社区邻里节”、“民汉结对子”、“双语培训”、“民族团结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组织宣讲员、工作组大力开展“两讲一反”宣传教育活动,截至目前,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签订“去极端化”承诺卡2万余份,走访宗教界人士,进行政策宣传和交流谈心30次,引导宗教人士自觉把“去极端化”作为宗教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是加强社区维稳力量建设。认真落实基层组织、工作组、警务室“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强化维稳巡逻力度。按照“一警三协六民兵”要求共配备46名民警、138名协警、280名民兵,配备了警棍、手铐、钢叉、催泪喷射器、强光手电、对讲机等器材,开展联合演练87次,参与演练人员达到 2477人次。不断壮大群防群治队伍,选齐配强社区楼栋长1535名,单元长3011名,逐步形成了社区工作者、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单元长、信息员五级管理模式,实现社区安全防范全覆盖。
三是不断完善维稳工作机制。深化“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认真实施“四类管理法”;推行“单元联保,楼栋联防”、“红袖标”工程、“邻里守望”工程,加强群防群治。落实“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以信息化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依托“新疆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按照“一户一册”、“一人一表”建立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基本信息台账,全面推行便民服务卡制度。启动**市社会管理基础数据摸排采集核查专项工作,了解和掌握基层基础情况,切实做到走明去向、来能预警、动知轨迹、全程掌握。
四是推进社区“四化”建设。**年以来,市财政投入1.6亿元,对阿克塔木、康乐园等10个小区进行改造升级,安装小区大门57个、视频监控系统15套、车辆进出管理系统14个、监控摄像头294个。截止目前,封闭式小区达到19个,半封闭小区31个;建立一级网格5个,二级网格37个,三级网格134个,配备网格员829名,建立楼栋党小组244个,形成“人人支持社区工作、人人参与社区管理”的良好局面。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目前,市指挥中心已建成,机房正在实施装修,二代身份证读卡器、满意度评价器、电子触摸屏、社区工作者智能手机等已配备到位,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已经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其余建设部分正在编制项目可研,即将组织专家评审。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社区干部性别比例不均衡、留不住人,服务能力打折扣。目前,**市社区干部男性占18.8%,女性占81.2%,社区干部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个别社区甚至只有支部书记是男性。女干部在入户排查、重点人员稳控、维稳值班等工作中,如遇突发或危险情况,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男干部既要负责日常工作,还要协助女干部入户排查,处理矛盾纠纷,又要承担大量的维稳值班工作,工作量多、压力大。同时在调研中,社区普遍反映人员紧缺,受编制等因素的影响,人员流出后得不到及时补充,影响社区工作。目前,**市社区干部30岁以下169人,31岁—40岁155人,41岁—50岁196人,51岁—59岁12人,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30岁以下的社区干部认为受身份限制、发展机会少、上升渠道不畅等原因,成为社区干部流出的主要群体。
(二)社区承担工作事项过多、工作量大,服务群众精力不够。调研中了解到,社区承担了大量的行政性工作,目前社区承担了低保、社保、综合治理、精神文明等35类162项工作,几乎涵盖了市属所有单位。同时,这些工作中哪些应由社区承担、哪些应由职能部门指导社区完成、哪些是由社区协助职能部门完成的,不清楚、不明确。社区变成了部门的“服务员”,导致社区干部将主要精力花在忙于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和开展各类创建与考核检查上,导致社区干部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更好的服务居民。
(三)社区整合服务资源能力较弱,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信息平台共享差,服务群众效率不高。目前,部分职能部门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工作平台,如远程教育“数字社区”系统、计划生育PIS系统、社会保障系统、新疆流动人口系统等平台,各系统相互间信息不兼容,各类信息重复输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利于社区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提升服务能力。一是规范社区工作者入口,组成一个由市编办牵头,组织、人事、财政、街道等部门构成的工作小组,专题研究社区人员编制核定事宜。提高男性干部招聘比例,逐步改善干部队伍性别结构;拓宽选人渠道,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和机关单位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制度,注重选聘本辖区的返乡大学生、复转军人到社区工作。二是着力建设专业化社区干部队伍。通过专题培训、专项工作开展和远程教育平台等,加强对社区干部经常性、专业性培训教育,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鼓励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各类职业资格和学历教育考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开展专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化、专业化、技能型社工人才。三是建立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增长、职业晋升和流动选拔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工资自然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整体薪酬和社会保障水平。加大从社区工作者中考录街道乡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力度,为优秀人才拓展上升空间。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关注社区工作者的成长发展,注重从中发现宣传先进典型,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发展党员、评优选先,让他们体现人生价值,让他们干得好、愿意留。
(二)积极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工作,提升社区服务效率。编制社区公共事务指导目录,优化、简化、固化准入事项运行流程,进一步细化和界定社区应承担的工作事项、协助配合的工作事项、不应承担的工作事项,全面清理社区职责范围外的各类工作事项。按照“细致、具体、管用”的要求,研究制定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对进入社区的工作事务均实行审批准入,按要求和程序办理,未经审批的工作事项一律不准进入社区。
(三)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一是培育扶持,激发社会组织协同管理服务活力。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领域,积极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壮大。不断拓展社会组织服务功能,集中组建用于助老服务、残障康复、青少年辅导和再就业指导等多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帮助社会组织开拓服务项目,探索服务模式,在社会组织之间开展互动合作,促进社会组织均衡发展。同时,规范社会组织运作,指导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各项操作,逐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二是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步伐。社区信息化建设要以整合为手段,以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应用统一的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建立基层人员、阵地、经费等基层基础数据库,最大限度地实现基层基础数据的互通、共建、共享。建立健全管理员岗位责任制,以网络引领协调信息采集、综合治理、民政服务、计划生育、就业社保等各项工作,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网络管理式服务。同时,进一步挖掘新建社区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功能,开发一些简便、实用的功能模块,减少报表多、统计多等问题,为基层减负,让群众办起事来更方便、遇到难题有人帮、有了矛盾有人管,努力把“网络化管理”建成社区的为民服务网、民情沟通网和平安建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