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个人演讲稿
参加工作至今已有32年,从起初在人民公社到乡政府,再从乡政府到区机关工作,32年弹指一挥间,有许多让人容易遗忘的事,但是使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是长期基层工作中留下的三种精神。
一、吃苦耐劳的精神--锤炼人的意志
从学校毕业,就被分配回到家乡--大峡人民公社工作,当时只有18岁,领导见我年轻,就分配我搞统计、武器仓库管理员,驻回龙村。当时交通条件也不好,驻村地离公社来回近30里路,全靠步行,早晨要赶到驻村与村组干部一起劳动,下午放工后还要赶回公社看武器仓库、做统计报表、写情况分析,常常忙到夜深人静。每隔几天,还要将仓库里的几十件各式武器擦拭一新,虽然满身油渍、又脏又累,但还是干得充实而又快乐。撤社建乡,万事从头来,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往往是一人干几个人的活,那时在乡办公室工作,没有像现在办公电脑化,全靠手写刻板、油墨,往往是一场活干下来,腰酸背痛、手脸黝黑。当时又身兼司务长,早晨6点钟起来,到食品站、粮站排队买菜、买粮、帮食堂干杂活,上班后又要陪书记、乡长下村,一天到晚连轴转。1984年冬,花果区公所决定动员全区劳力修通大西沟相公岭至长坪公路,我被分配到长坪段。乡政府成立指挥部先期到达工地,当时正值初冬天气,又逢阴雨连绵,西沟河水暴涨。先期到达的指挥成员主要负责好给各村划路段,当时的大西沟山高、坡陡、林密,恰又值阴雨天,时间紧任务重,白天与领导一起爬悬崖、攀陡岩、钻荆棘、穿树林,一尺一尺地计算,生怕漏了哪个村。往往是早晨穿的干衣服中午全部湿透,在火炉边烤烤,下午又穿又湿再烤。经过一个星期艰苦工作,终于将各村路段划清,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划路段同时,又负责对民工的接迎。说实话,每天晚上都是打着手电、步行十几里、沿途接迎上工地的民工,真怕他们被河水冲走和出现其他情况,往往坚守到深夜,直到各村报告路上没有民工后,才回到指挥部。
青年时的工作经历,始终伴随着吃苦耐劳一道。那时的工作条件虽不像现在这样出行有公车、办公有电脑,但总觉得天天忙忙碌碌心里很充实、有激情、干劲足。
二、团结一致的精神--干成事业的保障
1997年4月,本人被任命为方滩乡党委书记。上任之初,方滩乡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财政几乎为零,黄方公路硬化工作才开始,外面都用上了手机、BB机,方滩乡政府唯一的摇式电话还时常打不通,干部人人思动。由于长期发不下去工资,村干部甩摊子、撂挑子、撒怨气的大有人在,乡政府周围饭店欠一屁股的饭钱,乡政府食堂几乎揭不开锅了。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我与党委一班人达成一致:首先要树立团结一心、共渡难关、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的信心,干出几样像样的事来,展现新一届党委、政府的面貌。先是修通硬化了黄方公路12.5公里路面,接着排除万难终于开通了方滩的移动电话,随后争取区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成功地举办了堵河漂流节,亮化了堵河沿岸村庄房屋,使方滩水上旅游项目顺利实现,为农民在致富上新开辟了一条道路。同时,加大方滩集镇建设力度,延长了集镇水泥路面,安装了集镇路灯,绿化了两旁道路。在经济发展上,积极鼓励农民兴办实业,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种植反季节蔬菜、增加农民收入,与金融部门密切协调,积极化解政府债务……。在党委政府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方滩的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基层组织得到了巩固,积累的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干群关系融洽,虽然那时的方滩乡条件还是艰苦,但看到工作顺心,百姓有了新的希望,总觉得虽苦犹甜。
三、紧密联系群众的精神--干好工作的基础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离开方滩已经十几年了,每次因工作下去,见到农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书记好长时间没有下来了......。走在大街上,遇到方滩老乡的总是那句话:你啥时候再到我那儿去坐坐......。每每听到这些耳详能熟的问候,心里又激动又愧疚,激动的是方滩老乡还记得我,愧疚的是在任时没有给他们办什么事,过了这么多年,而他们还惦记着自己。
记得1993年,组织安排我到方滩任武装部长,我心里是极不情愿,当时在黄龙镇分管企业兼砖厂厂长,刚刚使企业扭亏为盈,正在踌躇满志把企业搞个红红火火,思想斗争非常激烈,最终还是拗不过组织,夹起被褥卷下到方滩。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我就制定一个计划,一定要在半年内熟悉方滩的大部分村民。于是每次下村,除开会利用机会和村组、干部党员谈心之外,还利用吃饭、休息时间了解情况,主动与村民认识,听取意见。当时的方滩不像现在交通这么发达,下村基本上都是走山路,往往下一次村,都得2-3天,每下一次村都有新的收获,总能新结识十几个群众,一来二去都成了熟人。
帮群众干活,既是联系群众的最好办法,也是增进与村民感情的有效途径之一,乡政府所在地茅冈当时是一片水田,每到夏季农忙时节,东家割麦看见了便会拿起镰刀割一会儿,拿起扦担帮忙挑一挑,最使人难忘的每到插秧季节,便会有村民热情地邀请你去喝插秧酒。咋可能白白地去喝,于是等到秧田整好后,便约几个乡干部,脱掉鞋子,挽起裤腿下田插秧,然后才高高兴兴地到主人家去喝酒,每次总是叫你不醉不罢休,这就是村民对干群关系的热情和肯定。就这样,在与村民的接触之中了解到了很多在正式场合下了解不到的情况,越是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才把掏心窝的话说给你听,才敢把你不了解的情况透露给你,才会真心实意地帮你出主意、想办法克服困难,完成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