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从1**9年开始,我国的高等学校连续三年扩招,在校的学生总量几乎翻了一番。扩招给更多的人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同时扩招也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学生进入高校,面临就业。据估计,200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将达到280万人,较上年增加 68万人;2005年为 340万人,较上年增加 60万人。因此,今后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来自教育部的数字显示:截至2000年6月,各层次高校都有数量不等的毕业生还在待业,总人数在30万人左右。**年,待业毕业生已超过34.5万,占全国毕业生总量的30%。据预测,毕业生待业增长不可避免,具体待业人数估计为:2003年52万,2004年**万,2005年75万。作为百年老校的师大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2004年,师大有一半以上的专业就业供需比在1:1以下,虽然7月份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但是与往年相比,与师大的品牌相比,就业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严峻的挑战下,学校和学生如何认识和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成了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为此,我们在综合考察全国就业形势和我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如下报告,并结合我校特点和具体问题提出具体建议,希望能对我校学生有所启发对我校学生就业工作有所帮助。
大学生真的“过剩”了吗
尽管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很高,就业的高压态势会长期存在;但必须看到,就人才供求关系的总量和基本格局而言,中国的高校毕业生远没有达到“饱和”、“过剩”的程度。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仍然是短缺和不足的。 200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中80%以上仅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0.97%为文盲或半文盲,接受过高中或中等职业教育者占11.95%,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人口仅占3.81%。在 25~64岁劳动力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程度的为18%,其中高等教育程度的占5.2%,而OECD国家这一指标的平均值为24%,美国为39%,日本为33%。我国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的比重仅占1.38%。我国教育程度最高的群体——专业技术人员,200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05年,总体约为大专一年级的水平,而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67.65%,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不到1%。这一状态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极不适应,也使我国在科技竞争力方面落后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人口大国。我国高学历人才依然供不应求。
2003年是1**9年高校扩招后第一个大学生就业高峰年,社会各方面都面临了很大的压力,但社会各界的努力下,212万大学本科生的就业问题还是得到了基本解决,就业签约率达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事实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大学生就业率能够达到或接近100%。日本的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1**1年为80%,如今已降至60~**%,人们大多能平静对待,究其原因,就是社会对失业的承受能力较强,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
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里
从宏观环境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实质是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之间的合理配置问题。从深层次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与经济生活的不平衡性在就业领域的表现。从操作层面看,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主要难在传统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大城市、政府机构、国营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等。而这些领域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的确趋于稳定,已经超越了前些年人才相当短缺的阶段。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主要面向政府部门和国营单位,缺乏与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型企业的联系和通道。这是今后的就业工作中最需要加强和改善的。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在于: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形势;同时一些制度方面的配套改革没有跟上,体制上存在的弊端也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不少困难。具体体现为以下四方面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尚不完善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模式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市场上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不在于总量失衡,而在于学科专业结构失衡和学生的个人偏好失衡。
大学生就业难,直接的原因始大学生本身就业准备不足和盲目性、被动性,有调查显示,在沿海发达城市,有4成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在中西部地区,则有6成毕业生缺少对选择职业生涯的周全考虑,“工作报酬”成为大多数学生就业时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参数。还有很多优秀生虚荣心很强,总认为既然自己各方面都最出色,所找的工作也应该是同学中最好的,于是,在攀比中丢掉了很多机会。高校毕业生中每年都有一半以上的人准备考研,其中大约40%考不上。有些一心一意考研的学生,根本没有做求职的准备,考研失利后只好仓促上阵。调查结果表明,毕业生择业普遍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并且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作出了种种不切实际的高期望,这些势必大大限制毕业生求职的选择面。
随着就业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用人单位的期望值也水涨船高,出现了互相攀比,盲目提高录用标准的现象,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