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产党宣言看一带一路
重温《共产党宣言》,再一次被“幽灵”的力量震撼着。
七月份我按照党小组年初下达的“两学一做”年度学习计划,对《共产党宣言》进行了重点学习。《宣言》虽发表于19世纪40年代,在170年后的今天看来依然熠熠生辉,170年在真理的维度里仿佛只是一瞬。
就像中国以往的每一次大分裂,和之后的大一统盛世之间,总是夹着“秦”、“隋”这样完成统一却昙花一现的过渡朝代一样,原著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人类社会的演进同样遵循着历史的“螺旋上升规律”。新力量的萌发、壮大都是时间轴上曲折上升的曲线,不是一蹴而就的。
从古罗马的贵族、骑士过渡到中世纪的封建主;近代生产力发展催生的资产阶级逐渐摆脱被压迫的地位,把中世纪的一切腐朽阶级挤兑下去;再到经济危机把工人阶级推上政治舞台。人类社会“上层建筑”的每一次变革,从原著来看,其背后的推手都是先进生产力的出现、推广所导致生产关系的改变。六十多年来,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经济建设的成就是分不开的。
中国要进一步展现大国担当,打破所谓的“封锁包围”,在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征程上更进一步,先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入手,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无疑是正确的。
纵观历史,我国在一些相对统一稳定的时期,社会生产力往往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同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的贸易往来也越是密切,对周边汉文化圈国家的宗主国地位也越能凸显。反观前苏联,解体时正值经济长期跌落谷底,没有了强有力的经济共同体,上层建筑失去了生产关系的基石,即便想继续维持那个“牢不可破的联盟”,也只能算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推行“一带一路”,从经济建设入手,打造区域经济共同体,诚如是,那么区域命运共同体也就顺水推舟了,我们还需要担心没有一同携手维护世界和平的伙伴吗?
从《共产党宣言》来看,“一带一路”的提出是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灵活运用,是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征程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梦想总是要有的,一定也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