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11-30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第2页

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实干攻坚抓突破,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亿元,增幅1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亿元,增长37.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7亿元,增长10.6。市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均可完成或超额完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结构调整,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实施了一批对结构调整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提升了产业层次和水平,工业生产呈现出增速加快、效益攀升的可喜局面。华砚煤矿1000万吨矿井竣工投产,华亭电厂、砚北煤矿600万吨选煤厂、新柏、新窑120万吨和山寨240万吨煤矿改扩建、新安煤矿建设进展较快。华亭中煦公司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已开工建设,填补了煤化工项目的空白。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通过可研评审,列入全省“十一五”规划,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望明年开工。灵台煤田前期勘探进展顺利。红峰机械、虹光电子等企业改造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完成工业企业技改投资13亿元,增长25.8。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3亿元,增长21,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3。
二是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民增收。落实支持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结束了千百年来农民种田纳税的历史,农民人均减负35元,兑现种粮农民直接补贴1635万元。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粮食总产量达到87.53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财政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市级财政今年新列2个100万元补贴,用于牛、果产业发展,肉牛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增长11.2%和11.1%。新植果树经济林12.75万亩,发展订单农业67.2万亩。龙头企业建设势头强劲,西开牧业、恒兴果汁、伊壮乳业、旭康食品等重点龙头企业建成投产。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较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建成小康新村76个。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全年组织劳务输转33.75万人次,务工创收12.5亿元,增长41.9%。
三是实施重大项目带动,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坚持发展抓项目,共实施50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666项,概算总投资193亿元,完成投资50亿元,增长37.4,是我市实施项目数量最多、完成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平定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西平铁路列入铁道部“十一五”规划,天平铁路通过方案评审。华庄公路、铜城水库、城网改造、村村通等级公路等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世行二期、农村沼气、安全饮水、易地扶贫搬迁、平高公路、污水回用、崆峒山二期国债等项目全面建成。
四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共完成城乡规划编制103项,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和综合开发项目238项,完成投资11.1亿元,增长9.6%。平凉城区“两路一园八配套”工程完成拆迁建设工作量2.55亿元,柳湖路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泾河风情大道建设完成土路基及部分桥涵工程,柳湖公园东扩完成拆迁及“三通一平”,“八配套”工程基本完成,绿色、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正在形成。各县共实施城镇建设项目54项,完成投资2.1亿元。城镇功能不断完善,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凸显。泾川丁寨等小康农宅建设成为新的工作亮点。
五是坚持以改革增活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国有企业改革进展平稳,累计完成改革改制263户,占77%。崆峒水泥、新世纪酒业等一批中小企业实现民营控股或民有民营,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财税改革和增收节支工作有了新的突破,预计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支出20亿元,确保了中央口径职工工资发放和各项重点支出。建立市级融资平台,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信用额度7亿元,开辟了政府新的融资渠道。成立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市被评为“浙商(省外)投资最佳城市”。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6项,到位资金12.5亿元,是去年的1.38倍。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完成增加值31.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8。深入推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平凉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正在提高,成为全省旅游大市。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势头看好,外贸销售和出口创汇分别增长17和16.6。
六是注重统筹协调,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排危建校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消除D级危房6万平方米,新改建校舍面积20.6万平方米。医专新校区建成投用,平凉一中二部开工建设,农村中小学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全市覆盖。全市疾病控制体系和传染病预防体系基本建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成效,乡镇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不断健全基层计生服务网络,落实奖励扶助和保障制度,人口自增率控制在4.96‰以内。全面实施特色文化名市建设规划,以优异成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验收。《平凉地区志》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突出安全检查和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实施药品、食品放心工程,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重视政法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市法院审判大楼和一批基层司法庭所。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社会稳定。民族宗教、优抚安置、双拥共建、地震、气象、档案、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
