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查报告
县国土局:
一年来,在县国土局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局相关业务股室的指导下,在**乡各村及乡属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我乡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科学制定防治方案,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有效地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自查如下。
一、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情况
我乡辖4个行政村,每年5—9月雨季属重点检测和防范期。境内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危岩)等,现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5处,其中以不稳定斜坡为主。**年全年未发生一起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我乡地灾的基本情况,我乡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群策群防”的防御工作方针,乡村社三级联动密切配合,周密部署,精心安排,认真贯彻省、市、县会议精神和各项工作要求,将我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我乡历来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乡长陈涛为组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充实了领导机构,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效开展。各村也相应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同时,在今年初,我乡与各村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二)制定各项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有效防范地质灾害。 为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下发了《**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修改完善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召开工作会议,对全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早安排早部署,下发了防治方案和预案,充分做好动员工作。各村也结合排查、巡查工作成果,制定了村级年度防治方案,群众转移方案。
(三)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范警示工作,提高群众防灾意识。 为使地质灾害防治宣传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切实增强广大群众防灾、避灾、减灾的意识。一是积极组织监测责任人、监测人员参加培训。通过培训监测责任人、监测人掌握了监测方法和临灾预警方法,增强了群众防灾意识和识别地灾的能力。二是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到各村各户。在汛期来临之前,将包括地质灾害基本情况、预警信号、转移路线、避险地点等内容的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卡和防灾明白卡发放到所有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单位和群众手中,同时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了警示宣传牌,划定了危险区。发放了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手册。
(四)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1、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管网络。结合实际,乡上成立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巡查组,在雨季进行流动巡查。乡上还设立了专门值班电话,值班人员认真做好了每日值班记录和按时零汇报制度。各村根据本村的具体情况,落实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对监测点每天进行监管巡查,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类型设立警示牌,做好监测记录。
2、做好汛期灾害应急调查准备,建立健全灾情速报制,确保灾情及时准确上报。村巡查人员定期和不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和危险区域巡查,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各监测点经监测有重大险情发生时,10分钟内上报乡政府,乡政府立即采取应急防灾减灾措施,同时立即上报县有关部门。
3、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制度。整个汛期,我乡还建立了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将气象信息通过短消息的方式发送到各村监测人手机中,确保信息及时畅通,牢牢的把握地质灾害预防的主动权。当气候情况恶劣时,通过电话、短信等多种途径告知各村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
(五)认真做好地质灾害再排查工作
根据质灾害《关于切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我乡于及时召开全乡地质隐患再排查工作会,传达了县的会议精神,对排查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要求全乡各村、施工企业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后,我乡各村、企业等立即对全乡范围所有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地区进行了拉网式排查,重点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危险区(房前屋后、沟口、低洼地带)、施工工程项目的排查,发放了《汛期地质灾害再排查统计表》,及时做好再排查工作。通过再排查,截止目前,各村已将再排查情况反馈给我乡,再排查出新增的隐患点6余处,已将隐患点上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要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采取行之有效防灾措施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二是要明确责任,完善体系,落实防灾工作职责,实现“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三是按“属地管理、行业管理”的原则,各司其职,协同防灾,完善防灾联动机制;四是全面排查,逐点复查,认真落实各项防灾措施,坚持“主动避让”制度;五是开展演练,强化宣传培训,提高基层防灾能力,特别是要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及工作责任心;六是要强化预警,完善监测预防工作机制,未雨绸缪;七是要严格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文章地址:http://www.91wenmi.com/wenmi/zongjie/gongzuobaogao/302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