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心中要燃“三把火”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作出重大政治决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抓改革、促发展、重民生、反腐败,掀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伟业,追根溯源,是什么让总书记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紧握国家和人民前进的方向盘,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加胜利?仔细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我觉得找到了答案。
燃点青春之火,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随着毛主席一声号召,作为“老三届”中“年龄最小、地方最苦、时间最长”的习总书记,夹杂着复杂的心情,怀揣“娘的心”针线包,面带笑容地“满怀豪情下农村、广阔天地炼红心”,开始了他长达七年的知青生涯。不是立刻适应,他也花了很长时间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不是没有困难,吃不饱、没柴烧、知己少、家人蒙冤四散、自身前途渺茫;不是心无杂念,正是在家风熏染和齐云大姨的教诲和关照下,他才一步步从一个稍谙世事的初中生变成一个“肯吃苦”、“嘴不细”、拿全工分的“好后生”。遇到父亲的老下属乞讨,他能解衣推食,倾囊相授;看到队里的公厕破旧脏臭,他能主动修葺,分区设计;怜惜村民失智文盲,他能办班授课,平等相待。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在贫瘠的穷乡僻壤,在仁厚的革命老区,他敞开心扉,埋下身子,学会了忍耐、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奉献。
燃点实践之火,人生从负数开始。作为“彭高习”反党集团习仲勋的“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习总书记的人生起步,非但没有高干子弟优渥高配的生活条件、政治待遇,反而坠入洪流、牵连受罪。然而,总书记并没有随波逐流、消极沉沦,而是立足实际,投身火热实践,用自身努力和坚韧迎击所有的困难和挑战,从“黑帮子弟”变身“大队书记”。他带头跨省学办沼气,硬是在一穷二白、缺材少技的陕北大地第一个燃起沼气,解决了老乡做饭照明肥田问题;他放弃上级奖励的三轮摩托车,换取一台磨面机和手扶拖拉机,解决了老乡生产生活效率提升问题;他带头打坝挖井办社办校,解决了老乡增产增收增智问题。在这里,总书记埋下了实事求是的种子、定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调子、也结下了一生难以割舍的根子。
燃点信仰之火,知行合一,志存高远。信仰,因其高远而闪耀;信仰,因其艰辛而难守。在苦难的岁月里,在灰暗的前途下,总书记没有忘记信仰,没有忘记学习,没有忘记初心。从北京下陕北,他带的最多的是书;在田间和炕头,他看的最多的是书;由理论而实践,他追询最多的也是书。他看史书,知古而鉴今;他看洋书,学西为中用;他看马列书,自觉修炼政治品格;他看文学书,努力提升文化素养。从那时起,他就与书为伴,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哪怕当一辈子“黄土地的儿子”;从那时起,他就砥砺信仰,“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由知青到大学生,从中央到地方,在党政军各个条线各个领域,总书记是这样想的,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学习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学习他“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燃点心中“三把火”,倾注为民“一片情”,以实际行动奉献出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力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合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