七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积极稳妥地做好下岗职工安置、征地拆迁、社会保障、救灾救济等工作。落实了年初承诺的八件实事。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万人,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186人,全市职工收入人均增加1320元,是近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0%,人均补差达到60元。全年发放各类救灾救济资金908万元,落实贫困县农村中小学生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1642万元,有效解决了受灾和特困群众吃、穿、住、医、学等困难。实行重大信访案件包案责任制,妥善处理了各类矛盾。
八是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能力。以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为目标,认真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成立市级行政投诉中心,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认真办理人大、政协议案、提案218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持续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得到加强。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取得的经验也是丰富的,是启发、推动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财富。实践证明:优化完善发展思路是加快发展的首要前提;坚定不移地狠抓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是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创优发展环境是加快发展的基本保障;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是加快发展的重要保证。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我们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大力支持我们工作的中央、省驻平单位和解放军、武警官兵、预备役军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较小,人均水平低,综合竞争力不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产业内部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仍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与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一些政府部门和少数公务员为民服务、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还很艰巨。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中切实加以解决。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十一五”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实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时期。从大环境看,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支持“三农”力度,增加对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投入;省上确定把平凉建设成为全省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基地和甘肃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为我市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从自身看,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特别是我们对市情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发展思路,全市人民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营造了团结拼搏、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未来五年,我们仍处在夯实基础、改善条件、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紧抓住、充分利用当前的大好机遇,切实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小康平凉、和谐平凉、魅力平凉为目标,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和甘肃东部交通枢纽三大机遇,实干攻坚抓突破,确保增长两位数,促进块状经济和带状经济快速成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总体思路是:围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这一主线,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协调发展三大任务,在项目建设、推进改革、民营经济、优化环境、改善民生五个方面实施攻坚,在能源工业、现代农业、城市发展、人文生态旅游、交通建设、社会事业六个方面实现突破,重点实施平定高速、西平铁路、天平铁路、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华亭电厂一期、750KV超高压输供电、煤田开发、煤制甲醇、醋酸生产十大过10亿元工程,全力建设全省能源化工基地、绿色畜牧基地、优质果品基地、人文生态旅游基地。
奋斗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有新增强。确保经济发展两位数增长,生产总值达到180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2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位次前移。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基本形成,商贸、旅游业更加繁荣,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8:51:31。
——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1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达到2400元以上,实现整体小康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实施“两高三铁四横六纵”的交通路网规划,把平凉建成区域性交通枢纽。平凉中心城市和六县县城基础、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汽车;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9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60。
——各项社会事业有新发展。教育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城乡就业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资源环境状况有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25%,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实现上述目标,要全力实施好六大战略任务: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小康平凉”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建设“小康平凉”的根本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五新一好”(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健全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重点,突出“三个发展,三个加强,一项改革”。
发展块带经济,抓好“五带两区一园”建设。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培育煤电产业带、草畜产业带、优质果菜产业带、旅游产业带和沿312国道绿色产业聚集带,加快建设泾河川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崆峒旅游经济开发区、泾河川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扶持壮大专业经济合作社、各类协会等新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变。
