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观后感
记得朋友圈里流行过一段话:“当地震滑坡来临的时候,长腿欧巴不会来救我们,当暴雪狂风肆虐的时候,每天念叨的男神不会来救我们,第一时间于水火之中解救我们的往往是不经常想起的军人。”
我们总以为在危难的时刻,军人的拼杀是理所当然。
从南昌城头的那一声枪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渐渐变成了文字,文字渐渐变成了概念,概念渐渐地也模糊了。时长133分钟的电影《建军大业》枪炮连绵,为我们用力地撕开了被很多人遗忘的民族记忆。烽火震天,一支军队的诞生和成长,铮铮铁骨中原来填充的都是责任和牺牲。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建军大业》从头至尾不间断的枪炮声中,一个个熟悉的、伟大的名字次第出现,只是当时的他们是那么的年轻,或者不仅仅是年轻,准确的说大部分人是稚嫩的,导演选择在每一位角色出场的姓名旁标注实时年龄:19岁、20岁、21岁,年龄数字与战场硝烟交织,而年轻的贺龙,叶剑英,聂荣臻,刘伯承等人,都不再是黑白影像里功成名就的英姿,他们鲜活,明亮,和真实历史中那些渐渐神化的名字逐一对上之后,让人第一次真切意识到:那时他们正年轻。
他们迈出家门的时候,是母亲眼中的稚子,他们走上街头的时候,已是国家的希望。他们年轻的容颜那般姣好,青春勃发,没有一丝皱纹、没有一根白发,但是在国家遭逢苦难之时瞬间成长。浴血奋战、勇往直前,只是为了宋庆龄那一句深情的嘱托:中国的未来,拜托各位了!年轻的身躯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可以顶天、可以立地。此刻,在南昌城头,他们的另类青春如此铿锵有力,可以撕裂天宇,属于他们生命的摇滚乐是此起彼伏的枪炮声、呐喊声,他们就是要向所有人展示出中国青年曾经傲骄的模样,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烽火青春。
我们都热爱宁静讨厌纷争、我们都渴盼远方拒绝苟且,但是百年之前,面对血流成河、面对断壁残垣、面对山河破碎,诗歌退后、风花雪月退后,我们所有渴望的清风朗月都躲在乌云的背后苟延残喘。
今天的梦想他们曾经用命给你拼,今天的理想他们拿血给你换,暴力在那一刻呈现悲壮的美学色彩。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你所有的优雅和骄傲,都是因为有人替你驱除了暴力、赶走了乌云,承担了困苦和不堪。一直到今天我们享用的和平,仍旧是军人以强悍之姿将滋事者拦截在雷池之外。同样的青春,飞扬是美、激情是美、责任与使命更是美。
约翰亚当斯曾说:我需要学习政治和打仗,然后我的儿子才能学地理、自然、造船、航海,商业和农业。再之后我儿子的儿子,才有机会学绘画、诗歌、音乐、雕塑和瓷器。
任何时候读起这段话,我们都应该感觉疼痛,这段话任何时候都不该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