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讲话
一、**年全区文化工作成绩显著,值得充分肯定
一是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有力。建成城东、城南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全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启动新城文化中心和老城公共图书馆项目前期工作,**公共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完成有线电视网络城区双向改造,启动渝东南有线电视网络核心机房和**广播电视台达标建设。7292台纳入全市首批高山无线发射台基础设施改造项目。
二是文化品牌打造成效显著。群舞《母亲的火塘》进入全国第十六届“群星奖”决赛。大型民族歌舞诗《云上太阳》受文化部派遣赴巴西参加了“中国文化月”活动,**民族文化首次走出国门。电视连续剧《侯天明的梦》即将开机拍摄,届时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出版散文集《永远的完美》等5部文学专著。“**民族文化”讲座项目纳入全市农家乐管理培训课程。
三是群众文化活动亮点纷呈。举办了**市第十六届美术书法摄影联展、**端午龙舟赛、第九届闹元宵龙狮舞大赛等文化活动。创新开展“图书馆飘流瓶”、“流动阅览室”等全民阅读、送图书下乡工作,全年送图书下乡3万余册、放映农村电影2125场。
四是文化遗产保护切实加强。成功申报石城情歌、刘氏“捏膈食筋”疗法、西兰卡普(土家织锦)制作技艺等3项市级非遗项目,“中塘向氏武术”正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傣文佛教古籍《尖达塔度》作为**唯一参展古籍在北京参加了“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公布了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展了文物安全拉网式检查。
五是广播电视工作可圈可点。全年在中央电视台用稿20余件、在**电视台用稿300余件,用稿总量位居全市中上水平。《梯子上的村庄》等8件电视作品获“金熊猫”国际最佳短纪录片提名奖等荣誉;电视台副总编李卫东同志被评为第八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电视栏目“新闻啄木鸟”对城区“请客、送礼、敛财”等社会不良现象进行了有度地采访报道,肃正了社会风气。
六是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全区拥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38家,实现收入6.9亿元,产业增加值达到3.3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2.27%。全区新增城区数字电影院2家、电影拍摄公司1家;“笃诚•根雕”等3项文化产品被命名为“**年**市特色文化新产品”。武陵都市报社“三报一网三微博一客户端”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七是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开展了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和“清源”、“净网”、“秋风”等“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取缔卫星地面接收设施400余套,收缴非法盗版刊物500余本,立案查处出版经营单位4家,有力地净化了全区文化市场。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扎实抓好**年全区文化工作
(一)工作机遇。从国家层面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明确要求“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发水平”。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对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从市级层面看,今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坚持把文化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重要支撑”,全市文化工作要在新一轮改革中,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切实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同时,文化部即将批准设立**(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并将与市上一道给予资金、项目、政策方面的支持。我区作为国市定位的**地区中心城市和渝东南中心城市,一定要牢牢把握中央和市上有关要求,紧紧抓住有利时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深入推进我区文化改革发展。总的要求就是要明确国市要求,对接顶层设计,活跃底线思维,促进落地生根。
(二)工作目标。一是全区文化公共设施万人占有面积提高10%。二是“两馆一站一书屋”免费开放率达100%。三是文化产业财政性投入增长20%以上。四是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0%,占GDP的比重突破3%。五是完成以“一歌一舞一剧一节目一作品(新人)”为主的“五个一”工程。
(三)工作任务
结合我区实际,坚持文化工作要接地气、记乡愁、曾相识、耳目新、好声音的原则,扎实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第一,抓基层基础,提升文化发展服务力。一是加大财政投入,今年区财政初步预算安排788万元,主要用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二是加快推进新城文化中心、老城公共图书馆以及影剧院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完成7292台基础设施改造和“两馆一中心(公共文化中心)一书屋”的建设;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台一级台达标工程,确保年底前达标。四是区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指导力度,真心服务基层和城乡群众,特别是要结合各自部门优势,整合资源,采取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60场以上,送电影下乡2300场以上,送图书下乡、流动阅读等活动50次以上;加快推动电子阅读系统建设,增强文化服务民生的能力。五是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维护管理,各街道、镇乡务必高度重视,坚决杜绝挤占、挪用公共文化设施行为,确保免费开放率达到100%,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六是各街道、镇乡要精心组织好社区文化活动,倡导健康的民风民俗,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第二,抓品牌打造,提升文化对外影响力。一是区文广新局、区旅游局等单位,要加强与西南民族大学衔接,结合我区旅游发展,创作打造一台以土家族文化为特色的大型室外舞台剧。二是继续打磨提升精品节目《云上太阳》,并将之推向市场;¬争取将民族文化精品送进主城和¬**机场通航城市,举办“****民族文化周”活动。三是切实抓好电视连续剧《侯天明的梦》的拍摄服务工作,各相关单位要统筹协调,大力支持,积极配合,于9月底前完成拍摄工作;完成民族文化歌曲集《**音画》的制作、推广、传唱,争取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播出。
第三,抓非遗保护,提升民族文化吸引力。一是尽快完成**文化生态保护建设规划,策划包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项目,力争我区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市支持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总盘子。二是争取上级支持,启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草圭堂、张氏民居的维修;完成文物陈列室(库房)的搬迁,做好馆藏可移动文物的日常保护;推进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三是开展民族文化抢救性保护工作,将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到艺术创作、文艺作品、文化产品中,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深化“321”非遗传承保护机制,加强民族中学等非遗传承基地建设,搭建非遗展示平台。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力争新增1个国家级和2—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第四,抓产业培育,提升文化发展竞争力。文化产业覆盖面宽,综合性强,最有希望培育打造成支柱产业。目前,我区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仅为2.27%,低于全市0.93个百分点,离支柱产业5%的占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大力培育,加快发展。一是要进一步理清产业发展思路,将文化发展与渝东南生态保护区有机结合,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二是要结合市上即将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区文广新局等单位要及早谋划研究,考虑制定我区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三是整合武陵都市报社、**广播电视台、民族歌舞团以及公益性文化团体的资源,策划论证组建我区的文化广电传媒集团,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四是加强汇报衔接,争取市级2亿元文化旅游产业补助资金向我区倾斜。五是进一步支持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设计、生产、经营、服务等实体产业。
第五,抓市场管理,提升文化发展保障力。一是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清源”、“净网”、“秋风”、“护苗”、“平安”五大行动,保障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二是开展非法出版物监管工作,坚决打击涉及政治涉及稳定非法出版物。三是提高网络监管能力,切实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四是由区文广新局负责,相关单位配合,大力开展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加大对文化娱乐场所的安全监管,确保基层文化阵地安全。
三、加强统筹,严格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协作配合。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仅靠文化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各街道镇乡、区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文化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形成文化建设合力。文化系统各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责任,主动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积极争取支持。
(二)强化队伍建设。做好文化工作,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深化校地合作,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健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努力造就一批坚持正确方向、精通各自业务、做出突出成绩、受到群众欢迎的各门类专家和业务骨干。各街道、镇乡要加强对文化中心或文化站干部的管理工作,确保专人专事,决不允许存在有机构无人员、在编不在岗等现象发生。
(三)严格考核奖惩。去年,市上把文化工作纳入了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考核,在满分100分中占4分。具体考核两项指标,万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和免费开放率、文化产业投资总额及增长率,涉及到街道镇乡的是公共文化中心建设和免费开放。今年,区上将把文化工作纳入对街道镇乡和区级有关单位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区文广新局要制定具体考核办法送审,特别是要根据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新要求,将非遗保护传承、公共文化设施利用列入考核重点,严格考核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