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无小事家风建设宣传教育读本读后感
拜读《家风无小事----家风建设宣传教育读本》,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浮想联翩,思考如下。
良好家风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教育子女成人成才第一奠基石。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历代的志士仁人都特别注重家风家教。中华民族向来重视家风,所谓“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到国家,“家”是最重要的精神纽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只有家风淳正,才能坦荡走千里,只有家风淳朴,才是对儿女最好的保护。古有孟母三迁,为后代营造良好成长环境;岳母刺字,勉励子女精忠报国;今有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三代人一脉相传,形成了自强好学、一心为民的好家风;曾主管国家经济工作长达26年的李先念,为避免权力效应,不许孩子经商……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对家风的强调令人印象深刻。现实生活中为了争夺一个优质学位,不少家长绞尽脑汁买学位房、上特长班,效果如何还待观察,但匆匆步履中切莫忘了家庭教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难行”,行为正派,品格高尚,才能造就人格健全的后代。可见良好家风良好家教何其重要,对一个人的成人成才何其重要!
廉洁家风是一种珍贵的品质,是一剂救世的良药,更是一个家庭兴旺发达的传家之宝。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做人的起码要求。廉洁自律,关键在于自己。人们常说“正人必先正己,律己才能律人”。形成廉洁自律的好习惯,形成廉洁自律的好家风并非易事,也并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代人的事,需要付出更多的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历史上有名的“四知太守”杨震之所以载入史册,现实中一个又一个贪官污吏如苏荣、刘铁男、王敏等之流之所以身陷囹圄,无不与廉洁奉公、廉洁自律有关。清廉家风是家庭幸福的前提和保证。俗话说: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首先在自己,但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国不廉则不安,家不廉则不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平安幸福的发祥地。温馨和睦的家风、血脉相连的亲情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和谐家庭的基础,也是廉洁的保障。因此,养成廉洁好习惯,是对家人最大的爱,同样地,贪污不会为家庭造福,只会让儿孙蒙羞;培育清廉家风,才能拒腐防变,也才能拥有清白之家,才能幸福长远,家族兴旺发达。唯有让廉洁家风成为一种继承,做到“心廉”为本,心底无私,廉洁就有了扎实的根基,就能保持心灵的纯洁;唯有让廉洁家风成为一种传统,常怀律己之心,勿使小节成大恶,常将警钟鸣心头,才能使浩然正气长存,廉洁之风长兴;唯有让廉洁家风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恪守信念,矢志不渝的追求,才能用行动诠释廉洁的含义,续写不平凡的人生。
坚持廉洁齐家,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在《家风无小事----家风建设宣传教育读本》中安徽桐城的张英、张廷玉家族令人深思。有关张英“六尺巷”的故事,至今流传,为人称道。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六条意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更加在廉洁齐家上像张英一样做好如下表率。一是读书:读书可以增长道心,为颐养第一也;二是立品:凡事言思可道,行思可法,不娇骄、不诈伪、不刻薄、不轻佻;三是礼让:像古人所说的那样:“终身让路,不失尺寸”;四是守廉:做到“人能知富之为累,则取之当廉,而不必厚积以招怨;视之当淡,而不必深忮以累心”;五是俭用:以俭为宝,不止财用当俭而已,一切事常思节啬之义,方有余地;六是养身:应当做到“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此平生得力之处”。这让人又联想到了宋朝一代清官包拯主政端州三年,其廉洁奉公,以民为贵、爱民如子,公正不阿、为民伸冤除害的廉政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包公清正廉洁、高风亮节的情操品德之所以为我们所折服,是因为其注重操守,志向高远,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且自身清正,家风严谨。这种民本思想在国家层面主要是民为邦本,体现
“安民”、“利民”、“养民”、“ 爱民”、“顺民”的执政方针,在实践层面上推行的是“重民”政策。它与我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并将此作为制定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的根本虽有本质区别,但亦是其源远流长的表现。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以史为鉴,廉洁从政,言行一致,严于律己,不断提升思想素质和执政能力,不断用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每每想到这些,就让人联想到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让它铭记于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