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
数年前,我曾在黎巴嫩现代诗人纪伯伦的《先知》里面看到这样一句话“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时光荏苒,数年后的今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看见》这本书,这次在《看见》的序言里,是陈虻说的,我知道,心中某个柔软的角落被深深地触动着。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细细品读,留给我的却是冷静、睿智、正义……全书二十个鲜活的事件留给读者的是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却又自然而然地连在了一起。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朴实的语言却让我情不自禁地融入书中,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内心有太多无法言表的情感就那样不断的肆意翻滚着、流淌着。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与其说是柴静十年的所见所闻所感,倒不如说是她在成长中的一次蜕变。她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下了自己的青涩,困惑,坚持和成长。看完这本书,我看到了成长中的作者柴静,也看到了自己。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往往迷失,所以终点与理想差距甚远;我们也会经历很多磨难和挫折,但磨难中的思考同样是一种财富。如同作者柴静,起初,她到了电视台,做了新闻,“我清清楚楚地知道,我在工作,卖命地工作,但我是在为制片人、奖金、虚荣心,为我的恐惧而工作。最简单的东西没用了,我的心不在腔子里”。在许多作品获奖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他们不会触动我”。如果说早期的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的“看”完全是出于一个人内心的呼唤。这便是成长!现实中的我们又岂不是如此,当理想与现实犬牙交错的时候,那种切肤之感让我们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历经生活和工作的历练,那道美丽的风景,那份亲人的关爱,那些领导的期许,那些失败的体验,都会给予我们生活的启迪和成长的力量。正如柴静所说“自我探寻的道路也许会有磨难,只要用心感悟,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摧毁,不断重建,那个真实的自我终将呈现。”
除此之外,《看见》是一本讲故事的书,在书中,柴静走到了许多我们走不到的地方,见到了许多我们见不到的人,她用脚丈量了自己与世界间的距离,然后用她温柔的笔触告诉我们:“朋友,在探寻自己的道路上,你并不孤独。”于是将我们的视觉带到了央视,来到了非典现场,走到了同性恋者面前,站在了大雾锁城的山西,亲历了六级余震的汶川。她用简单的叙述带领着我们看到了很多具有话题性的新闻——药家鑫案、留守儿童义务教师、农村土地违法征地案、虐猫事件、李阳家暴等。它所展示的现实,让我痛觉,原来在我熟知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那么大的世界,里面有那么多人,在那么艰辛的条件下,努力积极地生活着。他们的努力使人感到安慰,然而也使人意识到幸福温暖的生活又是多么来之不易。正如简介里所说:“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谁说不是呢,我的家乡亦是一个工业城市,家乡的父老乡亲依然积极乐观地活着,我们有什么理由因追求马斯洛需求的较高层级而抱怨生活呢?
或许,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终究都是岁月的路人,但时间和经历却可以给予我们成长的养分,我们不断地自省和思考使我们学会作为一个人去回归生活、理性地去认识周遭的一切,而不仅仅是指责和批判。如同作者柴静书中提到的“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生活还在继续,与书中陈虻老师的那句话共勉,“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在成长的路上,看见,看,才会有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