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到省委党校学习以来,我比较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再次观看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系列纪录片。通过学习,对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在思索:总书记是怎么一步一步成长的?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和方略,又是怎样形成的?看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觉得找到了答案:是七年的知青岁月,是梁家河质朴的人民,是陕北、是中国这块热土,给了总书记成长的土壤。这也再次启示我们,只有根植土地,才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访谈的形式,通过“知情说”、“村民说”、“各界说”,生动、全景、真实地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七年的知青岁月。这七年,是总书记人生成长历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所说的:“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一、七年岁月,这片土地培育了他伟大的人格和深沉的情怀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用“三个最”评价习近平总书记插队生涯:“年龄最小、地方最苦、时间最长”,这三个“最”,是鲜明的印记,更是成长的重要一课。“年龄最小”:习总书记当时只有15岁,还属于“老初一”学生;“地方最苦”:梁家河地处黄土高原,山大沟深,交通落后,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很差,在这里插队的知青都要熬过“ 四关”(“思想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时间最长”:在农村一待就是7年,是整个延安地区北京知青中离开最晚的极少数之一。特别是习近平作为一个从小在大城市生活的高干子弟,一下子成为在穷山僻野插队的知青,并且是“黑帮子弟”,一切“从负开始”,“这种困境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是一种精神上的磨难,这种苦远远超过了体力上和生活上的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在梁家河的7年时间,是习近平离开学校和家庭走向社会的人生第一站,是形成稳定人格、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刻。 7年岁月,正是梁家河人民的质朴善良和无私帮助,让习近平较快适应了新的生活,融入了新的生活。特别是当地干部和群众,没有因为他是“黑帮子弟”而排挤他,而是公正地看到他的为人、品德和能力,爱护他、认可他、支持他,让他入了党、提了干、进了大学……这些,都让习近平在黑暗中看到人性的关辉,在迷茫中看到奋斗的力量,在摸索中看到自己应该行进的方向。正如孔丹说的,习近平“在陕北7年中肯定深深体味了最苦、最难的生活,并在苦难中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升华”。同时,也正是这种特殊岁月的特殊经历,让习近平对梁家河、对陕北、对人民有了最为深沉的感情:“我确实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启承点,这也是我人生逆境中、最需要各方面帮助的时候,延安人民向我伸出了无私的帮助之手。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观念,形成的很多的基本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我和近平朝夕相处几年时间,流血流汗,再苦再累,遇到再大的困难,我没见他下过泪。这次,是我见过的他唯一一次下泪。”是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二、七年岁月,这片土地成就了他深刻的体验和独立的思考
习近平曾经说过“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在梁家河,习近平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农民”,与群众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拦河、打坝,什么活都干、什么苦都吃。七年岁月,习近平完全把自己融入农村和群众之中,真正接了地气, “零距离”了解农民、农村和农业,深刻体验基层和群众人民的生产生活,真切感受人民群众的冷暖和甘苦,这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奠定了基础,让他深刻地理解了“人民”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要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使我拥有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身置于群众中,会使我感到非常踏实,非常有力量。”
在梁家河,习近平的思想不局限在一亩三分地,而是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在观察、在读书提升,在实践中创新思路、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带动一片。黑萌贵说:“近平老早就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人,从他见了好对联就抄下来、遇到新鲜事就刨根问底,在联系他插队期间如饥似渴地坚持学习,都说明近平是一个崇学尚读的人,是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这种思考和不断学习进取形成的思路,一旦与实际结合、与群众的需求结合,就会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戴明说“近平在当梁家河村支书一年多时间里,就让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子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村里人不仅能吃饱穿暖,还可以用沼气做饭和照明,有灌溉井,有铁业社,有缝纫社,有代销店,有磨坊……”;武晖说“近平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近平做了这么多实事,源于他亲身体会到农民生活面临的难题,也源于他平时的观察和思考。他敢于实践,敢想敢干,也能干会干,能把想法变成现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来新一届中央,短短五年间,推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联系总书记七年岁月期间的思考和探索,可以说一脉相承、顺理成章、令人敬服!
三、七年岁月,这片土地铸成他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
陶海粟回忆习近平和他们这批青年的共同特点:“第一个共同点是,比起北京,陕北农村给我们提供了政治上相对宽松、能够发挥个人潜力的天地。第二个共同点是,我们都不甘于平淡生活,觉得人活一世,总要干点什么,做一番事业。第三个共同点是,我们有这样一个共识,就是:志当存高远,但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年纪最轻、家庭受到不公待遇的习近平,却志存高远,对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直铭刻在心,并付诸行动,在梁家河间,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虽然久经考验,却从来没有对党产生过一丝怀疑和动摇。而这片土地,也接纳了他、培育了他、成就了他。正如何毅亭说的:“延安的红色历史文化和陕北人民豁达、包容、厚道、质朴、奉献的集体人格,滋养了他崇高的政治理念、铸造了不变的初心。”习近平同志深情说过:“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在梁家河七年,正如石春阳说的:“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群众需要增加粮食生产,解决肚子挨饿,习近平带来群众打淤筑坝,开荒拓土;群众没没有柴烧、没有照明,习近平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动手发展沼气;群众需要节约劳力、便利生活,习近平组织开办铁业社、建代销店、办缝纫社……这些在现在看来似乎都是小事,但在当时却是大事、难事,如王宪平说:“村里人思想一直比较封闭,对一些新观念新想法,第一反应往往就是反对”。为了人民的利益,习近平“敢说敢作敢担当”(梁玉明说),依靠群众、团结群众,讲求方法,不懈努力,终于取得大家的支持和事业的成功。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国内国际形势,面对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与梁家河“近平立志办大事,不搞形式主义”(刘明升)一脉相承。正如戴明说:“这些工作内容比他当初在梁家河所面临的问题要复杂得多,但本质是相同的,那就是:群众需要什么,群众想要怎么办,干部就要带着大家怎么办。近平当选党的总书记以后,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根子就在他对基层群众和基层实际情况的了解上。”正是基于梁家河七年基层岁月认识和历练,总书记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些伟大的目标和梦想,正在激励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