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富余劳动力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的富余劳动力就业和**的特色产业
由于学校要大2的学生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家的时候,利用空暇时间做了一下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调查.我家是在江西抚州的**的三源村,在农村里,我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其中关心最多,也是讨论最多的,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等经济迅速扩张和县有关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及城乡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据此次调查统计,在我村有100多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有效转移(我们的村很小,总人口180人左右),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的73%。
**县地处闽赣交界,全县总人口12万,其中农业人口8万,全县水耕地仅7.6万亩,农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是一个山多田少、山高水冷、地地道道的山区小县一个山区小县,全县只有12万人口,却有着3万多人的面包大军,把**00多家面包店开到了除台湾以外的30个省市的1000多个城市,并走出国门,涉足俄罗斯、缅甸、越南等国市场。全县面包户中大部分有几十万、上百万元存款,固定资产上千万元甚至超亿元的也不乏其人。一个小小的面包,是怎样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把默默无闻的山区小县变成了享誉全国的“面包王国”呢?。**作为一个特色的县城,很多人在外面做面包,所以**在网上有个很特别的称号"面包城",身为一个**人很自豪.因为很多人在外做面包,从而带动了农村很多的富余劳动力就业,促进了经济发展.抓好培训技术是把面包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环节。为此,**县一方面利用农业、扶贫、移民等资金对农民参与面包培训给予每人400元的补贴,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面包产业;另一方面大力鼓励面包大户创办培训中心,聘请烘焙行业国内知名专家来**讲学,使**面全包制作技术整体上有提高,为面包产业的壮大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证。目前,**县全龙、建生两个培训中心先后培训省内外学员6000多人次,分别被评为江西省创业示范培训基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创办培训中心的徐全龙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第六届全国创业之星和全国再就业先进个人溪面包行业的崛起,致富了一方百姓,他们中的大部分少则几万、几十万存款,多则几百万、上千万也不乏其人,还有资产上亿元的大户,致使我县个人存款总额高达8.28亿元,人均存款**00余元,名列全省前列,多次得到中央及省新闻媒体的专门报道.,《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食品监督报》、《江西日报》、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先后六十余次对**面包进行了报道,并开通了**面包专业网站,印发了宣传画册。同时鼓励有实力经营户争创产业品牌。一批像“麦香园”、“麦香村”、“杭州艺发”、“**协旺”、“**乘风”等品牌在全国食品烘焙行业已有一定的知名度。“**面包”商标已在省商标局注册,**面包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
**面包行业的崛起,为解决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商场如战场,我们随时做好准备,掌握行业的制高点,不断完善和进取,力争立于不败之地。
鹰厦线经过**这个小县城,更加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可是由于这几年线路问题,经过**的火车不像以前那么多,但这并防碍**的发展.
其次,以前俗话说"江西山清水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特别丰富.**政府抓住这几个优势,开发了大觉源,吸引台资企业来资投资,建立工厂,开发了"大觉山"矿泉水;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先后建立各种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点)27个,总面积约35万亩,成功争取了中国虎野化放归项目、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马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内可望落实开发了漂流这么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项目.去年暑假和同学去玩漂流,票价大约80元,很好玩很刺激.现在由于来玩的人很多,所以票价翻了一番,160元;吸引了很多人来玩,大大地促进了**的旅游业的发展.因为**的毛竹资源特别丰富,很多没有出外打工的农民在家里搞副业,年收入大约5万左右,一根毛竹十几元,利润很高,还有木头.在家的时候总会看到很多人去砍毛竹,砍树,拿去卖,同时会有很多车来装运.这些副业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留在家里的基本上是一些老人和一些不愿意外出打工的夫妻,没有一个待家里的年轻人,所以很多农田和耕地被荒废了,同时还有很多林业资源被破坏,这些都是值得政府多加考虑解决的问题,否则会阻碍**的经济发展的.下面就一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关的问题写一些自己的看法 .
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几个特征
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左右,举家外出的亦大有人在。
2、流动区域相对集中。
3、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特点。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在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一般而言,农村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较长,反之则较短。据调查,xx县外出兼业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的比重超过50%以上。
4、从事纯体力劳动仍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主要途径。由于当前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而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正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快速转变,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据调查统计,从事此类行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外出劳力的**%以上。
5、外出务工劳动力的身份正由单纯的打工者向农业开发大户、个体私营业主转变。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走向管理阶层、技术岗位;还有部分外出务工劳动力,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视野拓宽了,知识增多了,有了一定资金积蓄,他们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纷纷返乡搞各种开发,从而真正发家致富。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盲目性。据初步调查统计,在农民外出务工过程中,经中介组织推荐的仅占18.76%。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无序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它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流动成本,一些急于实现流动就业的青年,不从自身条件或家庭条件出发,也不办理相关证件(如务工证、计生证),仅凭个人意愿或偏信虚假劳动信息而盲目外出求职,其结果是皆因各种原因或“无业”而返,或上当受骗,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和不应有的损失。
2、农村劳动力就业尚没有完全可靠的保障。。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且就业也相对不稳定;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
3、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的较少。据调查统计,初中文化以下的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91.7%,高中文化、中专以上文化只占8.3%,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22.4%。
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1、健全组织,搞好服务。无论是现在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转移就业仍将是解决就业问题、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保护广大劳务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下大气力搞好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3、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
4、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本县转移。
5、建立完善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农民外出务工,不仅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能,综合素质普遍提高。他们逐步摒弃了“小农意识”、“小富即安”思想,增强了市场经济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有的通过打工,受到输入地的技术经营管理的培训,其技术素质、工作能力大大增强,逐步成为熟练的产业技术工人,有的还当上了老板、经理,走上了领导岗位。另一方面,外出务工者在城乡之间的大流动、大转移中,或者返回农村后,将城市文明带到了农村,推动了农村的开放和进步。许多外出务工者返回家乡以后,利用自己带回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信息等办厂创业,促进了农村工业化,为农村经济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挣了票子,换了脑子,回到家乡办起了厂子,几年带富一个村子”,就是对这种现象的生动写照。民思想观念上的变化更为深刻。据了解,劳动力转移较多的乡村,青年人的文化卫生意识大有提高;年龄在23~26岁的青年,婚后只生育一胎的已很常见,计划生育工作难度明显减小。可以说,通过外出务工,推动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有一些人通过外出打工增长了本领,回乡后当了村组干部,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添了活力。农村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的不断增强,又推动了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希望**政府在看到自己的优势的同时能想想存在的问题.利用特色发展特色产业,补缺自己的弱势_提高外出务工者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更好地策划出有利于**发展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使**能够被更多的人知道,使**的经济向前更迈一步.祝我的家乡"面包大王-**"能够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