发展县域经济,打造特色优势。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突出县域特色,培育特色经济,抓好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产业化经营,打造品牌产品,拓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与层面。建立健全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改革户籍制度,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融合,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输出地与输入地相衔接,搞好规划、组织、引导和服务,使劳务输转向集团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要特别重视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使其由“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力争每年培训农民工10万人次,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35万人次以上。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整体面貌。抓好村镇规划管理,整合项目,集中资金,加快村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小康住宅建设,实施改水、改厕、改路工程,开展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小区亮化,力争到“十一五”末,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呈现出设施配套、功能较全、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气象。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大力倡导文明乡风,切实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建设,重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繁荣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引导群众革除陋习,弘扬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完善村民议事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创建坚强有力、管理民主、服务农民、建设小康的战斗堡垒。
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成乡镇机构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为“三农”搞好金融服务。坚持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相结合,分类指导,整村推进。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困难农民救助体系,使农民就医、子女就学、病残孤寡农民生产生活得到保障。
二、突出项目建设和产业开发,全力打造“实力平凉”
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的“纲”。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产业是增强市域竞争力的内在基础。要依托资源、区位优势,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加大投入力度,扩大投资规模,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发展水平,增强综合实力。
拓展领域,推动项目建设市场化。在项目建设上要加力度,增投入,见实效。在积极争取更多国家投资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广泛吸引国内外和民间资本,突出抓好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起长远带动作用的大项目,谋划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的骨干项目,积极实施一批能够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的中小项目,推动项目建设上规模、上水平。
延伸扩张,推进煤电化运一体化。坚持合理保护和开发煤炭资源,煤炭开采量控制在3000万吨以内,就地转化率达到60以上。以实施华亭矿区综合开发项目为重点,顺向延伸,逆向拉动,综合开发,一体化运作,促使煤电产业向电力、煤化工等后续产业发展。支持华煤集团加快发展,五年完成投资50亿元,产值过100亿元,利税过10亿元,把华亭矿区建成全国有影响的能源工业基地。全市电力装机总量达到400万千瓦,煤电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左右,对财政贡献份额达到50%以上。
提质扩容,推进草畜产业规模化。加快品种改良,扩大养殖规模,改进生产方式,积极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大力发展专业村和公司化养殖,尽快形成草畜产业经济带,做大“平凉红牛”等品牌。重点培育肉食加工、皮革制品、骨制品等草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草畜产业增值。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确保畜牧业安全。“十一五”末,肉牛饲养量突破100万头,多年生耕地种草稳定在110万亩,农民人均从草畜产业收入达到900元以上。
培强创优,推进果菜产业标准化。按照建设全国优质果品出口创汇基地的目标,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坚持扩规模与抓质量并重,打响“平凉金果”品牌,提高出口创汇能力,扩大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和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十一五”末,果树经济林达到200万亩,干鲜果品总产量达到90万吨,优果率达到60以上。
夯实基础,推进旅游产业品牌化。突出人文、生态两大特色,以崆峒山景区建设为龙头,以古成纪、西王母景区开发为两翼,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挖掘内涵,提升品位,着力培育平凉旅游品牌,形成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的平凉旅游产业体系。到“十一五”末,旅游产业综合收入占到GDP的6左右,以西部高原人文生态旅游胜地的新形象,跻身全省旅游强市,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三、加强软硬件环境建设,倾力塑造“魅力平凉”
发挥平凉地处西兰银三大城市交汇中心的区位优势,下功夫改善软硬件环境,增强对外吸引力。积极利用西安经济圈的辐射效应,扩大与毗邻地区间的合作与互通,促进开放与开发。把平凉建设成功能完善、环境宜人、交通便捷、人气聚集、充满活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构筑交通区位新优势。在抓好平定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力促西平铁路、天平铁路、平凉至天水高等级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早日开工,加快县乡道路改造,建成贯通内外、连接城乡、畅通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平凉与西兰银三小时交通圈和市内两小时交通圈。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依托现有网络资源,促进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融合发展,建成以光纤接入为主的数字化、宽带化和业务多种化的综合接入网,基本实现光纤到楼、宽带入户、资源共享,全力打造“数字平凉”。
健全完善特色城镇体系。以平凉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县城为骨干,以发展小城镇为基础,加快建设规模结构组合有序、发展布局科学合理、资源要素有效集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城镇体系。突出平凉城区在全市城镇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控制西片生态区、扩张中片柳湖新区、大力发展东片工业区,加快崆峒大道和泾河风情大道两个综合开发带建设,实现城市“五纵十横一环”的道路网络新构架。立足于做秀做美生存环境、做优提高服务功能的目标,着力改善平凉市区、县城和重点小城镇道路、给排水、集中供热、管道燃气等基础设施,注重城镇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环保和文化服务设施。加快房地产业发展,重视廉租住房建设,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强化城镇管理,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全市城镇化水平到20xx年达到30左右,努力把平凉建设成青山碧水、环境优美的新家园。
