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的六项战略修炼》--读后感
摘录:编者的话:忽视战略就会给企业带来灾难。然而,要制订出正确的战略,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战略理念、竞争理念。就像在战争中一样,即使是性能最先进的武器,也不能解决仗怎样打的问题。本书作者将经典战略名著——《孙此文来源于文秘114网兵法》中的概念和思想进行了概括、提炼和整合,并结合IBM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沃尔玛公司、通用电器公司、西南航空公司、百事可乐公司等数十家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的战略的成败得失,提出了管理者应该把握的六项战略原则。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博士对本书有极高评价,目前已经印行到16版,发行到40多个国家,为无数的CEO和管理者提供了战略洞见。……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粗略的简单浏览,书中引用孙此文来源于文秘114网兵法与企业的战略管理、经营管理巧妙的结合,阐述了一些不为人注意或者忽略的战略经营理念。让人读后感慨有余。决定如果有时间我一定要认真的研读此书并将自己读后感逐一记录下来,作为日后自己学习和工作中使用。
第1章不战而全胜--占领但不毁坏市场
战略目标:不战而全胜
“西方的观点是,企业存在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给股东提供投资回报。与此相反,亚洲的观点是,企业存在首要目的是为了给企业的员工提供工作。”作者在书中这样写到,虽然对于东西方的企业目标尚不能够全然了直,但是仅对于那些目前在国内的西方跨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尤其是对人性的管理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其实西方的企业在实际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更明白企业员工是企业未来永续的发展基石及原动力。而在亚洲国家的企业管理中,即便是企业经营最为发达的日本也同样是将企业的利益为至高无上,而员工在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中则是企业的附属品。也就是说在真正的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下面实际上所支撑的企业管理思想及企业文化也是完全不同。比如:以摩托罗拉、沃尔玛等这些西方巨头公司,在企业文化中就注名了员工对于企业未来永续发展的重要性。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企业如果要想取得绝对的市场竞争优势,必须在行业内争做第一,相信现在的企业内人人皆知,如何取得第一,作者引用了日本企业在二战中后时期的迅速崛起为例,简单地讲述了日本企业运用战略战术与欧美等强大的国际企业巨头同台角逐。从我自己所了解的一些关于日本企业发展经营的资料中,发现正是如同作者所讲述的那样,日本企业就是以小型的渗透式扩张为起始,将强大的竞争对手市场,一点点首尾分段分割,使其不能相顾,最后逐一蚕食围攻。日本战后企业的“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顿而利可全”就是利用这样的一个以小博大的战略战术,即没有伤害到企业自身的发展短期目标利益,又使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成为行业内的战略战术支配者,书中讲述了微软公司在行业市场内的决定性地位,如果竞争对手不考虑微软公司的反应,就无法制订任何行动方案。我通过对一些企业的肤浅分析发现,通常这样具有支配型地位的企业必须是存在于高技术产业内。对于企业来说,虽然支配型企业可以利用品牌、技术或成本为战略关键核心,但是相对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毕竟其决定性的优势支配点,容易模仿通用跟随,这就严重限制了企业成为行业内的支配地位。所以往往在高科技行业内这样的支配型企业出现的几率越高。虽然企业在市场行业内具有支配性领导优势,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永续发展,但是反之,如果低技术行业的企业出现盲目的模仿,则会自身全部暴露于竞争对手面前,对手很快掌握到企业自身的弱点及不足。如同当年马谡把军营扎与高处,最终全军被困丢失街亭。
另外,如果是一家小型企业,想要在行业内取得未来优势地位,必须通过寻找目前市场内两家最大竞争者之间的市场交错空间。利用这个战略位置插足进入,成为小企业在行业内的有利支点,再逐一分割其市场的不敏感边缘地带,进行软化蚕食;近而达到最终的市场优势战略支配地位。关于这样类似的例此文来源于文秘114网,作者在本章中特别引用了二战期间瑞士做为中立国这一战略空间位置,不仅保存并持续了本国的经济繁荣发展,并且从此在全球军事及经济战争中,将瑞士定位在一个最具决定性优势的战略地位。
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全旅为上,破旅次之;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通过对《孙此文来源于文秘114网兵法》的基本战略分析,用非常浅显精练的语言,讲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如果“不战而全胜”是你的战略目标,那么“避实击虚”就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集中公司的资源来攻击竞争对手的致命弱处,你就会获得成功。这样的案例如:日本的立邦漆在印度的市场竞争中,被印度一家规模及经营实力都很小的企业所击中。其中利用的就是在立邦漆完美的品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