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巾帼农家乐调研报告
按照市政协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调研工作安排,市妇联结合实际,找准妇联组织与全域旅游发展的结合点,对全市巾帼农家乐发展情况进行了面上调研,并到河东区、沂南县、蒙阴县、莒南县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及特点
(一)发展现状。从发展数量上看,目前,全市有巾帼农家乐39xx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的xxxx9家。从经营及投资规模上看,经营面积大多数集中在300平以上,以经营餐饮业为主,有床位5400余张,xx0xx年,接待游客557万余人,经营总收入xx.46亿元,带动妇女就业xx180人。从分布区域上看,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及北部县区,南部、东部较少;从经营模式及类型上看,有独户经营、“农户+合作社”、 “公司+社区+农户”等形式,80%以上都是独户经营,有餐饮、住宿(民宿)、采摘、观光农业、休闲垂钓、农耕体验等多种形式,逐渐由单一的农家乐餐饮向综合休闲服务转变。
(二)基本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市及各县区妇联突出蒙山沂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现代乡村特色餐饮、民宿民居、休闲娱乐和农副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农家乐”旅游,通过打造“沂蒙大姐居家灵活就业”农家乐旅游示范基地,带动巾帼农家乐快速发展,尤其是餐饮业发展速度较快,范围已由县城周边郊区扩充到乡镇村落,仅沂南县就发展农家乐饭店500余家。二是经营特色各异。各县区巾帼农家乐发展注重突出县域特色,蒙阴县抓住“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这一乡村旅游特点,指导扶持妇女开办巾帼农家乐,形成了以红色游为代表的孟良崮,以神奇地貌岱崮为代表的崮乡人家,以《舌尖上的中国--煎饼》为代表的椿树沟,以桂花为代表的蒙山桂花园,以休闲采摘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山旺农庄、蔡庄等。郯城重坊镇立足中华银杏园,推出“三湾六园”乡村旅游发展框架,全力打造集观光、娱乐、垂钓、采摘、养生、福寿文化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型乡村旅游点。其中红枫缘巾帼农家乐,仅xx0xx年就接待游客xx万人,经营收入xx00多万元。三是品牌化发展。以“沂蒙人家”为统领,各县区纷纷推出农家乐品牌。沂南县推出了“红嫂人家”、蒙山旅游区推出“蒙山人家”、蒙阴县推出“崮乡人家”、兰陵县推出“兰陵人家”等,农家乐品牌已然叫响。 四是发展不平衡。由于区域位置不同,县区重视程度不一,我市巾帼农家乐发展也极不平衡。沂水、沂南、平邑、费县、蒙阴、蒙山旅游区等北部、西部县区,巾帼农家乐发展迅速。河东、郯城、兰陵、莒南、临沭等县区巾帼农家乐发展规模档次有待提升,兰山、罗庄、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临港区等巾帼农家乐发展相对缓慢一些。
二、工作措施
一是推动出台扶持政策。市及各县区妇联把发展巾帼农家乐作为解决妇女创业就业的有效抓手,作为推动全市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从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市妇联推动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大力发展全市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工作的意见》,联合市旅发委、市扶贫办、市广播电视台下发《关于开展巾帼乡村旅游扶贫公益行动的通知》,鼓励支持发展巾帼农家乐。蒙阴县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家乐的实施意见》、《蒙阴县旅游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将乡镇旅游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专项考核。沂南县出台《沂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县妇联积极引导妇女投身旅游开发,以农家庭院为阵地,开展“农家乐”型旅游休闲服务,鼓励妇女大力发展巾帼“农家乐”旅社、饭店。二是给予资金扶持奖励。市妇联争取财政每年从妇女创业就业资金中列支部分资金,对发展势头好、年营业收入80万元以上,年接待游客3000人次以上的巾帼农家乐每处给予5-8万元不等的资金奖补。从上级妇联争取到贫困母亲救助循环帮扶资金75万元,
扶持平邑、费县、蒙山旅游区等xx8名贫困妇女发展农家乐。蒙阴县对新发展农家乐、采摘园达到县级以上标准的贫困户、旅游企业、新型旅游合作组织分别给予一次性5000元、xx000元、xx00元的奖励。同时,积极为有发展愿望,但又缺少资金的农村妇女提供妇女创业担保贴息贷款,xx0xx年全市发放妇女创业担保贴息贷款3.45亿元。三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各级妇联组织把巾帼农家乐经营培训作为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的重要内容,全市共培训xx00万余人。同时,组织巾帼农家乐经营户负责人、巾帼乡村旅游带头人等参加全省乡村旅游女带头人培训,着力提升巾帼农家乐从业者水平。组织县区妇联主席、巾帼乡村旅游带头人到安徽、南京市、苏州、常熟学习考察巾帼农家乐经验,开阔眼界。四是强化示范带动引领。市妇联全员联系蒙山旅游区,每位班子成员联系一个村,指导xx户、帮扶3户,面对面授课,手把手指导,全力打造巾帼“农家乐”示范户。命名并认定了一批沂蒙大姐居家创业就业农家乐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巾帼农家乐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是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农家乐用房多为农民自家住房经过加工改造而成,大多是个体经营,房屋自己投资兴建,早先建成的房子和设施早已老化,基础设施简陋。还有就是县区乡镇已实现道路硬化,但是存在公共交通不完善的现象,大多数乡村一天只有一趟公交车,还有部分无法实现公交直达,导致游客出行不便。
二是缺乏品种特色和文化内涵,项目单一。大多数“农家乐”规模较小,以农户为单位负责接待和服务,绝大部分是餐饮服务,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垂钓、果蔬采摘、农业休闲观光等,品种特色和文化内涵不够丰富。对民俗文化、农家乐文化挖掘不够,菜色单一,菜品服务项目相似,经营特色不够明显,经营无个性。城市化现象正在蔓延,有的蔬菜、水果、粮、油、饮料等从城里购买,饭菜与城市区别不大,乡土风味不浓。
三是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大部分巾帼农家乐属于“夫妻店”, 家庭作坊式粗放管理、松散经营,小农思想严重,存在坐门等客现象。经营者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管理经验,市场意识淡薄,对农家乐管理跟不上,服务质量偏低。大部分未制定管理制度或者对于制定的制度难以落实,对顾客提出的问题,往往因为管理滞后、人员少等原因不能及时解决。
四是存在安全隐患。巾帼农家乐经营户缺乏卫生、治安、消防等方面知识,未定期进行消防方面的知识培训,不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没有相应的夜间安保人员,夜间无人值班,住宿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存在隐患;厨房存在用火隐患,在做农家饭菜的过程中,违规操作,有可能因漏电漏气引发火灾。
三、建议及对策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部门协调联动。通过调研发现,巾帼农家乐发展各县区重视程度不一,推进发展的力度不同。建议多部门合作,建立联动机制,整体规划布局,
在扶持政策、金融资金、卫生安全、星级标准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家乐发展。
二是加强学习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巾帼农家乐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餐饮业农家乐,有的还处于较低水平。建议今后加大对农家乐从业人员厨艺、营销、管理、服务、礼仪、卫生等培训,全方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组织农家乐负责人外出参观,学习成功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提高经理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是注重打造品牌,形成区域特色。农家乐品牌运作,单靠个体农家乐发展进程缓慢,建议政府介入做整体策划宣传,抓住区域特点,突出本土特色,作为区域公共品牌运作发展,才会有影响力,才会发展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