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脱贫攻坚半年工作报告
精准识别。对全县9万贫困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地毯式搜索,力求盘清“明细账”,查明“贫困源”。通过“四步识别法”再筛查、再识别、再精准,全面摸清贫困人口和致贫原因。
精准结对。一是全县7679名党员干部精准结对帮扶2万户贫困户,做到户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二是全县101个贫困村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三是实行“五四三”的干部结对帮扶责任制。四是动员县内91家各类市场主体对口帮扶83个贫困村。五是对接落实146个对口帮扶单位下派567名干部结对帮扶600户贫困户,贵阳国家高新区精选101个企业签约帮扶101个贫困村。
精准领导。一是高位领导。成立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总指挥部和12个专项指挥部。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二是全面覆盖。每个贫困村制定一个脱贫致富规划、发展一项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支优良村级班子。三是因村派人。从县乡两级选派117名机关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选派30名乡科级后备干部到乡镇挂职,选派402名国家干部全脱产到村工作。四是因地结对。按照“村村有工作队、户户有责任人”的要求,101个贫困村全覆盖下派驻村帮扶工作队。
精准推进。一是“脱穷志”,全力破除思路和意识贫困。组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巡回宣讲团,开展各类宣传培训20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在县内媒体开设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媒体问政”栏目,24个乡镇区书记分别在电视上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搬穷窝”,努力实现住房有革命性变化。全县计划搬迁24069人,预计10月前全部完工,年底入住。三是“改穷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小康路:2016年计划新(改)建公路2919公里、总投资40亿元。小康水:2016年计划完成投资6.3亿元。小康电:2016年计划完成投资8300万元,实施新(改)建变电工程、农网改造工程等9个项目。小康讯:2016年计划完成投资2.5亿元,涉及站点1371个。四是“调穷业”,使产业增收实现阶段性变化。农业:推行“龙头企业+贫困户”发展模式,突出抓好一批“短平快”项目。目前已落实产业扶持3786户。工业:竭尽全力增加就业岗位,实现贫困人口1266人就业。旅游业:引导贫困户发展农家乐、乡村旅舍,实现贫困人口旅游就业496人。五是“治穷坡”,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穷坡”。目前全县完成造林绿化131245亩。六是“医穷病”,使特殊困难家庭回归到同一起跑线上。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机制,并筹集基金500万元用于特殊患病家庭救助,确保扶贫对象政策内医疗保障水平达到90%以上。七是“断穷根”,不让家庭“瘫”在起跑线上。硬件投入:2016年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新建和改建教育项目91个。扶困助学:全县有10070名贫困生建档立卡享受教育扶贫资助。八是“换穷貌”,让美丽乡村更加多彩。2016年计划完成投资6300万元,重点在贫困村完成小康寨建设150个。九是“保穷人”,兜底保障“两无”人员。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全县纳入最低社会保障贫困人口40485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3230万元。十是“强穷村”,夯实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战头保垒。干部重心下移,全县到村任职村支部书记或第一书记达到113人。加强村级阵地建设,实现村干部“五在村”,新建和改扩建村级阵地52个。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投入经费500万元,创建贫困村集体经济示范点10个。加强制度建设,实行村财镇管,全面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提高村干部待遇,村干部报酬达2000元/月以上,今年已从民选村干部中招录11名事业单位干部。
精准保障。积极对接省“1+10”配套文件,多方融资,加大财政投入,制定出台相关配套优惠扶持政策,预计今年投入脱贫攻坚资金达80亿元。用足用活“特惠贷”政策,发放“特惠贷”3970户1.89亿元,探索“国有公司+贫困户+特惠贷”的扶贫模式,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建立脱贫攻坚流动红旗、黄牌警示、检查巡查、组织纪律处理“四项制度”,做到“摘不掉贫困帽,就摘掉乌纱帽”,确保责任压实、任务落实。确保说到做到,军中无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