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2015年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青委办[2015]27号)文件要求,我乡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出发点,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2015年我乡人均纯收入8100元的奋斗目标,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抓好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下辖1个社区,5个村,共1762户,5213人,现有劳动力3313多人,其中富余劳动力1334多人。**乡2015年农民增收计划目标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51元,比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50元增加1050元,增长15%。通过全乡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到2015年6月止我乡实际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010元,比**年增收681元,距年底目标差4090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985人,劳务收入761万元,贫困人口减少400余人,较好地实现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农民增收任务。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乡通过召开促农增收动员会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全乡干部职工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上来,把推进该项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乡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完善工作落实机制,着力研究并督促落实好相关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目标责任制度,把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分解落实到班子成员和相关责任人,注重实效,建立促农增收工作队考勤机制和每周一例会汇报制度,并建立年终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采取“政府+企业+农民”的形式加强产业化经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年我乡人均纯收入7150元,在全县居中上水平。面对传统农业产值比重大、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等问题,乡党委政府决定调整思路,改变被动局面。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乡党委政府先后组织人员到青溪镇、**乡、**乡、白家乡等发展好的地区考察取经,借鉴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验。通过考察取经,乡党委政府深受启发,结合我乡当地资源优势,决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乡2015年在肉牛养殖、生态猪养殖、山羊养殖、药材种植、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方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养殖、种植、生产、销售的特色产业格局,解决长期产销不畅通,无特色产品的产业发展难题。特别是这些企业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市场,辐射带动了当地群众发展。例如:解放百草源山羊养殖合作社养殖山羊1200余头,发展周围群众养殖山羊400余头,带动农民增收50万元;牟家坪猕猴桃种植小区种植猕猴桃200亩,农户到园区参与务工,户均收入增加300元以上;新生村果树协会种植果树300余亩,可使当地农户户均增收300余元 ;新生村食用菌种植小区种植食用菌13.8万棒,当地农户通过务工,可实现增收600余元。群丰村现有投产茶园2000余亩,以明镜山茶场为龙头,农户通过采茶户均、加工、销售可使当地农户增收1000余元。
通过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零零散散的小生产组织起来,形成产业规模生产,引导和带动农民走农业化经营路子,增加就业岗位,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大力扶持种养专业合作社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我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异军突起,在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户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乡共有正式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同时,积极引导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基地化”建设,先后建设了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有机茶叶种植基地、山羊养殖基地,新生村果树园区等,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我乡农业的产业化、生态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山羊养殖为例,一年来我乡积极配合百草源养殖合作社工作,共发展山羊1000余只头,同时积极利用培训平台做好养牛技术培训,半年来共组织养牛培训3期,100人次受训,重点培育山羊示范户6户,带动农民增收60多万元,使我乡的山羊产业逐渐走上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
(四)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巩固好传统产业产业。我乡坚持“巩固面积,加强管理,提高单产”的方针,强化技术培训、并通过品种更新、推进测土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提高传统产业单产。以茶叶、魔芋、核桃种植为例,一是与县农业局积极联系,采取在**实地上课,给农民朋友带动各种实用种养技术。二是利用我乡在群丰村建设的核桃基地1000亩。现种植的核桃,抗病强、长势好、产量高、收获期长,为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是我乡争取到县农业茶叶培训名额28个,普及5村1社区的茶叶管护,给农民群众吃了增收的定心丸。通过以上措施,为增加我乡传统产业收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乡茶叶面积6800亩,按市场价每亩0.1万元计算可增收300万元;魔芋种植500亩,收获625吨,按市场价每吨0.36万元计算可增收225万元。
(五)加大外出打工经济推动力度,增加农民收入。2015年我乡加大对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工作步伐, 共培训酒店技能、电焊工技能、厨师技能等100余人。通过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使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农业技术知识,提高了科学致富能力。目前到外地打工的人员有1000余人,大大缓解了我乡的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壮大了我乡的打工经济。2015年上半年我乡外出务工1985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00人,人均增收570元。
(六)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充分调动群众争当致富能手的积极性。通过深入各村小组对我乡的种植大户、经济型小老板、外出务工之星、养殖能手等致富能手进行调查摸底,我乡共有250户农民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我乡通过培养致富带头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引导广大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对农民党员、致富能人的培训,半年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期,培训党员86名,致富能人212名,有效地调动了农民致富的积极性。
(七)充分发挥精准扶贫县帮扶单位扶贫帮扶作用。**乡精准扶贫户291户,871人。2015年脱贫目标605人,我乡对每户精准贫困户都有相应的帮扶计划、方案引导农民增收。各个驻村工作队根据各挂钩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促增收工作。
(八)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政策,确保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群众手中,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九)着力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增收条件。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今年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为发展好产业等做好硬件的保障,半年来硬化道路15公里,完善水利工程6处。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乡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化、城乡化水平还很低; 地处山区,长期受自然因素制约,农民增收渠道窄。
2.农民市场意识不强、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是造成农民增收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任重而道远;
3.我乡的农民增收的渠道窄,主要是依靠经济产品和家庭饲养业,没有农副产品加工包装附加值增值收入,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待加强。
四、今后的工作方向
一是以各企业、合作社等平台为依托,建立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大力打造**无公害、有机、绿色农产品品牌,扶持山羊、生态猪、乌药、茶叶,猕猴桃等专业合作社组织,提高生产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转变农民观念。充分利用远程电视教育系统,宣传党的富农政策、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转变“传统小农思想”,依托县农业局、配合县就业局等部门,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培养技能型人才,大力争取县农业局、就业局林业局等的支持,选送20名农民外出学习培训技能。
三是加快引进企业项目,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地引进和配合做好各项目的对接工作,争取为我乡当地群众提供 多个就业岗位。
四是加强设施农业建设力度,大力吸引域内外企业在我乡投资建设设施农业,在巩固现有设施农业大户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大户的先导作用、带头作用,以见效益、显成绩来增强农民对设施农业投入的积极性。
五是加大打工经济推进力度,继续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整合劳务输出相关部门的资源,推进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加强管理维护打工者的合法权益,为打工者提供就业信息和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帮助解决劳务、劳资纠纷,使打工经济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