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三篇
(篇一)
寒假开始,经一位在新区工作的阿姨的介绍,我来到她所在的公司”学习”,阿姨在人事部工作,我也就顺道问了她一些问题.她也告诉了我一些有关面试的基本规则.
面试各家公司有各家公司的规矩,我们应聘成功到底要遇到多少个面试官,就要取决于公司采用的面试形式了。
一般来讲面试有这么几种,小组面试(俗称群面),结构化/半结构化面试,专业方面的面试,每种面试都会有相应的面试官。
小组面试
小组面试,也叫无领导小组讨论,一般来讲是将参加面试的人分组,每组通常实在5-8人,每个小组在无人组织的情况下,就某个问题进行无领导(无主持人)讨论,各自提出自己的见解。无领导小组面试可以了解求职者的多方面特征,面试官会根据职位需要安排讨论题目,重点考察求职者的几个方面的特征,比如分析能力,领导能力等等。一般小组面试的面试官人数在3-5人左右,会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但是绝对不会一个面试官。
tips:
小组面试一般是用于第一轮面试,不会涉及专业技能,主要观察的是求职者的个人修养,风度以及见识,应该说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一次摸底。给大家一些应该注意的点:
1.发言时机的选择。不是第一个发言就一定好,这个是需要注意的,发言时机需要根据时机情况来看,举例而言,小组成员都有比较明显的想首先发言迹象时,可以选择谦让;但是当小组成员都在观望是而你个人的观点又比较成熟时,首先发言也很好。
2.大局观很重要。小组面试时间有限,大家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如果小组表现好,有可能全部进入下一轮,如果小组表现不好,则有可能被全体淘汰,虽说这是两个极端情况,但是也会出现。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个人修养,在遇到不同意见时,不要不停的试图说服别人,要有大局意识,在不能达成一致的时候可以妥协或者坚持保留意见而不继续纠缠一个问题。
3.风度。不管是发表见解还是辩论,都要保持良好的风度,对事儿不对人是基本原则。
4.语言表达要清楚。用普通话,不要使用方言,以免有人听不懂,声音要洪亮,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听清楚,展示个人的精神风貌会加分的。另外语言要有逻辑,有说服力,不罗嗦。对于别人的发言如果认同就不要重复,尽量节省时间。
5.有角色意识,但是不要非得争做某一角色。一般来讲,小组面试都会自发的产生一个领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领导”就会被面试官认可,所以,不一定非得争当领导,而为此影响整体表现。
半结构化面试
半结构化面试是指面试构成要素中有的内容作统一的要求,有的内容则不作统一的规定,也就是在预先设计好的试题(结构化面试)的基础上,面试中主考官向应试者又提出一些随机性的试题;半结构化面试是介于非结构化面试和结构化面试之间的一种形式。它结合两者的优点,有效避免了单一方法上的不足。总的说来,面试的方法有很多优势,面试过程中的主动权主要控制在评价者手中,具有双向沟通性,可以获得比材料法中更为丰富、完整和深入的信息,并且面试可以做到内容的结构性和灵活性的结合。所以,半结构化面试目前非常常见。
一般来讲半结构化面试在小组面试之后,一般会有1-2名面试官主持。有可能包含一些专业知识,也有可能没有,主要看总的面试安排。
Tips:
1.放松心态应对面试,但是不要轻视面试。一般来讲在面试之前我们会知道这次面试是否有专业知识方面的内容(如果没有人告诉你,可以自己询问通知面试的人员),如果有关于专业知识方面的内容,应该做好充分准备。不在这个方面丢分。
2.与面试官交流时,注意察言观色。有的问题自己回答的比较尽兴,而面试官并不感兴趣而是有其他问题需要问,所以一定要注意观察面试官的反应,面试时间都比较紧张,如果一个问题回答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面试官其他问题的询问,最终影响面试结果。当然,如果面试官对于某问题非常感兴趣,不妨多聊聊,会给自己加分的。
3.真诚,不说谎,不浮夸。滔滔不绝并不等同于才华横溢,很多人习惯面试时夸大自己的优点,甚至说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事情,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可以说面试官阅人无数,早已练就了火眼金睛,又怎会分辨不出真话假话呢?
专业知识面试
有些公司会将专业知识面试单独分离出来,由用人部门来组织面试。看似简单的专业知识考察,其实也是暗藏玄机的。
一般来讲专业知识面试是由1-2名专业人员作为面试官,而且很有可能是部门负责人。
Tips
1.专业知识要严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面试官很有可能是你今后的同事或领导,所以一定要注意言谈举止,他们考察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会看你是否容易融入原有团队。
3.对于自己不清楚的问题,请教也是一种不错的交流方式,没准儿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想这些建议,不但对于即将面试的毕业生有用,对于我们在校生,更是一种鼓励和提醒.这次社会实践,我受益匪浅.
