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避免安全生产管理中安全执行力的缺失
安全工作不落地,一定是安全执行力不够。什么是安全执行力?安全执行力是执行力的分支。所谓安全执行力,是指员工贯彻安全生产意图,完成安全生产既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包括对安全工作执著追求的意志,驾驭局势、克难攻坚的工作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勇与创新的工作作风,顾全大局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需求,是生命和健康的基本保障。习近平就建设平安中国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一切生活、生产活动都源于生命的存在,如果人们失去了生命,也就失去了一切,所以安全就是生命,要使安全工作平稳落地,个人认为必须从以下三方面提高安全执行力。
一是有效监控。信任不等于失去监督。作为中层管理者,要为部门及下属指定任务,明确目标,目标关键在于内容,而不是它的形式,所以要设定清晰明了的年度目标、季度目标或是月目标,设定的目标做到合理、有效、含金量高及考虑其现实性,正确引领职工,尽量做到量化,便于监督和考核。有效监控,只需监控最重要的环节,充分发挥班室负责人的监督职责,不一定逐一地检查,避免使职工产生不信任感,多采取抽查的方式。监督和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是亡羊补牢,除了发挥班室负责人的监督职责外,利用领导干部值班和巡检制度,实现分级负责、层级管理,充分运用各岗位考核机制,有效与奖惩挂钩。
二是职责清晰。知易行难,为避免工作过程中出现脱节、扯皮问题,按照各岗位工作业务流程具体实施每项工作任务,使得每项工作任务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基础,形成一个闭环路。同时根据个体能量大小,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对于各岗位职工来说,要想免责,前提得尽职,明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避免“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要让“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成为推进各项工作的“规定动作”,而且要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工作氛围,只有职责清晰了,方能各尽值守。三是专业过硬。预防大于治理,一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细节,其长期的、持续的、连锁的、未来的效应可能会带来无法估计的后果,所以要求全体职工只有学更多、懂更多,才能清思路、办法多。对于各岗位员工来说,规则意识不可少,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隐患没能及时发现、消除等因素造成的。所以要不断加强学习培训,不仅仅是技术和管理层面的安全培训,后勤服务和职能部门的安全管理也不容忽视,要全方位增强职工防控风险能力。同时,通过安全类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执行能力,方能做到见招拆招,防患于未然。
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不论从客观上还是从主观上看,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因素是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人,安全生产违章操作的是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是人,所以做好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是强化人的管理,抓好工作机制落实的关键是提高安全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