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定不移地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启动实施粮食企业、流通领域和公路交通管理体制等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经营市场化。大力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建设“阳光政府”,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盘活土地资产,提高经营效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贸易,出口创汇达到20xx万美元。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从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着手,以热忱服务、实现双赢为宗旨,坚决查处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建立市场化投融资机制,以产权转让和公用事业经营权出让为纽带,下大气力引进一批域外投资者。把政府信用和银行信用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担保机构,提高信贷融资能力。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以产权转让和股份制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到“十一五”末,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精心培育“人文平凉”
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全民综合素质,继续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抓好一批社会事业发展精品工程,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加快科技创新与推广。推进科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与产业开发,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农业、能源、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努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推进素质教育,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稳步扩大高中教育规模,加快社会力量办学和一些重点乡镇建办独立高中步伐。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做好平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工作,把平凉建成辐射周边地区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多层次培养、引进、开发各类人才,为加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网络建设的投入,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全面改造建设,完善基本公共医疗和卫生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预防、医疗和保健服务。实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稳步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尽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行业的安全监管。“十一五”末,全市城镇居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完善市、县(区)、乡(镇)文化设施体系,建成市级“三馆三中心”,加强基层文化馆(站)、群众体育等公益性设施建设。抓好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泾川南石窟、灵台皇甫谧陵园等历史文化遗产的维修保护和开发利用。挖掘纸织画等民间工艺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崆峒道教文化、大云寺佛教文化、西王母文化、皇甫谧文化等四张文化名片,形成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鼓励精品创作。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市场的管理。
五、正确处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创建“生态平凉”
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重视解决资源约束、生态环境安全和承载力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资源节约制度,降低消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在工业集中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实行清洁生产和废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等循环经济示范区(点)建设,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
切实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合理确定矿产资源开发总量,提高回采率和综合利用率。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强化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城镇污水处理、企业排污、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综合防治城区、工矿区、河流和农村环境污染,尽快改善泾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状况。
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绿色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流域综合治理,高度重视水源涵养林保护,使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环境不断优化。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强化管理与服务,落实各项奖励扶助和优惠政策。“十一五”期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全市整体达到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市,争创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区)。
六、高度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着力构建“和谐平凉”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和谐平凉建设,努力让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社会服务业,广开就业渠道,促进多形式就业,在抓好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逐步提高城乡统筹就业水平,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生活,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农村特困户救助和城乡医疗救助,解决好城乡特困群众、困难企业职工的生活问题。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快完善各级政府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公共管理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和自救互助能力,提高政府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公共危机的水平。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关系,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不断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认真排查调处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切实抓好矿山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和长效工作机制。
20xx年的政府工作