(篇二)
刚进入大学时,老师就非常注重大学生就业。我也很早就了解到现在大学生非常的不吃香。常有人说,现在大学生不值钱,街上十个人有九个是大学生。也许没有那么夸张,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数量众多。因此,我对大学生就业的信息也非常关注。前段时间,**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分析与展望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召开。研讨会发布了就业竞争指数。从行业来看,竞争较强的行业多为国有、垄断类行业,竞争弱的多为市场化程度高的竞争性行业。指数显示,**年第四季度就业压力最大的城市是**。让人惊讶的是,北京并没有位列压力最大的十大城市,而**甚至还出现在就业压力最小的十大城市中。在就业竞争指数总体走低的趋势下,东中西城市的就业竞争差异正在不断缩小。这个指数让身在**的我非常讶异。在我印象中,在**就业要比在**北京要容易的多,结果却发现完全不是这样。
学校里大四的学生已经结束了实习,接下来除了毕业论文,更重要的是解决就业问题。我一位刚刚毕业半年的表姐仍然在寻找工作。她说寻找工作时间越久,压力越大。她的一些学长学姐有些甚至毕业两年仍然还是无业游民。这个消息让我也有了很大压力。
我在寒假去了干将路的人才市场。虽然之前有看过人才市场火热景象的照片,但亲眼看到却仍然让我吃了一惊。不要说是名企的招聘点,那些招聘点在早上就早早结束了。就连一个小小的本地企业的招聘,排队的人都看不到头。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也深刻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我也去咨询了许多辅导就业培训的老师。通过咨询和网上查询,我了解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就业难。二是国情决定。三是大学毕业生多。今年毕业大学生610多万,去年毕业尚未就业大学生还有115万,73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在就业低谷年就业。 四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大学生相对过剩。目前的培养模式是应试教育、灌输教育,官本位教育、精英教育。市场变化快,专业调整慢,白领过剩,蓝领短缺,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多科研型人才。大学生出口难,应反思课程专业设定如何与市场挂钩,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新格局。不能以评估为导向。高校改革的滞后,培养模式的脱节加剧了就业难度,就业率要成为对高校的最好评估办法。五是二元结构导致就业呈现倒金字塔格局。大学生毕业不想回城市,飘在城市。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待遇和生活水平越来越大,大学生不愿倒基层就业。宁肯飘在城市待业,也不愿去基层创业。
通过对就业难原因的了解,我知道了最重要的是针对市场需求来学习知识,装备自己,并且要及时了解就业信息,一边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并且,我也一直在学习如何在面试中突出自己的优势,如何在简历上获得优势,如何做一份有效的职业规划。还有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中,我会努力学好本专业知识,并且加强就业能力的培训,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朝我的职业目标前进。
(篇三)
对于我们大三的学生来说,就业这一话题不可避免。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不仅需要一份不错的工作来养活自己,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份工作证明自己。在学校学的那么多知识谁都想能有用武之地,可是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应届毕业生要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没有那么容易。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重要课题,是关系到政府、社会、高等教育和毕业生本人四方面的一个系统工程。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随着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势呈现出不容乐观的态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大学毕业生总数大幅度增加,就业率相对偏低,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社会现实问题。
最近中央八套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毕业时刻》,这是一部洋溢着热烈的青春气息的社会热点剧,全方位的展现了当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描述了年轻人成长的悲壮和烦恼,也没有回避他们所表现出的不足和缺陷。男主角谭冰是人人羡慕的富二代,家中钱权皆备,成为众人心中完美的offer霸。其实我很同意剧中的一句话:现在大学生就业是很难,可也要分对什么人。像谭冰这样优秀的人才其实并不需要为找工作伤脑筋。他完全可以凭借自己过人的能力和优秀的简历赢得招聘公司的青睐。因此大学生本身的就业素质很重要。大学生要掌握好所学的基础知识。这是最基础的一点,是以后就业的铺路石,敲门砖。大学里一些看似无用的课程,在以后实际社会生活中应该十分有用,因为这些类似于哲学、社会学类的课程都是让我们学会怎样为人处事。此外,如果连大学四年所学的基础知识都没掌握好,那么如何去学习以此为基础的新知识?因此,把握好四年大学生活,认真学好基础课程,是大学生就业的必要前提。其次,要有擅长的专业技能。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例,由于计算机应用在将来应该会是人人都能熟练掌握的,必须要有相应的软、硬件开发能力来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大学生应该通过刻苦的学习,努力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要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所学的技能多于其他人,就业几率才会上升。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善于为人处事。大学里很重要的一课时学会做人,学会为人处事,即如何社会交际。这一点虽然不能从表面上看出来,但会对以后的工作生活起到深远的影响。
通过咨询**省**市建筑安装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的宋叔叔,我了解到近几年来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生不能胜任单位分配给他们的工作,其就业观念存在着“三高”即:高工资、高待遇、高福利的依然很多。其中大城市心态、过高的就业期望值、求职的自卑心理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率的上升。大学生就业素质是指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意识品质和知识技能品质的总和,是大学生个体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的基础。就业素质包括:就业观念、心理品质和就业技能三个方面。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目标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和一些省会城市。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也是影响其顺利就业的一个因素。在当前条件下,的确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较高的就业期望值,有的学生非大城市不去、非好单位不留。在找工作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工资、福利、保险等待遇问题。而另外一些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存在自卑的心理。在应聘时由于缺乏自信、没有主见、勇气不足,从而丧失了很多选择和竞争的机会。
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作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没有必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没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缩不前或自暴自弃,要有长远的眼光,多积累社会经验,客观地看待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迎难而上,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抉择。首先是要找一份能够让自己生存的工作,而不是一开始就我到一份事业,只有降低自己的期望值,采取务实的态度去择业,才能让自己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找到立足之地。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实习或是做兼职,一方面可以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树立自主创业的择业观,具备敢于创业的信心。
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素质和文化的社会群体,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宝贵资源。对于每一位毕业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言,严峻的就业形势是人生的又一次挑战。针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群体不断增加而就业率偏低的现实问题,大学生要树立自信,不要盲目攀比学历,注意实际能力的提升,同时,立志从小事、平凡事做起,遵循成才规律,先就业,再择业,此外,转变就业观念,要适应市场需求,树立良好的就业择业心态,要克服不良的就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