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征文演讲稿
读书人,读书魂
没有语言就没有记忆,没有书本就难以承载一个民族的智慧。
2000多年前,有人问子贡:“你的老师是孔子,那么孔子的老师是谁?”子贡说:“我们的老师没有什么固定的老师,他一辈子都在学习,都在向不同的人学习。”是的,孔子学习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读书。通过大量阅读民间的书籍,他整理和修订了《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经书合称为“六经”,是古代识分子的必修课。圣人都需要读书和学习,更何况普通人。
**年10月,一本名字叫做《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健康类图书,畅销全国。书中所述“绿豆能治百病”的说法不胫而走,传遍了大江南北。这本书的作者是张悟本,号称“中医食疗第一人”。今年5月28日,卫生部首次否认了张悟本所谓的“国家级首批高级营养专家”的身份;随后,所谓世代行医,所谓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分会特派专家的谎言,也被一一戳穿。从此,2000块钱挂号费的“神医”张悟本,走下了神台。今天倒下了一个张悟本,昨天也曾经倒下过许许多多个“张悟本”,而明天还会有形形式式的“张悟本”,只要这个世界还有浮躁的情绪,只要这个社会还有浮躁的人,只要还有人认为读一本书就能够实现人生的飞跃。
沈昌文先生,三联书店的总经理,《读书》杂志的主编。1944年,13岁的沈昌文初中一年级肄业,为了生计,便跟随亲戚做起了卖报纸的生意。辗转五年间,他又到了北京人民出版社工作。由于工作的原因,他偶尔会接触到一些教授。有一次,一位知名北大教授的研究作品里面有一些关于“魏晋南北朝”的内容。初中一年级肄业的沈昌文哪里知道“魏晋南北朝”是什么回事!于是,在和教授谈作品的出版权的前一天,他借了一本《中国文学史》,看了整整一天一夜。50年后,沈昌文先生开玩笑地把这段经历叫做“功利”读书。而正是由于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功利”读书,50年后,沈先生可以自信地说,他比很多教授、很多专家读书都多,不是多一倍两倍,而是多十倍一百倍。现在沈先生退休了,出版界一直尊敬地称呼他为“沈公”,他的真知灼见一直备受关注。
1996年,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被邀请到上海市周浦监狱给罪犯作演讲。这些罪犯中有一位厅级干部,因为挪用公款而入狱。演讲以后,余秋雨先生要求跟这位曾经的厅级干部直接对话,而因为是重要罪犯的缘故,所以监狱长拒绝了。余秋雨先生说:“那我能不能给他写一张小纸条?”监狱长说可以。于是他写道:“李先生,我们过去都忙,虽然我们都有外语基础,但是一直没有时间静下来多读点书,而现在,祝贺你有了这个可能。”十年以后,他出狱了,带出来了一叠56万字的翻译稿,他给只有一面之缘的余秋雨写了一封信,信上说:“谢谢你,让我这十年没有一天感到沮丧!”后来,他的翻译稿发表了。
去年,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病逝了。这位北京大学的副校长,精通12国语言。他一辈子几乎没有丢掉过任何一本书,任何一张报纸,甚至任何一份有文字的材料。而在文化大革命那些疯狂的岁月里,这就给季先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无妄之灾。当时,北京大学的许多教授都在自己家的马桶里面烧书,而季先生的书烧不完,他也不会去烧。红卫兵们在季先生的书里面找到了蒋介石的照片,找到了毕业证上国民政府的公章。他们把季先生被打到进了太平间,还好他自己醒了过来,慢慢爬回家里。在那个是非颠倒的岁月里,季先生跟北大的许多教授一样被派去了洗厕所,看门口;而正是这十年间,他在最艰苦的环境里翻译了印度的伟大史诗《罗摩衍那》,在此之前,这部史诗只有两个版本,原著和英文译本,英文译本是十几个专家在最好的研究条件下花了十几年时间完成的;而季先生却是在马桶旁边一个人偷偷完成的,这是世界翻译史上的奇迹。季先生从来不让别人借走他的书,但是如果你愿意带上一个笔记本,在他的书屋里呆上一天,他会非常乐意地给你讲解书中的一切。
当代国学大师爱新觉罗·启功先生,他的字写得很漂亮,而最让人感到“恐怖”的事情是,你拿一个书画作品,拿一个瓷器,拿一个玉雕之类的,他能够准确地说出真伪、年代、风格。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遇到过一位亦师亦友的长辈,广州市工商局南沙分局的退休干部,他对普洱茶非常熟悉,只要是云南勐海的茶,他一喝就知道真伪,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普洱茶,他一尝就知道年份,前后不超过两年;所有的中药材,他一看就知道品种和质量,准确无误。这些绝招,绝对不仅仅是来自于某一本书本或者某一个网站的技术指导,而是博览群书之后的辩证思考、科学总结和积累沉淀。
人类的阅读史,几乎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读书,深远地拓展了我们的生命时空,让我们行走在通向圆满的道路上。一个民族的智慧,由一个个具体的人创造并且决定着。只有一个民族拥有那些博学多智、虚怀若谷的人,拥有那些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的人,拥有那些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依然不遗余力地捍卫着读书权利、捍卫着真理的人,拥有那些知道人生并不完美,但依然有勇敢和毅力,去改变去创造的人;只有一个民族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之骄傲;只有一个民族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与时俱进。
世界读书日只有一天,而她的意义却在于让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