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心得
不负青春好年华
最近,我认真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该书通过“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部分,生动再现了青少年时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插队的特殊经历和成长历程,这段“普通农民身份”的历练为他今后走上各个领导岗位打下扎实基础,也让我们从中获得情感共鸣、汲取精神力量、激发前行动力。
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说过“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著名作家冰心说过“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习近平插队的那一年还不满16岁,这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最为重要的时期,作为“老三届”中年龄最小的知青,在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他不悲观、也不迷茫,迅速调整心态、克服各种不适应,七年里一直坚持劳动,与村民打成一片,想方设法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工作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我认为,习近平是把农村当做课堂,把实践、把农民当做最好的老师,在困境打磨中实现了精神升华。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往往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他们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好经验、好办法不仅接地气而且有效管用,并且这种智慧是文件上读不到、会场中听不到、办公室里想不到的。生活虽然贫困,但奋斗、创业,使年轻的习近平懂得了劳动的艰辛、生活的不易,体会到老百姓的勤劳智慧和善良纯朴,这奠定了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坚实基础。这样的习近平敢于实践、敢想敢干,了解群众最需要什么,也能把想法变成现实,基于此,习近平对贫困群众的天然感情也更好理解和更加动人了。
人生可以设计吗?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习近平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上山下乡为知识青年设计提供了一条特殊的道路,谁不愿意读书,要去种田呢?谁不愿呆在城市,要去农村呢?未到插队年龄的习近平却主动报名执意要去插队,令老师吃惊同学不解。在陕北艰苦的生活环境下,是积极作为还是消沉应付?习近平在短暂的迷茫后迅速转变,将学习作为最大爱好,甚至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当他22岁离开黄土地时,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并且充满自信。其实,人生的发展是由一次次选择组成的,有人说人生就是选择的总和,这大概说出了人生的本质。在面临选择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哪些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哪些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社会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和生存方式的编导兼演员,只有学会正确地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演绎出精彩的人生喜剧。
书中描述的这样的习近平,其实就是当今时代青年的榜样、党员的榜样。他时刻提醒我,第一,在面对困境时,不必悲观绝望。要以积极的心态勇敢地去面对它,就一定能找到突破困境的方法,成为更好的自己。第二,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带着深厚感情做工作,才能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对群众的感情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可以量化、可以体现的,量化在每件点滴小事中、体现在每项具体工作上,时刻把群众挂在心上最高位置,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才能走进群众心里。如果满脑子都是功利思想,是不会有什么真情的,这样群众不仅不会买账,反而会失去信任。第三,要做加强学习的表率。学习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身体力行、大力提倡、反复阐述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的背景下,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名党员干部,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把加强学习作为政治任务和重要责任,真正养成孜孜以求、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认真钻研、深入思考,形成热爱学习、崇尚知识的良好风气,才能有能力胜任本职工作,应对当下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