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名海社会实践报告
由于我们承担了中兴公司科研基金资助项目“IP网络QoS的研究”,暑假开始之前,我们就对暑假时间做了全面的安排,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关注国内外关于QoS研究的最新紧张,再就是将IP网络QoS理论研究的成果仿真实现,为下一步部署到实际网络打下一定的基础。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特别是WWW业务的广泛应用,IP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信息网络的主流技术。基于IP技术的Internet因其灵活的接入和良好的可扩展性占领了广泛的市场,并已开始由数据领域进入宽带多媒体通信领域。全球信息网络以IP为主导技术的演进方向已成为业界的共识,IP网络技术已成为包括计算机界、电信界和广播电视界在内的整个信息行业的研究热点。
包括音/视频应用在内的宽带多媒体通信要求网络提供二种能力。一是高速传送能力,二是多业务QoS支持能力。近年来由于大容量光纤传输系统和高速路由器的成功开发,特别是DWDM技术的突破性进展,IP网络的带宽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一度有人提出用过量资源配置(overprovisioning)的方法来解决服务质量问题,即用充分的带宽来换取所需的QoS。
尽管网络容量以极快的速度增长,但是今天及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仍然不得不面对网络拥塞的问题。虽然网络服务提供商敷设了跨洋光缆,并使用了cablemodem和xDSL将网络接入到家庭,但事实是:大部分的家庭用户仍然通过Modem以56Kb/s或更低的速度接入到Internet;大多数企业仍然依靠相对较慢的专用线路通信。虽然我们建立了GbitLAN,但是仍不足以支持大量的企业服务器及满足大量的新应用的需要,即带宽的增长不可能很快就能消除拥塞问题,原因有两个:(1)会出现需要大量带宽的应用——增长的带宽使得使用速度增加,这刺激了对带宽的需求;(2)高容量的光纤——当两根光纤的负载进入到第三根时,拥塞将不可避免。事实表明这种但单纯依靠增加网络带宽的思路是不可行的,必须深入研究网络资源的优化分配技术以避免无节制的网络扩容。
传统IP网络的设计思想是为所有人、所有应用提供平等的服务,因此它只能提供单一的Best-effort服务,无法保证时延、时延抖动、分组丢失率等对于电信级业务来说至关重要的服务质量。九十年代前期占主导地位的ATM虽然有一整套完整的QoS机制,但是它基于的是面向连接的控制技术,尽管可以借鉴,却无法简单地移植到无连接的IP网络中。因此,如何在IP网络中提供多业务QoS的问题已成为整个信息业界的热点研究课题。
IPQoS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网络研究分支,已有不少研究进展和技术标准,尽管尚未实用,但确实已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国际上研究IP网络QoS技术的主要组织有IETF、ITU-T、EUIST、ETSI和IEEE。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众多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也相继展开了相关的研究。此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我国已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兴公司是一个具有从终端应用、接入、本地到核心网系列产品的电信设备制造厂商,一方面具有研究端到端IP网络QoS技术的良好网络环境和试验平台,另一方面,其自身也面临着如何从传统网络技术向IP分组技术过渡的问题,深入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将对公司的技术发展,尤其是当前对下一代网络(NGN)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项目在1年前就已全面展开,暑期的任务主要就是,将前期工作中所提出的结构模型,控制算法和相关协议在网络仿真软件(networksimulator)中实现,以发现不足,解决问题。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软件,为了实现我们的仿真目的,添加功能模块,首先要做的便是消化理解软件的结构特征,其次是根据算法模型编写代码,再次是将所编写的源代码融入,进行联调,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在暑期的第一阶段,我们项目组成员结合manual认真阅读源代码,并定期展开讨论,逐步对软件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然后重点分析、攻克与我们项目相关的功能模块代码,并依次融入,获得了一些初步的仿真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的软件结构、对于离散事件模型的理解,具体调度和队列管理算法的参数设定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讨论、思考、实验和检索相关资料得以解决和进一步的认识。
时间飞快,转眼已近9月,回首暑假生活,又是生命中一段愉快而充实的时光,它既有假期的休闲与平静,又有做项目的充实与成就感,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理论与实践的一次尝试,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团队协作的锻炼,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巩固了专业技能,为日后投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忧患永存,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