20xx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全委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干攻坚抓突破,确保增长两位数,促进块状经济和带状经济快速成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0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9亿元,增长18;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6.5亿元,增长15;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3.56亿元和5.65亿元,同口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5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46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30元,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集中精力抓好6项重点工作:
1、抓好以骨干项目为重点的工业经济。坚持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发展方向,壮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着眼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华亭电厂一期、60万吨煤制甲醇、600万吨选煤厂和新安煤矿项目建设进度,争取750KV超高压输变电、大柳煤田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明年或今后陆续开工。做好灵台邵寨煤田开发、15万吨醋酸乙烯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注重技术引进和创新相结合,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实施39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确保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开发新产品20项,培育省级名牌产品5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个百分点。进一步完善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支持二十里铺等8个重点工业集中区加速发展,增强集中区的承载能力和对外商的吸引力,全年新入区10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入区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亿元,上缴税金3800万元。
2、抓好以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工作。按照政府引导、规划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工作。集中资金和项目,在泾河川沿312国道川区村和其它五县每县选择2至3个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以建设泾河川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绿色农业示范区为突破口,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壮大绿色畜牧基地和全国优质果品基地,培育地方性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粮食总产稳定在80万吨以上,新植果树经济林15万亩,优质蔬菜面积达到48万亩,果畜产品总量分别增长16.3和10,认证绿色基地10个,发展绿色产品面积100万亩以上。抓住“平凉金果”注册成功的机遇,以品牌为统领,整合产品,集中包装推介,提高“平凉金果”知名度,力争“平凉红牛”商标注册成功,实现出口创汇新突破。加强农民工“订单”培训和劳务市场建设,加大劳务品牌培育和组织输出力度,年内新增劳务基地100个以上,输转劳务人员35万人次以上,其中有组织输转1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亿元以上。坚持开发式扶贫,实施好45个整村推进项目,建设7个省列生态文明小康村,力争7200人基本解决温饱,3.89万人稳定解决温饱。
3、抓好以旅游商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按照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准和要求,强基础、抓完善,力争实现“创优”目标。以“八大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抓好瑶池景区续建工程和皇甫谧陵园开发建设,加快平凉北山森林公园和大云寺博物馆建设步伐,争取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立项开工。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构建立体式宣传网络,加强与旅游热点地区和周边城市的区域联合,进一步提升平凉旅游的整体水平。力争接待国内外游客1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68亿元,增长18。以建设平凉商贸中心为目标,建成三庄坑瓜果蔬菜市场、十里铺陇东活畜交易市场、二十里铺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中心等一批商贸设施,进一步优化商业网点布局。积极发展超市、连锁店、购物中心等现代物流业和新兴流通业态,提高传统服务业档次。加强农村商品网络体系建设,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大力发展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健康发展。采取切实措施,支持城乡信用社改革发展,做好开发性金融市带县延伸工作,千方百计扩大信贷投入,全年新增贷款总量13.2亿元,增长15以上。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努力扩大自营出口总量,实现外贸销售总额2.16亿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全年筛选推介招商引资项目150项,签约各类项目100项,到位资金10亿元以上。
4、抓好以道路交通和城镇化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和全省公路“东部会战”的机遇,做好平定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加快建设进度,力争西平铁路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加快天平铁路前期工作进度,争取省道304线庄莲段改建开工,华庄公路建成通车。开工建设通乡油路8条312公里,改建通乡等级路3条200公里,进一步提高县乡村公路通行能力。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平凉城区重点抓好“两路一园八配套”工程续建,完成泾河风情大道和柳湖公园东扩工程,在探索解决“城中村”问题上取得进展。新修丰收路、东环路等6项路网工程,完善泾河河堤治理和河道整治,论证建设城区水面工程。做好双桥路、新区中心市政花园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分步启动桃园、定北路等5大商住小区建设,实施平凉城区供热、管道燃气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工程。建设一批便民市场、便民道路和公厕,方便群众生活。六县县城和重点小城镇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抓好道路、排污、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批绿化、美化工程,力争全年完成城镇化建设投资8亿元以上。改革户籍制度,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城镇聚集。搞好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供地服务,加大城镇土地收购储备和开发经营力度,收购储备土地1000亩,国有土地有偿收入达到2亿元以上。抓好小流域坝系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六小”工程,全面实施好农村沼气建设、易地搬迁、“沃土”工程、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加快铜城水库等水利设施建设步伐,争取石堡子水库、崆峒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继续做好兔里坪水库前期工作。进一步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工程,做好水保世行三期项目前期工作。加强电力通信建设,全面完成二期农网改造工程,抓紧实施110千伏二十里铺变电站和城网改造,电话“村通工程”覆盖面达到90以上。
