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队干部转业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在军队干部转业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一年一度的干部转业复员对象确定和干部调整配备工作已近尾声。当前,从我们单位干部队伍的思想状况看,总体上说大家思想是稳定的,工作是尽心尽责的。绝大多数同志能够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去留,正确对待干部调整给个人利益带来的冲击,表现了很高的思想觉悟。大家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各项任务完成得比较圆满。对此,各级领导在不同场合都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不能回避,目前我单位干部队伍在总体稳定的形势下,也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尤其是干部转业复员工作和调整工作展开以来,不少同志面临着进退去留的现实考验,难免带来一些思想波动。对此,为帮助大家过好思想关,进一步稳定思想,振奋精神、尽好职责,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根据单位党委统一安排,由我给大家讲一课,也算一次集体谈心交心。
一、要树立正确的职位观,在个人的进退去留面前自觉服从组织安排
近两年,干部政策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为赶上改革的步伐,大家积极工作,积极要求进步的心情比较迫切。大家积极要求进步,应当给予肯定,但如果把这个问题看的太重,或者看偏了,就有可能影响和分散我们的工作精力。目前在少数同志中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这种思想倾向:想进步不是数一数自己做了多少工作,出了多少成绩,素质上有哪些进步,而是算时间,数年头,认为“两年就该提了,三年不提就老了”。个别的甚至自我排座次,数位置。这种思想必须防止和克服。《现役军官法》第三章第十七条规定:“担任排、连、营级主官职务的军官,平时任职的最低年限分别为三年。”这些政策符合干部的成长规律,有利于干部在各级职务上积累经验。当然,从干部年轻化出发,加之前几年部队编制调整,有的没有任满最低年限就得到了提升。但现在部队编制调整已经结束,干部进出比较平衡。可以说,目前干部升迁调整已进入一个平衡期,再期望大量提升任职两年左右的干部,是不现实的。这次干部调整后,个别基层干部想提没提了,想调没调成,心理就不平衡,埋怨组织,忌妒别人,甚至认为组织对自己不公,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是不对的,这样既不利于干好工作,也不利于个人下一步的成长进步。我们不能站在个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个人的愿望实现与否作为判断问题正确与否的标准,必须确立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个人职务的晋升、工作岗位的变动。每个同志都希望自己进步的路子走得顺一些,提升步子的步子走得快一些,工作岗位相对能够稳定一些,这些想法都很正常。但要看到,职务的发展、岗位的变换要受到客观环境、自身条件、岗位机遇等多种条件的制约,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因此,在职务和岗位问题上,我们不能单凭主观愿望,而要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来考虑和处理问题,使主观愿望与客观可能较好地统一起来。
1、要正确认识我军干部“宝塔型”结构的特点。我军干部队伍结构是职务愈向上编制数量就愈少,呈“宝塔型”结构,决定了我们干部的职务越往上提升就必然越困难,都想提升到本人所理想的职位上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人到了一定的位置就会“踏步不前”。至于有些同志因干部年轻化政策落实,没有提上去,因工作需要进行岗位调整甚至回到地方工作,这都是正常的。这既与我们个人的能力素质有关,更有个机遇问题,要看到,在干部职务的提升和工作岗位的变换上,期望“一起上”、“齐步走”是不现实的。
2、对自己要有个正确的估价。既要看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更要看到自己所做的工作,大可不必因为没提升职务、没有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就产生失落感。只要我们为部队建设尽了心、尽了力,心里就应坦坦荡荡。在这方面,我们应向宋代诗人范仲淹学习,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论是上是下,不论是进是退,首先想到的是忧国忧民,把自己的进退去留抛到脑后。作为共产党的干部,我们都应该具有这样的胸怀,自觉地站在国家和部队建设的大局上思考个人的进退去留,把个人的一得一失放到部队需要的天平上去衡量,立志做大事,不求做大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心平气顺。同时,得到提升的同志更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不能飘飘然,要多思自己的不足,多看别人的长处,谦虚谨慎,扎实工作,以实际行动报答组织的信任和期望。
3、要用政绩评价和看待别人和自己。工作政绩才是评价干部的基本标准。看一个人是不是优秀,不在于他干什么,关键看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得怎样,有没有创出让领导交口称赞、让群众心悦诚服的业绩来。有的同志虽然职务上得慢一些,但在每个职务上都踏踏实实、勤奋工作,同样得到了人们的尊重。我们党历来强调,革命工作只有岗位不同而无高低贵贱之分,我们许多同志在教育部属时也是这么讲的。道理很浅显,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做。因此,大家还要自觉以党的事业为重,以部队建设的大局为重,对个人的进退去留不要作过多的考虑。要面对现实,不要自寻烦恼,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