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商品市场开发调研报告
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出于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用品,不仅可以作为旅游目的地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而且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也是一种旅游吸引物,可以作为一种形象宣传和促销工具。
我县通过多年努力,已成功打造张飞庙、龙缸、梯城三个4a景区,特别是玻璃廊桥建成后,游客成井喷式增长,县城及生态经济走廊的餐饮娱乐业、旅店业、交通运输业、景区门票收入大幅增长。旅游购物是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之一,但“购”成了我县旅游发展的短板,与我县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不适应,旅游商品消费在旅游业中还没有确立应有的形象,在产、供、需三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一、我县旅游商品开发现状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渝东北核心区域,名胜古迹众多,国家4a景区张飞庙、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梯城景区等景点日趋成熟,全县旅游资源已形成了以新县城组团、龙缸景区两点,生态经济走廊观光带连线的大景区格局。**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34.28万人次,旅游收入23310万元,同比增长596%,4100%。其中,龙缸景区共接待游客7.36万人,门票收入1161.8万元,同比增长332%,1000%。张飞庙景区共接待游客 1.83万人,门票收入62.04万元。同比增长126%,145%。成为重庆最热门的景区。
随着我县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商品市场伴随着旅游业的壮大也悄然兴起。据调查,目前全县旅游商品种类达130余种,涉及土特产品、工艺美术品、文物复制品、旅游纪念品、旅游生活用品五大类。其中,地方土特产达到50余种,食品类占了70%以上。桃片糕、牛肉干、黑木耳、菊花、蜂蜜花粉、茶叶、高粱酒等商品已打响名号,远销县内外。民间文化艺术品收藏种类繁多,具有三峡地方特色的手工制品、根石艺术品、拓片装裱、三峡刺绣等都有一定规模。如此丰富的资源为我县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旅游商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我县旅游商品具有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应看到,旅游商品的销售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一直偏低,旅游商品的发展不平衡,其问题主要体现在:
1、产品杂乱差,缺乏商品性。从我县旅游商品的五大类来看:一是土产品不“特”。如高粱白酒、票草牛肉干等产品没有排他性,体量、包装未能充分考虑旅游者购物时“精、美、便于携带”的心理,缺乏深度加工,更像是农副产品而不是旅游商品,商品包装仅停留在传统层次上,商品包装较大、较差、档次不高、附加值低,只土不特形成“一等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钱”的情况。二是工艺品制作不“俏”。如三峡刺绣、竹编工艺、根石艺术等工艺美术品数量小、门店少、体量大、档次低、价格高等情况,真正适合大多数旅游者需要的则较少。三是文物复制品不“多”。我县目前有张飞庙字画拓片、张飞水晶坐像,真正体现**文化的较少,缺乏旅游市场占有率。四是旅游纪念品不“精”。目前清水乡已开发体现龙缸山水的陶瓷、水晶制品,但艺术性不够,不能激发购买欲望;已有的根雕、实景山水画装裱展示品单一,手工制作成本高,卖品缺乏竞争力。五是生活用品售卖不“便”。集中接待点和成规模的农家乐综合性商店少,服饰、洗漱用品、方便食品、医疗服务、上网服务、娱乐服务、旅游信息咨询功能不全,不能满足游客需要。
2、市场不成熟,政府引导乏力。目前,我县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有利于企业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的环境。一是旅游商品开发重视不够。政府在实施旅游景区的规划和建设中,没有很好地把旅游商品的开发列入旅游业发展同步的有机结合,造成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与旅游市场脱节,难以形成产、供、销的良性循环。二是销售行业不规范,旅游商品存在严重的抄袭之风,只要一种产品投入市场有销路,假冒仿制产品马上就会出来以次充好,新研发的旅游产品也不能迅速形成生产规模,转化为特色旅游商品。三是企业对市场了解不够,缺乏研发灵感,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可能滞销,效益难以保证。
3、购物环境差,缺乏购物中心。**现有的旅游购物点大多零星、分散,缺乏特点和个性,销售方式和服务内容较为单一。一是缺乏集中的商品卖场,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大多游客到一个地方,总想要买点有纪念价值的东西回家,但我县没有统一的销售平台,游客不能集中购物,难以支撑整个旅游商品市场;二是商品价格混乱,宰客现象时有发生。今年“五一”龙缸开园期间,许多不良商家将1元一瓶的矿泉水卖到10元,塑料雨衣卖到20元一件,同一旅游商品在不同点的销售存在大的价格差异,使游客产生上当受骗的心理,不仅挫伤了购物的积极性,同时影响一个地方的旅游形象。
三、旅游商品开发的建议
针对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实施规划引导,完善部门职责。旅游商品开发的全过程都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和政府的引导扶持。一是要制定规划,明确目标。该开发哪些旅游产品,突出哪些种类,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目标,并对实施情况进行阶段评价。要制定年度目标计划,明确牵头领导,拟定旅游、商务部门及旅游沿线乡镇的年度目标任务,确定牵头部门、责任单位,进行阶段考核评比,跟踪问效。二是要创新思路,激发活力。奉节、巫山县旅游局都有商品科,建议我县在旅游局设立商品科,专门负责旅游商品开发工作。要通过定期举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产品展销评比,激发民间活力,集中大家智慧,提高商品的艺术性、实用性。要调动民间能工巧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发明精神,凡对旅游商品市场理论与实践、商品设计、工艺等取得实效的要进行奖励,重大成果还可以申请专利,以此得到产权保护,要在商品研发资金上给予一定扶持。三是要尽快选定卖场。建议在龙缸景区游线和县城适中位置各设置一个游客购物中心,方便游客集中购物。同时,要规划好每个集中区域的便民店、医疗点、商务服务点、旅游信息咨询、票务代售服务等。
2、突出商品特色,打造旅游品牌。旅游商品市场开发过程中要设计出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背景和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时要注重经济属性和消费属性。一是要突出商品的旅游属性。旅游商品除了价廉物美外,更要考虑实用性,轻便好携带,具有纪念意义或收藏价值。要树立品牌形象,旅游商品无论是所用材料还是实用性能,首先要体现质量意识,这是树立品牌的基础,其次要注重高中低档商品的研发销售,满足不同人群的购物需求。二是要挖掘内涵,注重特色。要对已开发的旅游商品上档升级,提升品牌质量,赢得游客赞誉。土特产品要突出绿色环保,小包装、精包装、多样性组合包装;工艺品要融入标志性景点元素,比如将龙缸照片做在笔筒、茶杯上,将莲花型廊桥做成发卡、遮阳帽,将石笋做成拐杖,将山歌植入玩具中……;文物复制品要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张飞塑像,字库塔装饰,巴式剑玩具,名人字画装裱等都要体现艺术性、地域性、观赏性;旅游生活用品也可把龙缸景区的自然风光和土家风情结合在商品之中,如小袋茶叶、方便食品、手提袋、毛巾、披风、鞋垫等工艺品,在用材、造型、色调、图案、风格、包装等方面都要围绕龙缸等特色进行设计生产,使游客一看到商品就想起**,起到宣传作用。
3、完善监督制度,优化购物环境。旅游商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利益。工商、质监、卫生、价格等部门要建立联合检查制度,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建立信息沟通制度。交通、治安、旅游、文化、商务等部门也要根据职责保障整个大景区的交通秩序、治安环境、文化市场秩序,确保游客在**走得顺畅,住得安全,吃得满意,玩得开心,购得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