5、抓好以体制创新为重点的各项改革。突出“两置换、一保障”的要求,在国有职工身份置换和债务化解等难点上突破,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任务。强化引导扶持措施,促使民营经济向宽领域、规模化发展。全年新增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民营企业5户,个体私营企业上缴税金新增20xx万元,民营经济增速达到15%以上。巩固提高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严格执行“两兑现一收费”包干责任制,开展化解乡村债务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规范各项涉农收费,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逐步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在120个市直部门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并率先在华亭、崇信两县进行试点。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切实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多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公益事业、市政设施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抓好崇信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和静宁县域经济扩权试点县工作,在条件成熟的单位开展事业单位综合改革试点。
6、抓好以民本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认真做好下岗职工出中心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积极推行农民工工伤保险,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保险参保率。建立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000人,再就业人员4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做好自然灾害救济、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政法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筹建市级公安指挥中心,提高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食品、药品、农资市场监管,全面开展“质量兴市”活动。争创新一轮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加快特色文化名市创建步伐,努力挖掘崆峒道教等地域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积极筹办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备战参加全省第十届运动会。加强优质高中建设,实施医专新校区续建工程,力争平凉一中二部建成招生,加快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筹建步伐,搞好基础、职业、成人“三教统筹”试点,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的政策。加强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抓好灵台、静宁、华亭、泾川4县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特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开工建设市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医疗综合大楼,抓好34所乡镇卫生院续建,争取新开工20所。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快国家、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和规范化乡镇服务所创建步伐。继续抓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和平凉电视台节目通达乡镇工作。启动生态示范区建设,突出抓好平凉城区、泾河川区和重点污染企业的综合整治。坚持土地矿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各位代表,用改革的精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证。我们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进一步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听证和决策责任制度,不断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加快建立权责分明、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落实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规范行政审批,发挥行政投诉中心职能作用,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健全高效、快捷的办事机制,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坚持从严治政,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落实意识,改进落实方式,加大落实力度。认真学习贯彻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素质较高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面对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深感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肩负全市人民的重托和期望,我们更加精神振奋,信心百倍。我们坚信,只要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开拓奋进,励精图治,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就一定能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出更加壮丽的新篇章!

相关话题/政府政务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某镇政府政务公开自查报告
    某镇政府政务公开自查报告  在我镇推行两务公开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两务公开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深入推广政务分开、村务公开,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有效的促进了我镇全面工作的开展,基本上达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的目的。现将我镇推行两务公开工作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全镇面积平方公里,辖个村,个村民组,五个社区,个居民小区,户人,应推行政务公开的镇属单位个,已推行政务公开的单位有个。  二、基本做法  (一)准备工作情况  ⒈成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政务公开工作督查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1-26
  • 人民政府政务大厅成立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人民政府政务大厅成立庆典仪式上的讲话人民政府政务大厅成立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平凉市人民政府政务大厅,经过各有关部门的紧张筹备,今天正式启动运行了,这是我市推行“阳光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营造良好环境的具体体现。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热烈祝贺!市政府政务大厅既是政务公开的一个窗口,又是政府与各方投资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进一步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实践和探索,工作目标是以建立科学规范、廉洁高效、公平公正、监管有力的行政审批制度为重点,以简化程序、讲求时效、规范收费、营造环境为手段,以公开政务、招商引资、方便群众、释疑解难为内容,实行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1-25
