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通货膨胀与银行储蓄低利率的关系
在经济学中,通货膨胀的定义指出: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从大蒜两年之内上涨了200倍,房价日涨千元,来看,当前全国恶性通货膨胀现象已经十分严重,这不是个别城市的个别现象,而是当前社会经济的一个总体现象。但是在20xx年5月,国家统计局供布的四月数据显示来看,cpi同比增长2.8%,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之前公布的房价在只上涨了1.5%。数据很和谐,全无通胀之忧,保持了低通胀高增长的奇迹。只能说,这份数据很“和谐”。
因为只看这“和谐”的数据根本没有用,它不能说明当前社会现实存在的巨大经济问题,实际上恶性通货膨胀早已发生,而抑制通贷膨胀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银行加息,但实际上央行远远不会加那么多,央行受制于各方利益博弈。3月末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为28.5万亿元,低利率等于向储户家庭征收了1.4万亿的税(28.5万亿乘以5%的应加利息计算得出)。由于银行信贷大部分投向了房地产、国企以及地方政府,低利率只会对这些拿到贷款的部门有利,这些势力显然比央行强大。央行加息必然会触动其利益。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货币数量控制时,只字未提货币价格调控——即加息。以前我们对这些势力的补贴主要靠低工资和低资源价格,现在,资源价格高了,用工荒之后,工资也在上涨。
现在,高地价和低利率成为国有部门两大支柱,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工资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损失更大,房子越来越买不起,相对于工资增长,房价增长得更快;另一方面,物价飞涨,这个我们去菜市场是最有体会的,而利息收入与实际通胀率相比是负利率,至少要负5个百分点,这等于向存款的老百姓征收家庭储蓄税,或者说穷人贴补富人、贷款者。
实际情况是,除了上述机构是银行的大部分贷款户,另外一部分能贷到款的恰好是富裕阶层和“成功人士”,普通百姓很难从银行融资。而受制于教育、医疗和养老考量,存款的恰恰是穷人,甚至是连首付都付不起的穷人,才是存款的主力军,银行无意间扮演了杀贫济富的角色。
目前,全国有空置房1000万—万套。对于近期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房地产政策,“本质上还是技术性层面,针对的只是投机性需求。”想要通过不加息的方式抑制房地产泡沫,我个人认为只能是空谈。除非加息,加速让房地产泡沫破灭,否则,市场扭曲的时间越长,最后的复面效是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