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干部读狼图腾有感
第一次读《狼图腾》这本书,是在大学时候,这本书刚刚出版,就被列为经济学教科书,是经济系学生必读书刊,那个时候我对这本书关注的点在于文化、自然及狼性,书中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不同、人类活动带给自然的危害及狼的团结与智慧,让我印象深刻,那怕12年之久,提起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还是我们这些受农耕文化影响的人们,对狼的误解和对羊的盛宠,以及狼卓越的军事才华战略。再读这本书是最近,偶然在廉政读书目录发现这本书,我不懂,《狼图腾》怎么会和廉政有关,抱着这样的好奇心,我又重新翻读了这本书,而这一次拜读,又让我有了一次新的认知。
小说里以毕利格老人为代表的蒙古草原的游牧文明有自己的信仰,有对大自然的敬畏。在苍茫的大草原上,狼是每个蒙古包的神,就像汉人崇拜龙王一样,蒙古人也崇拜着狼,也正是因为他们这种信仰、敬畏和崇拜,狼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捍卫着草原的生态平衡,让草原生生不息。而小说的后半部分,随着人类的贪欲、农耕文化的入侵,人类对自然、对生命失去了敬畏之心,在一次次人狼大战中,狼终究退出了草原,留下了慢慢被人、羊、老鼠占据的沙化了的草原。
小说让我们看到失去敬畏心的可怕,因为人类对自然和生命没有了敬畏心,草原出现了沙漠化,而现今的许多党员干部与《狼图腾》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为政初期,还有着对共产党员的信仰,还有着一颗对人民群众、法律法规的敬畏之心。但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人性压抑不了欲望,信仰的逐渐蜕变,敬畏心的消失,权和钱成了唯一追求,开始以职谋私、以权谋利,党员干部制度也出现沙漠化,这种制度的沙漠化比草原的沙漠化更让人忐忑不安。
所以作为党员干部,更要正确看待自己,常怀敬畏之心。孔子曾经说过“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名”。德国哲学家也曾称自己“愈思考愈觉神奇,内心也愈充满敬畏”。两位先哲并非先天胆怯,也非后天无知,而恰恰是超越常人的智慧,让他们更多了一份敬畏之心。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来说,常怀敬畏之心,关键是要做到“四个敬畏”,即敬畏法纪、敬畏组织、敬畏权力和敬畏群众。
敬畏法纪,就是要充分尊重和维护纪律的权威,坚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遵守党纪是本分,敬畏国法是底线。如果缺乏对党纪国法的敬畏,腐败就会像梦魇缠绕,慢慢丢失做人的原则,放弃为官的准则,逾越廉政的底线。谁忘记这一点谁就会出问题,栽跟头,甚至葬送自己的前程,锒铛入狱,这是教训,也是规律。
敬畏组织,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定力,把自己置身于组织之中,信任组织,服从组织,对组织有归属感,维护组织权威。特别是在重要决策上,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要始终认识到自己的权力是组织赋予的,代表着组织的形象,不能辜负组织的重托。
敬畏权力,就是要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使用权力要慎之又慎,切记为所欲为。权力的本质是责任,权力的本色是为民,用得好,则造福百姓,惠泽于民;用不好,则祸及群众,危害一方。所以党员干部要始终对权力心存敬畏,秉公用权、为民用权,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敬畏群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当成自己的服务对象、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干事、让人民满意。
《狼图腾》带给我们党员干部的启示是深刻的,失去敬畏心,突破自然规律和道德底线都是要被惩罚的,党员干部常存对法纪、组织、权力和群众的敬畏之心,才会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才能在工作、生活和自身修养上有所作为。倘若没有敬畏之心,忘乎所以,不把群众放在眼里、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到头来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