  • 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房产分中心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房产分中心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文章标题: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房产分中心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房产分中心是**市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程,主要负责办理市内五城区(含高新区)房地产交易、房屋产权登记办理、产籍管理、和房屋专向维修资金缴存等业务。分中心于2005年8月15日正式落成投入使用,现共有进驻单位14家,除**市房管局系统的相关单位以外,还设立了银行、公证、税务、担保、国土、法律咨询等窗口。分中心现有工作人员200余人,其中团员青年占70以上,平均年龄29岁,大专以上学历占95%,是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在市房管局所属单位,先后有5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1-24
  • 某镇政府政务公开自查报告
    某镇政府政务公开自查报告在我镇推行两务公开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两务公开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深入推广政务分开、村务公开,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有效的促进了我镇全面工作的开展,基本上达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的目的。现将我镇推行两务公开工作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全镇面积80平方公里,辖16个村,118个村民组,五个社区,130个居民小区,1461户61385人,应推行政务公开的镇属单位14个,已推行政务公开的单位有14个。  二、基本做法  (一)准备工作情况  1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1-22
  • 乡镇政府政务村务公开自查报告
    乡镇政府政务村务公开自查报告政务、村务公开是积极调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也是解决基层诸多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促进社会的改革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对政务、村务公开的要求,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式。便于广大群众更好地行驶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和监督。为更好的发扬民主,规范政务、村务制度,使政务村务公开走上良性化发展,现将我镇政务、村务自查如下:一、基本情况**镇位于江口县以西,东经108.412度,北纬27.390度,距江口县城20公里。303、305省道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是通往铜仁地区西五县的“咽喉”,是江口县粮食、畜牧、烤烟主产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1-22
  • 某镇政府政务公开自查报告
    某镇政府政务公开自查报告在我镇推行两务公开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两务公开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深入推广政务分开、村务公开,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有效的促进了我镇全面工作的开展,基本上达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的目的。现将我镇推行两务公开工作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全镇面积80平方公里,辖16个村,118个村民组,五个社区,130个居民小区,1461户61385人,应推行政务公开的镇属单位14个,已推行政务公开的单位有14个。  二、基本做法  (一)准备工作情况  1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1-22
  • 人民政府政务大厅成立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人民政府政务大厅成立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平凉市人民政府政务大厅,经过各有关部门的紧张筹备,今天正式启动运行了,这是我市推行“阳光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营造良好环境的具体体现。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热烈祝贺!市政府政务大厅既是政务公开的一个窗口,又是政府与各方投资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进一步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实践和探索,工作目标是以建立科学规范、廉洁高效、公平公正、监管有力的行政审批制度为重点,以简化程序、讲求时效、规范收费、营造环境为手段,以公开政务、招商引资、方便群众、释疑解难为内容,实行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联式审批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1-20
  • 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2015年,是我中心实现标准化建设最为关键的一年,是我中心作为**市推进政务服务系统标准化建设试点的开局之年,我中心紧紧围绕建设“三级平台”、推进“三个代办”工作的要求,积极推进中心标准化建设,为政务服务工作提质提效奠定了基础。一、中心2015年上半年工作成效显著,主要包括以下八方面:(一)标准化建设工作全面推进1.硬件建设标准化。我中心构建了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群众服务热线、政府信息公开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板块有:便民服务平台、企业设立审批平台、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群众服务热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六大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1-19
  • 人民政府政务大厅成立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人民政府政务大厅成立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平凉市人民政府政务大厅,经过各有关部门的紧张筹备,今天正式启动运行了,这是我市推行“阳光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营造良好环境的具体体现。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热烈祝贺!市政府政务大厅既是政务公开的一个窗口,又是政府与各方投资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进一步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实践和探索,工作目标是以建立科学规范、廉洁高效、公平公正、监管有力的行政审批制度为重点,以简化程序、讲求时效、规范收费、营造环境为手段,以公开政务、招商引资、方便群众、释疑解难为内容,实行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联式审批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1-18
  • 人民政府政务大厅成立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人民政府政务大厅成立庆典仪式上的讲话人民政府政务大厅成立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平凉市人民政府政务大厅,经过各有关部门的紧张筹备,今天正式启动运行了,这是我市推行“阳光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营造良好环境的具体体现。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热烈祝贺!市政府政务大厅既是政务公开的一个窗口,又是政府与各方投资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进一步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实践和探索,工作目标是以建立科学规范、廉洁高效、公平公正、监管有力的行政审批制度为重点,以简化程序、讲求时效、规范收费、营造环境为手段,以公开政务、招商引资、方便群众、释疑解难为内容,实行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